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绣花”不止要好看 回“家”进“站”更须踏实肯干——搭起“连心桥” 拓宽履职路

北京人大 2023-12-23
聚焦  

为深入了解代表家站建设情况,进一步推进全市代表家站建设工作,2022年9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赴大兴区开展专题调研。代表家站的建设是“万名代表下基层”得以成行的基础,为人大代表和群众直接沟通、双向交流提供了便捷平台。“家”里环境好不好,要看代表和群众满不满意,“站”点扎得稳不稳,更是直接关乎着人大代表能否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从疫情防控到老旧小区改造,从协助代表履职到关心代表成长,大兴区在建设代表家站的过程中做足了“绣花功夫”,充分践行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理念,让代表和群众在“连心桥”上实现了心意相通。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静到大兴区瀛海镇人大代表之家调研。

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形成联系群众“关系网”

“搭好舞台好唱戏”,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活力,离不开一个合适的“大舞台”,也离不开充分交流、积极反馈的“好观众”。只有完善好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网,知道群众对“节目”的诉求,才能呈现好一出新时代的“人大好戏”。

15分钟联络圈、家—中心站—站—亭四级格局、“一站一品”培育品牌……在瀛海镇人大代表家站,代表回“家”,群众进“站”已经成为辖区政治生活的常态。代表季回家、月进站,一手拿着应知应会学习资料,一手拿着履职手册,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座谈会等活动中都积极参与,既是“明白人”,又是“实干家”,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

“规定动作”是基础,依托家站平台,人大代表广泛开展了走访联系群众和征集立法意见的实践,“常回家看看”让代表和群众关系更加密切。在代表联络站门口,选民接待日安排直接上墙展示,“代表来没来,群众的意见有没有得到反馈,大家一眼都看得到。”

代表家站由谁来管,家站资金从何而来,日常活动怎么开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保障家站运转的重要支撑。目前,瀛海镇实现了选区全覆盖、人大代表全覆盖、选民全覆盖的“三覆盖”格局,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确保了代表家站有专人管理,运转资金有保障。满足代表回“家”进“站”的需求,既是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举措,也是实现了解民情、畅通民意、汇聚民智目标的重要步骤。

“自选动作”丰富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实践,也让“关系网”更加智能、牢靠。瀛海镇人大主席张艳介绍,目前瀛海镇人大正在积极探索开发智能应用程序,实现代表实地履职和“指上履职”相结合,提升代表履职质效,也让群众意见反馈得更及时,让民意更加畅通。

在兴丰街道黄村西里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们也定期走入社区和居民中间听取诉求,并融合12345市民热线和“吹哨报到”机制,建立起“拉家常”协商议事机制,通过代表建议推动社区治理,先后解决了小区入口积水、社区道路破损、树木倒伏隐患等多年未决的问题,获得了周边群众的“点赞”。


俯下身子,迈开脚步,做到“心连心,获肯定”

消防通道怎么清,私家车停放要不要管,社区环境问题怎么改,没有休闲座椅怎么办……桩桩件件都关乎民生,点点滴滴都关系民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小事”“琐事”,才能真正纾解民困、获得民意。

用心聆听群众呼声、用脚步踩实履职担当的主动作为,让代表充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更让代表成为了串联社区工作的重要“纽带”。瀛海家园一里社区围绕着关注民生、反馈民意、依法履职开展代表工作,面对群众诉求,代表们详细记录并通过调研核实问题原因,在工作中坚持与群众100%见面,切实把“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到每一次社区环境改造活动中。

代表履职更要找准“关键点”善于作为、能坐“小板凳”推进治理。在瀛海家园一里人大代表联络站,市人大代表、站长刘学敏介绍,联络站的人大代表用接待来访、座谈等形式增加与群众的联系频率,也更清楚地了解到社区变化的方方面面。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代表,在家站里,大家只有“人大代表”一种身份,都将联系群众作为履职担当的重要方面。围绕社区环境治理,代表们切切实实地成为了居民的“一家人”,不仅关心群众的感受,并且在垃圾分类撤桶并站、疫情防控一线采样、创城创卫社区检查等方面做到了充分参与、合理建议。刘学敏说,“我们经常说,有这个站真的不一样,现在搞活动,群众和代表能一起发动起来。有时候我们走在社区里面,也会问问居民的意见。比如中心广场之前采样特别不方便,群众到我们站里来反映,就是在代表的推动下,社区完成了对广场的改造。”

兴丰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成效”展板。


代表向前,居民配合,推出社区治理“金点子”

在兴丰街道,人大代表和居民共同打造了一张张老旧小区改造的“金名片”。代表的“金点子”和“真实干”在社区大变样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走在黄村西里,绿树成荫,街道整洁,新加装的电梯旁居民有序进出,宽敞明亮的楼道里小广告“难觅踪迹”。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承载起社区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老旧小区治理等社区发展难题,黄村西里给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联络站建立的“街道—社区—居民代表”沟通机制呈现了一个清晰、有效的“解题”思路。

黄村西里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王黎是一名“老”代表,多年来一直关注社区治理。“社区的发展处处体现着人大代表的作用,联络站运行已经五年多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老旧小区治理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让老小区也迈进新时代,跟上时代步伐,是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的关键方面。围绕这一难题,王黎带领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代表们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先后召开了20多次协调会,并多次走进产权单位和居民身边,听诉求,问意见,解困惑,推动组建了“党建物业联合体”,制定议事规则,还帮助聘请物业团队,让老小区焕发了新生机。

随着联络站工作不断深入,老年驿站、老年食堂、老年大学分校都在联络站有了固定场所,群众配合代表工作的热情也不断提高。“我们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王黎介绍说,现在社区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代表推动、社区参与、居民配合,物业管理运行有序。在社区环境治理方面,联络站还积极发动居民清理了自家门前的小广告,“用收拾自家客厅的想法维护楼道环境”。正是因为把百姓的需求都考虑到位,让居民生活幸福得到了保障,才形成了如今居民主动成为社区治理鲜活力量的生动场景。

老小区的改造不仅是改造环境,而且要把便民服务落实到位。通过联系社区人大代表,兴华东里引入社会资本,建立了“左邻右舍便民服务综合体”。在“阳阳市集”,不仅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副食,还有丰富的网红小吃,满足着居民的饮食需求。便民服务综合体还包括文具店、理发店、洗衣店等诸多版块。“一站式生活”场景包含的是民生小事,更是民生实事,落实的是群众需求,反应的是代表干事创业、积极履职的激情和努力。

兴丰街道左邻右舍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立足首善之区定位,以首善标准做好人大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群众诉求置于城市治理的紧要方面,让代表家站发挥“连心桥”的作用,把人大代表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的肥沃土壤中。社区问题直接管、群众诉求记心间,畅通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代表履职的主动性,一定能铺好承载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路。

来源:《北京人大》杂志

作者:张樾

责编:张樾


【要闻】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要闻】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意见(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二日)

【聚焦二十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二十大】深刻领会“三个务必”和“五个必由之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⑩

【聚焦二十大】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五个必由之路”——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聚焦】以法治力量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活力——《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表决通过

【聚焦】发展普惠托育 破解带娃难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