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书写新时代代表履职新篇章——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工作回眸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也是实现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九大以来,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人大代表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坚持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持续推进代表工作制度机制规范化建设。
通过组织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三级代表“查三边”等活动,通过密切“双联系”、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开展民生实事监督、开通代表建议“直通车”、完善代表家站平台建设等工作,搭建履职平台,拓宽履职路径,办好代表建议,完善服务保障,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代表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使人大制度实践充满生机活力,全力书写了新时代代表履职新篇章!
拓展常委会联系代表的方式路径,充实完善常委会联系代表制度,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全过程参与
代表的参与是常委会依法履职的基础。十九大以来,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扩大代表参与人大工作广度和深度,做实做细常委会密切联系人大代表的各项工作。
为了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的联系,每次常委会会后,根据代表任免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并逐步扩大联系范围,6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从最初相对固定联系311名代表,扩大到最多联系566名代表,做到了“应联系尽联系”。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常态化联系代表提供服务保障,满足常委会组成人员到家站开展联系的需求,确保其做到常联系、真联系。为夯实常委会审议议题的民意基础,先后围绕《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等4部重要法规的立法工作,聚焦民生关切,组织开展了3次专题联系,提高了联系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为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了支撑。
2020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市区联动利用视频会议的形式,每次邀请1至5名代表全程列席会议,代表列席人数由到会18人扩大到30至40多人次,客观上将制约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促进了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工作实效。截止2022年3月,共邀请13人次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和723人次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实现基层代表一届至少列席一次常委会会议目标。
听取市政府关于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安排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决议,是市人大常委会履行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重要形式之一。本届坚持每年检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共组织代表对157项民生实事的提出、办理和落实进行监督,做到全过程监督,督促市政府将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代表家站平台建设,创建“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创新实践
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基础载体和重要抓手。五年来,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统筹指导、逐步规范,着力加强代表家站平台建设,进一步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如今,北京全市设立代表之家347个,设立代表联络站2826个,实现了在全市街道、乡镇、(村)社区等行政区域内的全覆盖。
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注重在如何“用好”家站平台上下功夫、出实招,积极探索构建“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的代表家站工作格局,让代表家站“主动”发挥作用,有序推进家站活动“常态化”。代表每月带着市、区人大立法监督议题“进站”联系群众、听取意见,每季度带着问题“回家”学习充电、提升能力,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接受监督。将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接待选民日”等活动纳入家站体系,将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和市、区、乡镇共1.6万余名代表全部纳入代表家站开展活动,建立四级代表联络机制,持续推动人大议题和代表履职双“下沉”,让群众在代表家站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使代表参与有内容、家站日常有活动、基层民主有活力。
把代表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制度优势同人大集体行权的基本原则紧密结合起来,是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监督工作中逐步建立起“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就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法规草案组织人大代表进基层同群众面对面交流,使来自基层的声音通过代表直通决策过程。与此同时,发挥代表家站在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工作中的平台作用,努力做实这一基层民意反馈平台。
2019年以来,先后围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等5项重要的立法监督项目,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共3.7万余人次深入代表家站开展“万名代表下基层”活动,让代表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人民群众身边,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担任市人大代表职务的市级领导同志也纷纷带着问题,深入代表家站参加活动,与市民群众面对面,倾听条例修订的民情民意,以及对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意见建议,问需于民,更问计于民。“万名代表下基层”,是本届常委会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生动实践。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市人大常委会统筹、市区人大联动、代表家站依托、四级代表参加”的组织方式已基本定型,“万名代表下基层”也已成为北京市的人大工作中一个响亮的品牌。
“万名代表下基层”与代表家站建设同频合力、互融共进,共同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创新实践。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重要阵地,一个个代表家站基层履职平台,已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民意窗”,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最具“亲和力”的“宣传站”,更好地激发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源动力,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起到了重要作用。扎根群众的代表家站“小空间”,成就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大文章。
聚焦“两个高质量”,实现“督办见成效”,持续提升代表建议工作水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代表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更是反映人民群众意愿、汇集人民群众智慧的重要途径。五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推进建议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落实“内容高质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提高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初任培训和专题培训,代表对提出建议的法律规定、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选编》选取一批质量较高的代表建议,为代表提出民生关切、民意充分、论证扎实、格式规范的建议提供了标准和参考。代表联系原选区和人民群众、代表进家站等工作的开展,帮助代表更加高效地发现、收集、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代表建议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截至目前,北京市人大代表共提出代表建议4933件,其中4135件已如期办理完成并答复代表,今年提出的798件正在由各承办单位依法办理。为有效落实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检查,实现“督办见成效”。
涉及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民生实事,由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常委会领导先后对优化营商环境等14类86件建议进行重点督办,确保相关建议办理工作落实到位。各专委会结合立法和监督工作,加强对联系单位建议办理的跟踪督导,先后对51类491件代表建议进行专项督办,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承办单位按照答复代表的方案完成各项工作,推动建议办理工作按期按质开展。
建议办理的质效提升,也离不开工作的统筹协调。届中,代表持续多次提出的61件建议被列为督办重点,逐件研究;届末之年,开展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对于承诺在本届内解决的问题,积极推动落实。与此同时,协调开通代表建议“直通车”,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59件建议第一时间交由有关单位研究处理,为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实现建议办理“高效率”。
“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市人大常委会不断细化建议办理环节要求,确保过程扎实、结果有效。每年配合市政府对建议承办单位开展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建议办理工作提出要求,进一步规范建议办理流程。办理过程中,重视与代表的沟通交流,落实办前分析制度、“办前、办中、办后”三沟通机制等有效做法,在建议交办、建议督办、复查补办等关键环节,充分听取代表意见。并联合有关部门,对建议办理“大户”以及成效不明显的承办单位加强过程督办,以过程督办提升结果实效。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建议原文和答复意见向社会公开的力度,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向社会公开3954件代表建议原文,并对3004件建议答复意见进行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坚持培训赋能,夯实履职基础,全面提高代表履职水平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代表履职学习是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培训赋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力求将代表培训工作开展得有高度、有准度、有广度,为满足代表学习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
本届代表履职学习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内容,要求代表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学细悟中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政治站位。并首次将代表履职学习班纳入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借助市委党校特殊的育人氛围,激发代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提高代表政治站位和政治素质。
为促进代表培训工作与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更加紧密结合,代表联络室统筹各专委会开展专题培训,将代表培训工作与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专委会围绕重点立法或监督议题,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政策法规,介绍相关工作情况,答疑解惑交流意见,为代表深入了解常委会相关立法监督工作提供知识支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了网上学习平台“北京人大网上课堂”,形成具有北京人大特色的网上课堂学习内容。网上课堂的培训将线下培训内容进一步整合延伸,实现了培训内容更广泛的要求,也为基层人大代表参与学习提供了条件,达成了参训人员更广泛的实际效果。而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自行观看学习的学习方式,也为代表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提供了便利。网上课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代表进一步拓展视野、提升水平,受到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人大工作者的普遍欢迎。
截至今年年初,已开展15场常委会委员专题讲座,820人次参加;30场专委会组织的专题培训,1452人次代表参加;5期代表履职学习实体班,920人次代表参加。推动形成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专题班与实体班互为补充,市、区、乡三级人大共同推进的代表培训工作新格局,代表履职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提升。
组织参加重大政治活动,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代表参加重大政治活动为抓手,着力强化人大代表的政治意识,提升代表履职的政治站位和履职实效,先后组织和服务了200名代表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600名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及观演活动、100名代表参加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测试、86名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北京冬奥会赛事观赛等重大政治活动。活动中,注重提升市、区、乡镇人大工作者三级联动的效能,为更好形成工作合力提供了实践锻炼。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象征着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法治”方阵中,200位北京市、区、乡镇人大代表与其他成员一起,挥舞着鲜花和彩旗,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这些人大代表们来自各行各业,代表着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向祖国献礼。这也是人大代表首次参与国庆群众游行活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伟提出明确要求。自受领任务之日起,代表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饱满的政治热情、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艰苦紧张的训练中,并以饱满的激情圆满完成了任务,展现了新时代首都人大代表的精神风采。
通过参加重大政治活动,提高了全市各级代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促使代表自觉把参加活动激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投入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中去。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也永远在路上。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首都发展的新征程。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将在新征程上继续凸显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代表力量,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在人大的立法、监督等工作中,不断扩大代表参与的广度,提升代表参与深度,让民情民意民智贯穿代表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增强人大工作质效,更好助力新时代北京人大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北京人大》杂志
作者:张雪松、吕明芳
责编:史健
【要闻】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国际社会眼中的新时代中国非凡十年
【聚焦】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聚焦】《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10月1日施行 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向公众开放
【聚焦】踔厉奋发开创首都美好明天——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北京各级人大引发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