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履职为民担使命 踔厉奋发谱新篇——代表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1月17日,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受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第六次人大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展现了市人大常委会过去五年的履职成效,明确了新征程上首都人大各项工作任务,是一份站位全局、求真务实的好报告。
代表们表示,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对标“四个机关”定位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盼,体现了首都定位、首善标准、首责担当,展现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人大气象。
发挥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主动、担当、精准、有效”,是代表们回顾常委会五年工作提及的“高频词”。从完善新版北京城市总规贯彻实施所需法规、跟踪监督“一张蓝图干到底”,到立法保障“两区”建设、基层治理等重大改革顺利推进;从围绕疫情防控,实施专项立法修法计划并对有关法规开展执法检查,到围绕冬奥会残奥会举办,完善志愿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法规……在审议中,代表们认为,五年来常委会积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聚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将“两个确立”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将“主动、担当、精准、有效”的工作理念落实到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履职行权工作中,在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贡献了人大力量。
立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植人民的特征,“常委会不断丰富代表 ‘家’‘站’功能,注重发挥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积极探索‘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诠释并印证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巨大优势。”代表们对常委会积极建设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表示肯定。参与过《北京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执法检查的陶庆华代表回忆,全市12824名三级人大代表回‘家’进‘站’听民意、谋对策,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地方治理和社会事务中,最大程度汇集民意民智、凝聚民心民力。
郭延红代表说:“过去五年,常委会用群众能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汇集民智,让百姓在家门口参与立法,感受法律的温度、城市治理的温度,符合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要求。”还有不少代表提出,要进一步丰富代表“家”“站”功能,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拓展“万名代表下基层”等好用有效的机制,持续擦亮首都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金名片”。
提升立法质效,巩固新时代首都发展法治基础
“本届立法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五年来,常委会召开会议47次、安排议题463项,制定法规37件,提请代表大会审议5件、修改21件次、打包修改40件次、废止16件。审议中代表们对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立法和修法工作,为首都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制定法规的数量达到了上一届的2.5倍,”李正斌代表说,“深切体会到了本届常委会工作成效之‘实’。”此外面对立法数量增多的情况,代表们建议,“既要践行精准理念,又要坚持大胆立法”。
“在这些立法修法中,可以看到常委会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政治意识。”代表们表示。城乡规划条例建立全域管控的规划编制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动保护、传承、发展相融合,街道办事处条例理顺条块职能、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建立全流程工作体系,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建立多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叶大华等代表认为,常委会“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中,展现了强烈政治担当”。
对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有不少代表为常委会积极丰富立法形式、不断创新立法工作机制点赞。“以‘组合拳’立法综合施治,‘大部头’立法可以发挥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作用,‘小切口’立法发挥精准施策的优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研究统计中心主任李卫代表对“小切口”立法有切身体会:“可以‘小快灵’地回应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在医院安全秩序管理方面的立法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路海滨、杨秀玲等代表谈到常委会立法工作机制表示,“提前介入、专班推进、双组长制”“四前四方会商”等机制很好地从制度层面提升了立法质量和效率。
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急难愁盼,也是代表们聚焦在立法方面的热点重点。杨公鼎、吴双、吴学民、李申虹、王荣梅、叶海生等多位代表分别从教育、生育、养老、征信等方面提出立法建议,表示要加强立法工作的前瞻性,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群众期待。此外,代表们还提出,加强后疫情时代恢复经济发展的立法保障,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涉农立法,为首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综合性、立体化的法律工具箱;加快推进开发区条例修订,引领保障经开区和亦庄新城改革发展;关注碳达峰碳中和所涉及的立法工作等建议。
做好依法监督,增强保落实、促善治能力水平
“角度准、力度大、实效强”,这是代表们对常委会监督工作最明显的感受。常委会有效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作用,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等12件法规实施一年内即开展检查,积极探索“检查报告+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机制,执法检查汇总典型共性问题交有关方面整改销账,确保查得准、问得透、审得实。“充分体现了有效监督!”唐海龙等代表说,“常委会深入把握人大监督的政治定位、法律定位,保证了宪法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人民关切所系,改革发展所需,就是人大监督所至。”报告中提出,五年来常委会关注民生热点难点,跟踪监督养老医养结合扩面、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学前教育供给、托育服务体系健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同时促进基层卫生健康管理服务网底织密,适应发展需求。“监督要对接群众诉求、聚焦民生关切。”薛丽霞代表建议,持续加强对“双减”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同时,高洪雁等代表关注到了京西和新首钢地区的发展,提出加强对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方面的监督。
在推动财经工作提升绩效方面,马龙、徐传辉等代表建议,持续完善计划监督、预算监督相关制度,深入推进以“年审+季审”为主要形式、“四问该不该”为切入点的预算审查监督机制,完善“综合+专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机制。“使预算编制工作有更多时间充分论证,提升预算审查工作质效。”任佩文等代表表示可以适当延长审查工作周期,广泛吸收专家学者意见,同时持续加强在预算审查方面的监督,形成全口径、全过程、全覆盖监督体系,引导更多代表参与预算审查工作。
服务代表履职,谱写新征程代表工作新篇章
过去五年,常委会探索“小班制专题化”培训,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制度,积极办好代表议案建议。代表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常委会在服务代表履职方面的用心、用情、用力。”
“疫情期间,‘北京人大网上课堂’对代表开展高质量的线上培训,为代表履职提供很大的便利和保障。”很多老代表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时,不少新代表对培训充满期待,表示希望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首都工作,开展更精准的“小班制专题化”代表培训,尤其加强议案建议提出和财政监督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使履职更加精准到位。
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整体实效,马龙、刘长礼、郝永芳等代表建议在加强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沟通基础上,密切各级人大协同联动,把各区区情内容纳入代表培训范围,并通过与区级人大共享专家智库,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指导区级人大建立完善专家顾问制度等方式,促进人大工作资源共享。常纪文等代表建议,建立和完善“优秀市人大代表”“优秀代表建议议案”评选机制,增强代表的荣誉感、成就感,激发代表更多履职动力。
报告中提出,常委会今后继续做好自身建设基础性工作,加强新闻宣传策划,推进全媒体传播,讲好人大故事、代表履职故事。“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在重点议题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主阵地作用”,王雨云、路瑾等代表建议,积极利用《北京人大》等各类媒体杂志,加强对新制定法规的宣传和解读。
万里征程正启航,千钧重任再出发。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年,也是新一届市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届首年,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职尽责,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大作用,以高质量履职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在新征程上书写新时代首都发展新篇章。
来源:《北京人大》杂志
作者:吕亚南
责编:史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