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有效率

北京人大 2023-12-23

关注

  日前,《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表决通过,其中关于延时开放、错时开放的新规引人关注。据《条例》,公共文化设施不仅在公休日应当开放,且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也应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如今,闲暇时光打卡博物馆、图书馆是很多家庭的乐事,但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比较明显。文博场馆的开放时间与上班上学节奏高度重合,白天去不了,晚上没得去;日常接待能力尚可,一到寒暑假期高峰则力不从心。对此,《条例》倡导延时、错时、夜间开放,不失为“两相宜”的应时之举。

  以长远目光看,新规的价值不仅在于回应了现实需求,更在于锚定了公共文化的发展方向。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职能。让大众更便利、灵活地享用文化产品,感受文化氛围,是彰显其价值的重要方式。从图书馆、博物馆免票优待吸引人们进入,到发放惠民补贴刺激文化消费;从引入AR、VR等新兴技术增强互动性,到开通云服务线上共享盛宴,都是降低“文化获得”门槛的有益探索。进一步在延时错时开放上优化供给侧,拉近的是文化服务与受众的距离,滋养的是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文化中心。这样的城市战略定位,不仅意味着文化设施的极大丰富,更意味着文化服务的触手可及、文化氛围的随处可感,让大家“开门见文化”,广闻博见、陶冶性情。这个意义上,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拉近文化与群众的距离。当越来越多人生活在文化的沁润中,文化中心的成色才能越来越足。

  当然,种种调整难免带来新的挑战。比如延时开放,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延长之后的安保、管理费用如何协调?说到底,延时是时间的加法,更是服务的乘法,落实新规还需要更细致的安排。从细节处做起,尽可能盘活公共文化资源,把更优质、更多元的文化大餐送到市民身边,大家的生活自然更加有滋有味。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吕亚南


【要闻】习近平为《复兴文库》作序言强调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

【聚焦】王晨在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组会议上强调 强化法律实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要闻】本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强调以首善标准扎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要闻】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情况答新华社记者问

《北京人大》2022年第9期和您见面!——到基层打捞最鲜活的民意

【聚焦】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综述

【关注】守望绿水青山色——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侧记

【学习】理论自信何以更加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