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巡礼】数字赋能助力预算审查监督提质增效──北京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2022年工作回顾

北京人大 2023-12-23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化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实效的重要手段,紧紧围绕“联得上、用得好、可持续、有效果”的工作目标,全面升级北京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平台功能,实现数据采集全口径、报告展示可视化、资源集成智能化、功能应用一体化,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践行到预算审查监督的全流程、各环节,以科技赋能推动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一、扩展数据采集范围,保障代表“看得全”

强化数据归类、清洗、排列、筛选等技术手段,持续拓展数据资料采集范围和领域。截至目前,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了预算编制、执行、决算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指标的无缝衔接、有机统一,数据采集横向到市级部门,纵向到区、街、乡,涵盖跨越2018至2023年共6年3万余套报表,采集了5.5万个项目,汇总了22大类4000万条数据,集中了4000余份财经政策和报告,强化模糊字段查询功能,采取智慧城市地理展示,实现“一站式”检索和阅览。自动通过仪表盘、图形等形式,展现规模、结构、趋势的变化,让复杂的数据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增强直观性、可视性。

聚焦中央及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民生办实事、折子工程、重大投资、重点支出、重要政策,加强多渠道采集财政经济指标数据,强化对全市财政经济运行的监督,通过图表形式展现总量、趋势、增减、结构变化,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预算执行的规律特点。围绕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以项目库为核心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机制,突出预算项目文本、政策依据、绩效目标、项目执行、费用明细等要素信息的集成,突出对项目编制合规性、执行规范性、决算绩效性的研判。

健全全市及各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发展报告、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的定期采集机制,持续提供代表参阅。整理形成法规政策的“快捷字典”,实现标题、内容、文号、时间的全文模糊搜索和查询。通过设置预警参数、规则、标准,自动生成预算执行、决算指标预警结果清单。采取智慧城市地理展示的形式,分层级、全口径展现全市及各区经济社会基础信息,便于比对分析。

二、强化分析功能,帮助代表“审得细”

围绕“年审+季审”预算审查机制,聚焦“四问该不该”(即“钱该不该花”“该不该政府花”“该不该花这么多”“该不该当下花”),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在方式、方法、效率、效果上的根本转变。

依托信息化技术推动预算审查更加科学规范,在资金范围上,系统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四本”预算资金的全口径监督;在部门数量上,系统覆盖全市200余家一级预算部门及下属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上,强化绩效目标比对功能,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既关注“钱是怎样花的”,又关注“钱怎样花得更好”;在审查领域上,向人大代表提供部门预算的申报项目、编制依据、绩效目标、执行周期、明细预算、政府采购、购买服务、支出进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性,科学评判预算项目的经济性和绩效性,促进预算编制“事”“钱”“效”相统一。

强化对预决算审查的技术保障,完善查询、分析、比对功能,方便实时查询项目文本、绩效目标及执行进度;开展大数据分析,从支出进度、支出政策、定额标准等维度反映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在2023年预算初审工作中,市人大专委会借助人大联网监督系统对 41 家市级部门预算开展审查,涉及预算资金 1297.7 亿元,对 112 个预算项目提出调整建议,提出 30 余条改进预算编制和管理的意见,得到了市政府及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听取专委会审查意见建议,加强预算编制的审核,细化了经费标准,压减不合理的预算安排,共压减、整合、优化96个预算项目,有10个项目中止申报,减少预算1.7亿元;47个项目压减预算规模,减少预算2.9亿元;39个项目补充和细化评审材料。

三、开发数据模型,支持代表“读得懂”

与北京市人大预算监督研究基地合作,采取“产学研”相结合,选取“四本预算、支出科目、部门预算、三公经费、国有资产、自然资源、财源税收”等领域,开发10余套数据分析模型,做实财经数据的“翻译解读”,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一键生成专项分析报告”,图文并茂展现预算编制及执行的趋势变化和结构分布,辅助人大代表了解预算编制规律和特点,实时掌握“钱袋子”的运行情况。

其中,以“三公经费”数据分析模型为切入口,通过对近几年市级“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决算数据开展数据分析,整体反映经费的趋势和结构变化,并生成相对应的分析报告,图文并茂分析市级“三公经费”情况。人大代表可通过选择年度、部门类型,自动生成“三公经费”图表,可查看某一部门“三公经费”情况,也可查看全市“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明细内容。

四、搭建场景平台,支撑代表“审得好”

为保障人代会预算审查顺利进行,我们专门开发年度预算审查页面,在人代会现场布置预算联网监督查询区,为代表提供PC端、手机APP、移动PAD等多种查询服务。在2023年人代会上,我们积极探索智能化服务手段,重点强化手机移动端的查询和互动功能,方便代表借助手机小程序实时查询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审查等报告报表资料。

增强人机互动功能。提前预置数百道与预算审查密切相关的知识问答,以“四问该不该”为主线,采用智能机器人的形式,与代表形成互动,系统可根据代表提问,实时回答关于预算收支、政府债务、转移支付、财经政策、绩效评价等政策内容。

畅通沟通联系机制。针对代表所提意见和建议,通过系统实现提交、分办、答复、反馈、统计、分析“流程化”服务,自动分转相关政府部门,实现“接问即答”。在满足代表需求的同时,人大预算工作机构同步对代表意见建议开展统计和分析,梳理代表关注重点,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

五、增设国资模块,拓宽代表“关注面”

把握全口径国有资产监督的重点,首次将我市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纳入人大联网监督范围,开发全口径国有资产数据库,充实全市及各区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的数据资源,全面展现土地、矿产、森林、水等自然资源的保有规模及地域分布,促进国有资产公开透明,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全面、有效履行国有资产监督职责。

明确国有资产数据采集范围、时间频率、指标要素,采集整理历年来国有资产报表及基础数据,以图形、图表的形式,反映我市国有企业数量、行业分布、利润和负债等基本情况。根据政府部门提交的国资报告,持续加强对行政事业、国有企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数据资源口径、类别、标准等的研究,逐步完善国资模块的页面功能,探索实现国资数据分析、预警等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文件提出的工作要求,规范联网监督数据报送收集工作机制,强化市与区人大纵向数据资料和技术资源共享,深入挖掘多维度分析和研判功能,为构建以“平台为手段,数据为核心、问题为导向、分析为依据、整改为目的”的数字化人大监督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办、预算工委
责编:张雪松

【要闻】区委书记、系统党(工)委书记就抓基层党建现场述职,尹力逐一点评提要求

【要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 李秀领主持

【聚焦两会】听北京市人大代表议发展话民生(精彩海报)

【要闻】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报到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巡礼】北京市人大法制委: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巡礼】北京市人大监司委:做好新时代人大监察和司法工作

【聚焦两会】四条短视频,一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五年履职成效

【聚焦】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班圆满结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