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学习】制度自信何以更加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逐步建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制度建设上深刻回答“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课题,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坚定制度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的高度来定位制度,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这次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研究部署。在新时代推进制度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点、建设规律、优势效能、演进方向等的认识,为新时代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了“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新时代制度自信更加坚定的强大底气。
制度体系系统完备。我国国家制度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推进新时代的制度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靠零敲碎打不行,靠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在系统性和完备性上下功夫。新时代,我们党深刻把握制度建设的历史任务、时代要求,在建章立制、构建体系上下功夫,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我们推进市场主体改革、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经济治理改革、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有效;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环保督察制度、河湖长制、国家公园保护制度等一系列创新制度适时推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更加巩固和完善,我国制度大厦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各项体制机制有机衔接,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制度体系科学规范。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严密规范,直接影响其优势和效能的发挥。在新时代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注重增加制度供给、推进制度创新,又充分考量各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处理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我们党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中,它们起四梁八柱作用,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同时,我们党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13个方面作出许多重要制度创新,描绘了制度体系的图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各个领域制度功能清晰、相互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立体化、严密化,实现整体优化升级。
新时代“中国之制”彰显强大治理效能
以更加坚定的制度自信奋进新征程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新征程上,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坚持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首要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中国之制”之所以能发挥强大效能,也是因为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统领地位和作用。坚持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才能有效协调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重大关系,确保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各方面的显著优势,更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得越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越突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就越彰显,我们的制度自信就越坚定。坚持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守正创新。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品格。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新征程上,坚定制度自信必须坚守正确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强化守正这个基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涉及制度层面的方向性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避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从而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保持其稳定性和延续性。抓牢创新这个关键,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发展规律,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既立足本国国情和实际,又借鉴人类优秀制度成果,根据时与势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及时对基层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并转化为制度成果,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坚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制度优势最终要转化为治理效能,体现为发展优势。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保障制度执行是关键,而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强化制度意识,始终对制度怀有敬畏之心,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防止硬约束变成“橡皮筋”、“长效”变成“无效”,不仅需要内在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而且需要外部的有效监督和检查。要着力健全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把制度执行和监督贯穿治理全过程,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确保制度时时生威、处处有效。坚决杜绝制度执行上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推动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职尽责、善于运用制度谋事干事。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科技、国防等的现代化,更是制度和治理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时,我们将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制度自信向着这个目标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机活力,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提供更加坚强的制度保障,续写以“中国之制”保障“中国之治”、创造“中国奇迹”的精彩篇章。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吕亚南
【要闻】习近平为《复兴文库》作序言强调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学习】理论自信何以更加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