其他
【评论】以快制快 闻需而动 推进治理再升级
疫情防控从来不是一场单纯与病毒角力的公共卫生大考,还涉及了保障民生冷暖、维系城市运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课题。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将每一个问题的预防与解决都当作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机,这是“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应有的进取姿态。
近日,北京疫情再度反弹,传播链涉及学校、老年旅行团、装修行业等多个领域,点多、面广、线长,为防控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再次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新冠病毒的狡猾和凶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与病毒赛跑,跟隐匿传播抢时间,以快制快是关键经验。连日来,全市上下争分夺秒、力争主动——严管快筛风险点位和风险人员,第一时间落位管控、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迅速流调排查病例活动轨迹、摸清传播链条,接连紧急“加更”发布会,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相关风险区域启动应急响应,划定封控区域、临时管控区域;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筛查力度,全面排查装修行业和老年旅游团等。雷厉风行的防控举措,上下齐心的全市行动,战胜病毒的坚定意志,一套“快、严、准、实”组合拳,一定能帮助我们掌握主动,确保首都安全和广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两年多的抗疫实践告诉我们,疫情防控从来不是一场单纯与病毒角力的公共卫生大考,还涉及了保障民生冷暖、维系城市运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课题。在做好应急处置的基础上,把系统性保障做到位,方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也才能避免出现其他短板掣肘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备受关注,相关部门保供稳价,商超协调营业时间,对封控小区周边启动“点对点”监测补货机制;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引发担忧,相关方面明确在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下解决配送人员弹窗问题,保障末端运力;中小企业受到冲击,一系列硬核举措应时而出,以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闻需而动、向前一步,让防控既有速度、也有温度,彰显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底色。 疫情防控考验治理水平,也是治理能力提升的磨刀石。突如其来又持续反复的疫情考验,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提示着城市运行和末端治理中的诸多盲点与风险,推动着我们的城市在直面挑战、解决问题中实现治理能力的淬炼升华。从压实“四方责任”织密防控大网,到紧盯重点优化精准防控;从不断充实核酸检测力量,压缩检测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到制定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促其融入为城市必要“基础设施”……这些伴随抗疫一路走来不断刷新的“经验值”,强化着城市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也夯实着大家战胜挑战的信心。全力以赴、未雨绸缪,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将每一个问题的预防与解决都当作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机,这是“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应有的进取姿态。 从应急管理到城市治理,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取决于大家的认同与支持度。太多事实说明,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基于中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优选择。当前首都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刻,广大市民作为防控大网中的基础一环,尤须绷紧防疫之弦,继续保持良好卫生健康习惯,加强自身防护自觉扫码测温,配合防控工作主动报备规范就医。“五一”假期将至,为防范传播风险,大家更要坚持非必要不出京,就地过节,减少流动,不聚餐聚会,不聚集扎堆。当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同时,保持冷静,不传播谣言流言,不渲染焦虑恐慌,不盲目抢购囤货,这是成熟理性的表现,也是对抗疫大局的支持。 与疫情作斗争,是实力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北京一定行”“流调人员辛苦了”“快速行动让人安心”……疫情相关新闻之下的留言,道出的是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坚持科学举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全面、更精准、更高效地做好动态清零,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硬仗。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