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聚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于民声处观民生——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综述(上)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即将完成五年任期。
这五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发有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首都北京也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党的二十大标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路标,党中央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创造历史的高度,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出开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征程的号令。
顺应新时代要求,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交出了新征程赶考路上的履职答卷。
五年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催生了观念和工作路径的转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标杆,始终在宪法法律范围内高标准履职行权;落实市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和市委各项决策要求,围绕中心大局,确保党委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着眼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优势,让人民的声音被听见、人民的权利有保障、人民的意愿能落实。
这五年是一段上坡路,越是向前,坡度就越大,越需要付出更多气力。唯有坚定信心、事不避难、踏实肯干,才能不断推动首都民主法治建设阔步向前。
小区里四色垃圾桶整齐摆放,垃圾分类成了新风尚;老旧小区也有了物业服务,加装电梯谁花钱由业主说了算;渐成常态的“北京蓝”、还清的北运河、万亩湿地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愿景日渐成真;还有,超标电动车逐步淘汰、急救热线呼号统一、办卡遭遇“跑路”有法可依……五年来,群众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记录着民生改善的脚步,也标注了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的履职刻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只有民意表达有平台、群众参与有渠道,才能让民生改善有成效,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迸发蓬勃生机。
万名代表下基层以机制的力量壮大民主的力量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
有没有一个机制,能让立法机关更早、更全面地听到群众的声音,让地方法规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能更好统筹兼顾各方面关系,能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设计,把各方面的意愿和要求汇集起来,进而通过协调平衡形成共识?
2019年,本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条例修订工作,酝酿已久的“万名代表下基层”征求立法意见活动,从这一“关键小事”开启了首次实践。
探索背后,是对地方立法更深层次的思考:生活环境如何,配套服务怎样,既关乎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涉及千家万户的法规,要听千家万户的意见,才能让千家万户自觉遵守。
市委明确要求,立法的过程,要成为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过程。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市、区、乡镇共1.2万余名三级人大代表以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为平台,直接听取了24万余名居民、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者、环卫工人以及4000余个单位的意见建议。
参与的代表人数之多,收集到的意见数量之大,都前所未有。
个人违规“教罚并举”、快递绿色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禁止混装混运……各方主体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将一条条来自基层“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通过人大代表反馈给立法机关研究吸纳,既是汇集民意、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普及弘扬法治、夯实施行基础的过程。
“好处很明显,百姓亲自参与立法,民意基础牢,在法规后续的实施中,大家的配合度也很高。”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中元说。
如今,条例交出实施“成绩单”:相关部门出台配套制度性文件80余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98%以上。
实现制度化是一项改革探索是否能够长久管用、有效的关键。
从“关键小事”修法起步,到法规实施一年后再邀万名代表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身边、周边、路边”执法检查,完成代表参与立法、代表带头守法、代表监督法规实施的有效衔接,再到在接诉即办、城市更新、节水三项立法中不断调整完善,形成市委统一领导、市人大常委会选题统筹、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配合、代表广泛参与的基本模式,“万名代表下基层”逐步向更为完整的制度实践迈进。
新机制带来了新气象。
家站搭台、市区联动,市民群众的“街谈巷议”成为立法者的考量。发动万名代表参与,是对全市各级人大工作联动水平和整体实效的一次检验。以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各区人大,街工委、乡镇人大各展所长,微信群、联组会、开讲座、拍宣传片、编京韵大鼓……不断催生出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经验。
问题导向、有的放矢,基层民主可“感知”更“可用”。拿着为什么要开展垃圾分类的宣讲提纲、城市更新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清单、接诉即办需要优化的重点环节……代表们做足准备,担任人大代表身份的市领导率先走出机关,带头干,也带着干。
探索创新、技术赋能,拓宽代表履职行权新途径。疫情防控形势倒逼之下,万名代表的准确信息登记入网,线下“面对面”,线上“屏对屏”,代表们还能通过微信小程序实时在线反馈信息,点状信息通过大数据统计汇总,意见集中的问题症结一目了然。
万名代表下基层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的过程,是扩大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过程。
对市民群众来说,受益者有了更多话语权,从条款的制定到字词的斟酌,更多人从法规草案形成之初便能参与其中;对人大代表来说,一次次与群众的“面对面”有效激发了履职的热情和动力,代表与群众走得更近、联系更紧;对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来说,代表家站里的一场场热烈讨论打破了立法的“神秘感”,法律程序与民意基础兼顾,“百姓盼望的”与“政府要做的”紧紧连在一起。
回望五年实践,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不断调整优化,民主法治建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委员代表在居民家门口听意见建议,到邀请市民群众走进常委会机关座谈;从探索利用新媒体在互联网上公开法律草案,到广借法治建设顾问等“外脑”对立法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从法规通过后的一场场新闻发布会,到代表们走上街头的普法宣传……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沟通越来越便捷高效,市民群众更为直观地意识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更加丰富的平台和载体,保障每个人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为国计民生贡献智慧。
让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
西城区西便门社区卫生服务站从胡同深处搬到德馨养老照料中心,120余名入住老人全部实现家庭医生签约。
几十万多年办不下房产证的市民终于拿到“大红本”、千余部老楼加装电梯开工、上万名劳动者拿回了欠薪……四年来,接诉即办改革受理了超亿件群众诉求,解决了一大批积年累月的民生难题。
站稳“为民服务法”基本立场,为固化实践成果,呼应改革背后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层逻辑——2021年9月,《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实施,从法治层面夯实了民情传递的制度渠道,提炼出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标准解法,成为全国第一部规范接诉即办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以立法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权益,是新时代人大立法的鲜明特征和突出优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了新内涵,地方立法就有了新任务。
回望五年立法实践,一切为了百姓的“医食住行”:
制定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规范小作坊、小餐饮店,禁用亚硝酸盐等食品添加剂,以不分章节、共31条的“小切口”立法保障人民吃得放心;
制定住房租赁条例,严管“甲醛房”“群租房”“押金不退”等乱象,让租房之路不再“步步踩坑”;
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增设育儿假、延长生育假至60天,为新手爸妈“减负”;
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现了无障碍从“设施”向“环境”的立法跨越,尽显首善之区的“城市温度”;
……
一部部顺应最广大人民意愿、以“七有”“五性”需要为准绳的地方法规相继出台,借良法达善治,以民意促民生。
将目光放在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处,在催生了许多“原创”的同时,也孕育了更多“坚守”。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分秒必争的“生命线”。然而一段时间以来,“120”和“999”两个急救号码并存,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被呼叫号码和指挥调度不统一、等车时间长、院前院内衔接不畅等问题困扰。
2017年,《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公益”属性,要求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监管。为推动条例全面普及和严格执行,法规实施当年,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执法检查,拉开了以法治护航“生命通道”畅通的序幕。
之后的五年,市人大常委会对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紧盯不放。2018年,跟踪监督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2019年,督办由284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议案,市政府提出,将用3年时间,将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实行全市统一指挥调度。
2020年,听取审议院前医疗急救专项工作报告,对急救站点规划建设、市区两级财政保障范围、公共场所配置AED等进行重点专题询问。
2021年,固化改革成果,对条例进行修订,“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实施统一指挥调度”“非急危重患者不得占用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地铁等公共场所应配置AED并开展应急演练”等写入法规。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攻坚一个个民生难题,需要迎难而上、解结突围,一步一个脚印。
连续五年紧盯养老监督,在首开居家养老地方立法先河的基础上,推动构建“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连续三年推动老旧小区整治,对完善停车设施、加装电梯、提升物业水平、住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事关居住环境改善的关键问题进行跟踪检查;
连续四年为学前教育鼓与呼,推动大量“无证园”逐步纳入规范管理补足学位,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同质同价;
连续五年开展七项生态环保领域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动真格、求实效,护航大国首都蓝天常在、碧水长流;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五年来,愈加完备的地方法规体系保障了市民群众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标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生温度。
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平台、有依托——
小站点尽显民主“烟火气”
2021年7月,“国字号”立法直通车开进北京,朝阳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第三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至今已完成了噪声污染防治法、科技进步法、民事诉讼法等9部法律的立法意见征询工作。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标杆,同年,10个单位被确定为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批基层立法联系点。
数量不多,却是精心筛选、精巧布局。
上地街道毗邻北大、清华,汇聚了百度、华为、联想等数十家高精尖企业,处在创新迸发的最前沿;朝阳区市场监管局、西城区月坛街道综合执法队执法事项多、范围广,能真实反映基层情况和中小企业心声;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可以发挥专业优势,为立法提供法律支撑……
10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一经挂牌,征求意见的法规草案便接踵而至,依托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各种利益诉求竞相表达,进而合理平衡,拓宽了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外,遍布全市的一“家”一“站”也让民意更加畅通直达。
“忠诚履职、为民服务”,走进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南路社区的代表联络站,就会看见党旗掩映下的这句醒目的标语,标语的旁边,是展示着驻站人大代表个人信息的照片墙。一改往日只有开会时才见面,群众呼声只有开会前才集中收集的老模式,五年间,联络站里开展了近百场代表与群众线上线下的交流。
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只有活动常有、代表常在、群众常来,才能真正打通“桥”、连上“心”。
与八角南路社区一样,这些年全市的代表家站,都挺忙。
从宣讲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到征集市区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议题,从垃圾分类、城市更新等法规听取意见建议,到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组来听大家“吐槽”……为了离群众再近一点,很多区将家站设在了邻里中心、党建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一些联系点干脆建在代表的工作地或居住地。
在这里,反映大事小情的群众,耐心倾听的人大代表和答疑解惑的政府部门,通过一场场直接见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宏大叙事增添了更多烟火气。
如今,家站里的活动更加制度化:代表每月带着市、区人大立法监督议题“进站”联系群众、听取意见,每季度带着问题“回家”学习充电、提升能力,每年带着履职成绩单向原选区或选举单位述职、接受监督,“月进站、季回家、年述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全过程人民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全覆盖建好家站、常态化用好家站,只是开始,能不能及时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才是民主的关键。
“儿研所东边这条路太堵,有时候自行车都走不动,看病实在着急。”2019年1月的一次代表联络站活动中,居民的需求记在了朝阳区人大代表徐爱民心里,多方调研下,她提出了“关于儿研所及其周边交通缓堵”的建议。
收到交办建议后,街道利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区交通委、区卫健委、朝阳交通支队、朝阳停车公司等相关单位,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调整了车道布置、优化了慢行系统、扩建了停车位,方便了市民出行。
翻开各个家站的工作台账,类似的事还有很多,在代表们的推动下,闲置多年的吉市口5号地块变身停车场,24小时对居民开放;丰台区东高地街道开展适老化改造,为高龄老人装上了爬楼机和便民终端机;通州区霍家营社区拉起一支由社区党员、居民、物业单位组成的公益爱心车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周边范围就医、上学等临时救急搭车、用车服务……
就这样,覆盖全市街道、乡镇和社区的347个代表之家、2826个代表联络站,把1.6万名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紧紧“连”在一起,距离感少了,获得感强了。
几年来,常委会网站开设“邀您提建议”专栏,就57件法规草案和11项监督议题公开征求意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反食品浪费规定立法开展网上调查,超290万人次参与;落实立法协商制度,10个项目报请市委批准后再市政协开展协商,收集建议1500余条……民主民意表达的平台和载体不断丰富,充实着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参与实践,见证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要闻】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 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
【要闻】尹力出席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干部会议并宣布:李秀领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要闻】尹力到经开区调研,要求把复工复产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要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尹力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
《北京人大》2022年第12期和您见面!——踔厉奋发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
【聚焦】守正创新 履职尽责 不辱使命——北京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亮点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