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淘票票同影不同价,被指大数据“杀熟”,老用户一张票多花6元

万能丰子 三言财经 2019-04-10

出品|三言财经

作者|丰收


2019年的春节档以58亿元的总票房告终,其中《流浪地球》更是用超20亿的票房成为春节档冠军。


而在在线票务市场不断整合和与竞争下,阿里系的淘票票和美团系的猫眼成为“双雄”。


目前互联网出票份额大概能占到总票房的九成,在线购票基本成了观影用户习惯性选择。


但是最近,有不少网友反映在淘票票购票被“大数据杀熟”,同样影院、同一个电影票价却凭空多出几元。


有网友调侃,“怕是淘票票的彩蛋吧,不然我为什么都比身边的人贵?”


为此,三言财经询问和调查了十余位淘票票用户,试图揭开同影不同价的谜团。


同影不同价,淘票票“大数据杀熟”


在网友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用户应该都是老用户(使用过一次淘票票购票的用户),甚至还有很多是会员用户。



网友会员账号


网友新账号


还有网友调侃,“淘票票把我升级成黑钻会员 我预感要被杀熟了”,内心倒还有数。



淘票票同影不同价的例子在微博上一搜便是,除了吐槽外大多用户是对平台“大数据杀熟”的质疑。



有网友更是表示,已经转到猫眼购买电影票,“因为淘票票杀熟转去猫眼买了13场电影票,一年52个星期,看了70+场电影”,言语中有诸多不满嘲讽之意。



还有更神奇的操作是,有网友称登录淘票票前后两个价,怕是一阵“惊喜”。



但是单纯从这些爆料中,很难得知哪种人会被杀熟,杀熟的程度又有哪些不同。


因此,为了搞清淘票票此种操作的逻辑,三言财经进行了一番调查分析。


最终经三言财经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的老用户均出现“杀熟”情况,通常比新用户(淘票票上未购过票)多1到6元不等,且不同地区也不相同。


调查并未发现票价受手机设备的影响,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安卓手机,票价只受新老用户因素的影响。


以《流浪地球》电影为例,三言财经调查了数十个用户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并排除了可能造成票价差异的正常因素,这些用户中有新用户也有老用户。


最终调查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新用户最便宜;老用户更贵,且分两个梯度。


下面是相应用户的具体价格:


1、北京地区  北京剧院


用19:40的场次做对比,发现新用户、老用户1、老用户2的价格分别为38.9元、39.9元、43元,票价最高相差4元。

  

新用户


老用户1



老用户2



2、佛山地区  万达影城


在佛山地区的万达影城,这种差异变得更加明显。以18:10的电影为例,新用户和老用户1、老用户2的票价分别为58.4元、61.4元、64.5元,最高的票价相差6元。


新用户


老用户1



老用户2



三言财经还调查了其他地区的差异,发现不同地区新老用户的票价差异不尽相同,总之都表现出老用户票价更高的情况。


在淘票票购票页面,新用户会显示“新人特惠活动”以及其他两个优惠活动,但老用户只有下面两个活动。


新老用户可参加的优惠活动

但是,无论是新用户独有的优惠活动,还是其余两个优惠活动,在购票规则上,只有“购买带有‘特惠’活动标签的场次,即可享受对应的特惠观影价格”。


但是这个“对应”到底指什么,活动详情中也没有具体解释,我们无从知晓。



即使这代表平台会根据新老用户不同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但是老用户同影不同价如何解释。


如果平台要“讨好”新用户,给较低的价格,作为用户似乎能够理解。


但是老用户不该出现不同幅度的涨价,老用户事实上被区别对待了,不同的人还是不同的“杀熟手法”。


当然,三言财经也调查了猫眼购票平台,暂未发现类似的“杀熟”情况。


“大数据杀熟”是欺诈吗?


事实上,“大数据杀熟”在互联网领域并不罕见。


去年,携程就曾被用户质疑大数据杀熟,有网友表示自己经常做的航班就比朋友的价格要贵。


6月18日,微博用户水母Chen发文称:“伤心的不是买好机票发现第二天就降价了,而是发现经常做这趟航线的账号出现的价格会高于其他人,左边是我自己的账号(经常买此航线)价格是940元,右边是朋友的账号价格是400元,而且连着几天价格都是有差异的。”



可以说“大数据杀熟”让人防不胜防,老用户很难察觉其中的套路。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51.3%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63.4%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普遍。


2019新年伊始,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梳理出“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其中就明确提出了“大数据杀熟”消费提示,中国消费者协会认为,这种“杀熟”的销售方式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诚信原则。


大数据最擅长的事“精准打”,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是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通过大数据合理调节价格,进行精准营销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就完全不同了。


“大数据杀熟”是否是价格欺诈,目前还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直接作出认定。


中消协法律与理论研究部主任陈剑说,在定价过程中要坚持诚信、公平,符合公序良俗。利用数据采集消费者信息,而后实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这种做法,应当予以禁止。特别是对于这样不公平的采取价格歧视、价格欺诈的方法,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予以严厉禁止。


  END  

·  往 期 精 华  ·

情人节买花让人伤:花点时间枯萎差评多,roseonly昨天就送到,野兽派可选择少

互联网直男情人节送礼物保命攻略

互联网2019:要做点什么,才能在“下半场”更好

《小猪佩奇》大电影翻车?首日票房不佳,被指真人拼凑,不配宣传片

5年前被王小川说是骗子,如今孙宇晨称市值超搜狗,你信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