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唐潮》第56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2-03-19


《唐潮》第56期目录



内容摘要


史海钩沉

自西域入长安——论唐贞观至天宝年间安西人来长安活动状况

金鹏辉

2018级念海史学实验班


安西地区作为历代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重点,在唐朝贞观至天宝年间也与唐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大量安西地区的非汉人来到唐朝的都城长安从事各种活动,形成一个在长安城中居留和活动的安西人群体,其中既包括安西国家前来朝见的国王、派到唐朝的使臣、质子,又有安西乐工、商人、僧侣、番将等,身份种类繁多,活动内容丰富,不一而足。伴随着唐朝与安西关系的不断变化、安西都护府的建立和羁縻府州体制的逐渐形成,安西人来长安活动的状况也受到影响,大致可分为贞观年间的勃兴与高潮期、高宗及武则天前期的停滞期、武则天后期及中宗睿宗朝的复兴期、玄宗朝的鼎盛期,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一些活动于长安城的具有代表性的安西人个体。



满城内外——清末新政下的西安满城教育

周勇琪 范玉倩 吕 月 杨馥畅 杨怡明 袁梓航


清末以来,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基于维护清朝统治,挽救民族危机等目的,清廷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政措施。本意为挽救濒临灭亡的八旗社会,而新政措施反而成为了加速八旗社会的瓦解和灭亡。通过对西安地区满城八旗社会在清末教育新政前后的教育制度对比分析,尝试对清末新政时期西安满城八旗社会瓦解做一个窥探。通过历史分析方法,将清末新政前期的八旗社会教育制度与清末新政时期新式教育发展进行对比,说明西安满城八旗社会在此时期是加速瓦解的状态。



史学论坛

蒋琬东征再认识:蜀汉军略嬗变与皇权勃兴

乔一峰

2018级念海史学实验班


蒋琬东征是蜀汉后期一场未能实现的军事计划,史家历来将其等闲视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其实蒋琬的东征计划既是蜀汉上层修正北伐战略的尝试,亦是蜀汉后期政治格局变动的重要线索。军事上,蒋琬在继承诸葛亮北伐目标的基础上,试图以“东征”打开新局面,但在一系列阻力之下黯然收场;政治上,蒋琬借“东征”之机还驻涪县,巧妙地应对了后主借蜀人之势发起的政治挑战,延缓了后主强化皇权的步伐。但随着蒋琬等人的逐渐凋零,后主最终在这场斗争中胜出,达成了政由己出、强化皇权的目的。



古典历史著作的真理论面向——以《史记》和《希腊罗马名人传》为例

梁曼靖

2017级古典文献班


求真是史学的目的和意义,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史学的真理论面向有其特点。中西古典史学都承认存在一个客观的使真者,即客观历史,且使文本长期充当史学的真值载体。符合的界定在二者的呈现中是多样化的,如通过叙事结构同构性,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遗迹和文化遗产界定符合。无法向历史本身确证认知的真理性的困境让史学在实际实践中倾向于融贯论,通过以史料组成融贯系统界定真理性认知。最终,史学的真理论面向将其导向对历史真理性的认识,其中,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着重于对道德的真理性认识,而司马迁的《史记》则指向以通变汇通人事和天道的目标。这种差别根源自东西方理性传统的不同,西方的逻辑理性倾向于以抽象形式了解不变的本质,而中国的辩证理性则通过观察世事的变化来总结恒常的规律。对古典史学真理论的探讨不仅能明晰中西史学的发展路径,更为史学本身提供了同一性基础。



“轮台诏”所见汉武帝晚年治国路线转变——近五十年中国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尤雅琪

2018级念海史学实验班


“轮台诏”详载于《汉书》《资治通鉴》 等史籍,而史学界对于“轮台诏”所蕴含的政治意义的评价颇有争议。自田余庆先生于 1984 年发表《论轮台诏》一文以来,“路线转变说”观点逐步得到广泛认可,许多论述都在田氏观点的框架下展开。而 2014 年辛德勇先生发表《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与司马光的重构》一文,在继承陈苏镇等学者反对田氏观点的基础上,从史料考证的角度出发反驳田余庆等史家对于汉武帝政策转变的立论基础。此后,围绕武帝晚年政局及昭宣时政治的争论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或支持田派,或支持辛派,或分别吸收两派部分观点批判继承,自成一派。



读史札记

文质兼美——《汉唐间史学的发展》读后

向洲瑶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 

2018 级历史学基地班


胡宝国先生的《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由数篇围绕不同专题的文章连缀而成。各篇目之间相对独立却暗含联系,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共同完成对“汉唐间史学的发展”这一主题的叙述,最后另附有结语进行总结性的论述。本书梳理了汉至唐史学发展演进的脉络,亦注重史学史与学术史、社会史的互动,内容详实,论证周密,运笔灵动,视野开阔,堪称我国史学史领域难得的佳作。



試辨析“並”、“幷”與“倂”字——以《漢書》為中心

黄宇迪

2020 级新文科历史实验班


“並”(由於字形演變,“並”字有包括“竝”字的不同寫法)、“幷”(由於書寫習慣,“幷”與“并”同)、“倂”(由於書寫習慣,“倂”與“併”同)都是如今“并”的繁體字。據《同源字典》,“並”、“幷”二字與“倂”是同源字,“倂”與“幷”又是異體字。這三個字外,對由於字形變化產生的異體字(如“竝”)的闡釋可各自歸入三字的闡釋中。這三個字雖在今日同音,但隨詞性不同呈現多義性。然而,《王力古漢語字典》中卻稱“並”“幷”“倂”三個字“同義不同音”。顯然,王力所說的“同義”是廣義的、籠統的,尚未考慮到詞性對含義的影響。那麼,廣義的“同義”性真的存在嗎?



余墨茶亭

裹挟于政治中的爱情——以汉宣帝与许皇后为例

张笑溪

2020 级新文科历史实验班


自古以来,君主都被视作薄情之人。因而,对于忠贞多情之君王,常为历代文人骚客激赏。其中,关于汉宣帝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孝宣许皇后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广为坊间流传。赢得了许多坊间青年的热议。而在学界,对于许皇后,更多的是讨论她在汉宣帝与霍氏家族的斗法之中所处的地位。史书中字里行间也的确充满了权术和谋略。在这一背景下,许皇后被更多地看做一枚棋子。而在笔者看来,汉宣帝与许皇后之间的爱情,也许并非真如后世所演义的轰轰烈烈,但也并非是充满了权谋心机。它只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的一个牺牲品和工具,只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得以藉助伦理获得肯定和放大。因而在后人的演义中逐渐成为了神话。但这对于这段情感本身,毋宁说是一种伤害。





往期推荐:

斯年已尽,潮生未满|唐潮2020年推送合辑

新刊 | 《唐潮》第54、55期并行刊卷首语及目录

唐潮快讯|第十一届西安史学新潮论坛在西北大学举行

《唐潮》第六期读书会 |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唐潮文萃 || 于海兵:“培成一个‘真我’”:一百年前的毕业时刻

唐潮文萃|杨盛翔:沙洲归来再读史

唐潮文萃|杨奎松:历史研究的“机动性”



图文来源/《唐潮》杂志编辑部

责任编辑/黄宇迪

审核/尤雅琪  傅亭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