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第三分会场纪要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4-09-13

第三分会场纪要(上)




第三分会场的上午场由西北大学刘庆同学开场,她在文章《自由还是平等——法国大革命前后文学公共理论的舆论取向》中,首先界定了文学公共领域的具体概念。接着,又讲述了法国文学公共领域的诞生、发展以及由文学性向政治性的功能转变,进而以卢梭、贡斯当为例介绍了其在法国大革命中对自由平等概念的探讨,突出了文学公共领域对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影响作用。最后,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平等观念的认识,即自由平等不能仅靠暴力与革命,而是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体系予以约束、保障。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淇铭同学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提前对“文学公共领域”进行界定是本文的亮点。同时文章选题新颖、站位准确,对普罗大众很有吸引力。文末对自由平等的思考也很有启发意义。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的对部分著述的引用较不规范,且选题有些宽泛使得主题不够鲜明。
西北大学的马锋老师指出,本文从选题、论述角度来看十分出色,且逻辑清晰、分析深刻有力度,这使得文章的说服力强,对于著述的引用虽有些许瑕疵但都契合主题。马老师也指出了文章的不足,首先文章各部分扣题不够精准。其次,对于前现代社会的人关于平等自由思想的源起未作论述,只是一个很可惜的地方。最后,马老师建议作者可以重新确立一个切入视角,结合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对文学公共领域的作用在做探究。




第二篇文章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王淇铭同学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军黑人连集体投诚事件研究》。王淇铭同学首先简要介绍了黑人连集体投诚事件,其次回顾了以往的相关学术研究。其次,对于有关的多方面史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对美军黑人连投诚的原因及人数等争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猜想。随后,作者介绍了美军内部的种族歧视现象以及美军对该事件的反应,为我们展示了美军内部种族问题的发展过程。最后,作者简要论述了该事件对中美双方的具体影响。



西北大学的刘庆同学对本文以小见大的论述方式、丰富的资料引用、清晰连贯的论述过程等优点进行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本文对于美军黑人投诚事件的影响还缺乏较为深入的解读。
西北大学的王子晖老师首先肯定了作者严谨扎实的史料考证功底,以及以小见大的论述方式。同时也指出,本文的材料来源有些单调且缺乏与事件亲历者有关的一手史料。其次,作者在文中的论述也未很好的与前文的考证结合起来,而对于美军黑人连集体投诚事件原因的探索过于老套,仍需多角度考虑,进一步改进。




第三篇文章是来自中山大学刘楚莹同学的《“两航”飞机事件与战后初期英国对华政策管窥》刘楚莹同学首先介绍了二战后英国对香港的基本政策,随后简要回顾了有关学术研究,并提出自身文章的学生价值。其次,刘楚莹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两航”飞机事件的始末,并对中英美三方在该事件中的政治博弈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得出两条创新性的结论:一是港英政府在此过程中并非与英国步调一致;二是美国对于英国的施压具有阶段性,且英国对华政策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最后作者总结道:战后初期英国对华采取务实的外交态度。英国政府在“两航”飞机事件中摇摆态度的原由,一方面是英国处于对自身地位的重新评估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则在于美国对英国的施压。



西北大学的张千硕同学认为本文史料来源丰富、论述视角多样,对中英美三国的政治博弈进行了详细精彩的解读。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疑问。首先,文章对国民党方面的论述似乎较为缺乏。其次,文章并未从法律角度深入分析港英政府与英国政府的分歧所在。最后,本文对美国向英国施压转变过程的内在逻辑分析也较为不足。
西北大学的张向荣老师认为,本文的优点在于题目新颖有吸引力、富有学术价值;史料运用娴熟得体;文章结构布局良好,注重史论结合;对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交代流畅清晰,并提出了新观点;文字凝练、语言流畅、表意准确。但张老师也指出了文章的不足,首先文章的部分翻译不准确。其次,文章选题稍大,因此叙述显得不够深。同时,部分冗杂的内容与主题相关性较低,因此导致文章过于冗长。不过瑕不掩瑜,张老师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本科论文。




西北大学张千硕同学在介绍他的《1949-1969年民主德国外交政策演变》时,首先简要说明了选题背景以及研究目的。接着,论述了举例论述了民主德国1949-1955年在哈尔斯坦主义影响下的外交泥潭,与1955-1969年民主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与突破。最后,他总结道:民主德国的外交变迁,反应了冷战格局的不断演变过程。另外,德国的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能为我们当下解决台湾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即分裂国家中对民族情感的坚持是使国家重归统一的关键。
中山大学的刘楚莹同学认为,该文观点新颖、材料丰富、逻辑严密、行文流畅,使人眼前一亮。但是,文章对于民主德国政策转变的细节论述不够细致。



西北大学的王子晖老师认为,作者文笔流畅,选题视角独特。他也提出,可能是囿于语言关系,文章缺乏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同时,文章结构不够合理,对于民主德国外交政策的叙述有片面化的嫌疑;其次,论述范围过于宽泛,导致不能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陈述性内容偏多;最后,文章在一些术语表达、文献引用等方面也有细小的问题。





往期推荐:

【讲座信息】讲座四则

唐潮文萃 | 杨奎松:历史研究需要时间的沉淀

第十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顺利举行


图片来源/张倩

文字来源/乔一峰

责任编辑/周聆嫣

审核/刘韦辰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潮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