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史风 ||拜根兴:“隋唐史研究传承奖”,我们要传承什么?
由恩师牛致功教授出资捐助的“隋唐史研究传承奖”(第二届)评审工作已经结束,评审结果也已公示完毕。作为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我要感谢九十三岁高龄的牛老师将自己省吃俭用的薪金、稿费无私奉献出来设立这个奖项,激励陕西师范大学学子投身到隋唐史学术研究事业中来,以获得学问的提高。同时,祝贺这次获奖的六位博士生、九位硕士生和两位本科生同学,你们用自己对隋唐史研究的热情和探究钻研的精神,积极撰写并发表研究论文,赢得这个奖项,可喜可贺!当然,我也期待历史文化学院及其他有关学院、研究院更多和隋唐史研究关联的同学,以此为契机,砥砺奋进,为我国隋唐史学术研究的整体进步添砖加瓦!
那么,我们一再强调的“传承”传承什么?关于这一点,去年恩师在《让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文章中有所提示,但一些具体问题仍需进一步明了和讨论。也就是说,牛老师设立这个奖项,我们需要传承什么?在此,我就依据自己的理解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一,传承老一辈学者心系国家建设,以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为终身奋斗目标的家国情怀。恩师牛致功教授之所以设立“隋唐史研究传承奖”,除了让中国隋唐历史文化研究薪火相传之外,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并专业化的科教人才的目的也显而易见。目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需要更多各式各样的专门人才;国家对人才培养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其中,一些有识之士率先响应。牛先生日常生活勤俭朴素,积攒微薄的工资稿酬等,自己身体力行捐赠设奖,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为教育界及学术圈更多的人做出了表率。他还教育子女、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以各种努力和付出回馈国家社会。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家国情怀,需要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当然也需要我们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其二,传承老一辈学者倾心学问,锲而不舍从事学术研究的广阔胸怀。我校从事隋唐史教学研究的老一辈学者群体,无论是史念海(1912-2001)、黄永年(1925-2007)、牛致功、赵文润(1936-2016),还是周伟洲、胡戟、马驰(1941-2019)等前辈学者,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学术研究为立身使命,毕生从事教书育人行业,为国家培育合格的人才奉献聪明才智,为隋唐史乃至历史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以他们的天赋,投身其他行业肯定也是能工巧手,也能创造出世人期盼的财富和业绩,但他们并未这山看到那山高、半途而废,而是心无旁骛地徜徉在历史教学与研究的海洋中,为学界所敬仰。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专一行成就一行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
其三,传承老一辈学者勤奋努力,咬紧青山不放松的科学研究态度。历史学乃至我们需要传承发展的隋唐史研究领域,需要各种知识积累,当然主要还是史料的积累和学识的养成,而即就是有了充分的积累,撰写论文乃至出版学术著作,都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打磨推敲,需要时间作为保证,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也没有捷径可走。这个过程需要专心致志,需要勤奋努力,更需要有条不紊的科学谋划和提炼升华。上世纪九十年代,史念海教授虽已八十多岁高龄,但仍坚持一天撰写两千字,如有会议或其他活动耽误,依然确保在随后的时间补上。牛致功教授退休后因病右手发抖,握笔都有点困难,但他仍然保持每天撰写五百字的进度,积少成多,完成了人民出版社、三秦出版社约稿的《唐高祖传》和《安禄山与史思明评传》两书写作任务。年逾八十岁的著名学者周伟洲教授无论寒暑和节假日,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到工作室从事学术研究,成为学界传颂的楷模佳话。现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杜文玉教授,至今仍是晚上工作到凌晨以后,天天如此,毫不懈怠。这无疑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就是说,为隋唐史研究学术事业勤奋努力,成就了老一辈学者们著作等身及在海内外学术界的崇高地位。我觉得同学们应该传承这种勤奋好学,努力进取的精神。
其四,传承老一辈学者广博的研究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治学态度。黄永年教授在专注六至九世纪政治史研究的同时,对碑刻版本学、古籍整理等也多有心得,出版数十种学术著作,成为一代文史学问大家,享誉海内外学界。赵文润教授对汉唐众多人物颇多研究,而对武周社会涉及问题的挖掘考察,成为他学术研究的制高点,为学界树立了这一领域的标杆。胡戟教授探讨唐代土地的亩产量,重新评价隋炀帝、武则天两位历史人物,怀着“要对得起历史交在我们手里的这支笔”的使命感,身体力行,影响了众多的青年学子。马驰教授钟情于唐代蕃将研究,进而阐释唐代的开放包容与繁荣发达的关系。而史念海教授注重学术研究的学以致用,探讨唐代八水绕长安与长安周边植被覆盖的关系,地理环境与长安作为都城间涉及问题,积极建议并促成陕西省、西安市加强秦岭北坡植被的再生与保护,获得令人叹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牛致功教授倾心隋唐时代史学史研究,与时俱进地投入唐人墓志碑刻、日本僧侣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等领域研究,颇多建树。杜文玉教授的隋唐五代职官制度、宦官人物个案、隋唐宫廷等研究驰名中外,对隋唐长安涉及问题也多有爬梳,并积极为新时代西安城市建设出谋划策,获得学界的尊重和赞赏。显然,上述陕西师范大学隋唐史专业领域的学者群体,他们研究视野广阔,当学界有重要的史料推出或出现重大的学术迁变之时,积极参与并极力推进相关研究,践行“学以致用”的信念,促进隋唐史整体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其五,传承老一辈学者慷慨捐助学术研究、乐善好施、奖挹后学的高尚情怀。这方面,恩师牛致功教授无疑是隋唐史学者群体的典型代表。由于时代原因,他老人家在职时工资很少,数十年来省吃俭用,日常生活简朴随意,不抽烟、不喝酒、不旅游,年届耄耋一并捐出一百万人民币,设立“隋唐史研究传承奖”,支持奖励陕西师范大学从事隋唐史研究的硕博士及本科同学,为隋唐史研究后继人才的养成提供丰腴的土壤。马驰教授曾拿出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薪金,资助生活贫困的在读隋唐史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仍时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发展,传为佳话。黄永年、赵文润、周伟洲、胡戟等教授也时刻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同时,提携促成学生发表论文,推荐学生赴国外留学深造,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老先生们懂得分享,无论是学问还是财富,时刻想着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为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尽心尽力。无论何时,老先生们的高尚品质和榜样力量,都值得同学们敬仰传承,并奉为圭臬,成为自己学术研究及做人的信条。除此之外,我想,还应传承老一辈学者群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传承他们认真细心、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传承他们持之以恒、甘坐冷板凳的治学定力,并在隋唐史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找到自己学术发展的突破口。无疑,对于隋唐史研究来说,同学们要做的具体现实的工作,就是深挖钻研现存隋唐史相关的文献史料,时刻关注最新公布的石刻墓志、图像等资料,在字里行间找出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精读学界已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了解整个学界的研究动态,从中获得灵感,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论著。
当然,传承之外还应发展提高。老一辈学者们因时代的局限,其中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了解和利用可能并不多,而隋唐史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毋庸多言。作为新一代隋唐史研究者,在了解掌握国内学界动向的同时,还需加强外语学习,提高外语阅读、翻译及对外交流的能力,广泛吸收海内外学界的研究方法,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准。只有如此,才能使隋唐史研究的国际性彰显出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提高。同时,新世纪以来文献史料及学术成果的电子化,检索功能的无限扩大,研究动态的唾手可得,促成当下学术研究的“大跃进”,也为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但前辈们令人叫绝的史料功夫,对史料的驾驭和精到解读,仍然值得同学们学习和传承,并应成为进一步提高自身学术进步的重心所在和重要依托。还有,从这次同学们提交的评奖论文选题看,有较为传统的纯学术选题,如对唐代具体史事的考证,对唐代寺院及人物的探讨,也有紧贴时事,关注“一带一路”或“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唐史研究,更有目前学界颇为推崇的以新出土墓志史料,考察隋唐时代涉及史事的选题,这些都是最好的传承,值得赞赏和推崇。
我相信在“隋唐史研究传承奖”的助力和推动之下,有身在隋唐都城长安学习生活的地理优势,更有我校隋唐史前辈学者群体的榜样力量,再加上同学们对成为国家建设有用人才的期许,对传承提高隋唐史研究的坚定信念,一定能更大程度地触发同学们从事这一研究的兴趣和力量,吸引更多的同学投入到古都西安的隋唐史研究中来,为隋唐史学术研究事业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2020年12月6日
于西安南郊陋室
往期推荐:
西岳史学 || 张华腾: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历程、特点及展望
图文来源/拜根兴老师
责任编辑/黄宇迪
审核/傅亭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