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岳史学 || 胡耀飛:上黨雍氏考——藩鎮時代下層武將家族個案研究

唐潮杂志 2022-05-28

上黨雍氏考

——藩鎮時代下層武將家族個案研究


胡耀飛


唐末五代時期,武人大行其道,武將家族亦層出不窮。對此,學者已經多所措意,注意到武官的世襲對藩鎮時代地方武官構成的重要作用。[1]但是對藩鎮時代武將家族,仍然是有待深入探討的領域。[2]特別是在普遍關注重要家族[3]的情況下,姓氏生僻,人口稀少的家族也需要予以關照。特別是在姓氏生僻的情況下,我們更能夠從大量的史料中容易地找到有限的材料進行梳理,比如本文所要探討的雍氏家族。這不僅能夠讓我們從紛繁複雜的大姓中轉移視線,得到一個更加簡潔的觀察視角,也可以借此瞭解下層氏族在中古門閥士族社會大環境下的生存方式。在此之外,作為上黨地區主要以武顯的家族,本文也試圖響應近年來對藩鎮研究模式的反思[4],期待能夠細化對藩鎮時代北方基層社會的認識。

 

崔涯與河朔雍老

 

以下這則材料,是引起筆者欲對雍氏家族探一究竟的源頭。即唐人范攄《雲溪友議》中《送雍氏》一則,茲據王寧《〈雲谿友議〉校註》節引如下:

 

崔涯者,吳楚之狂生也,與張祜齊名。每題一詩於倡肆,無不誦之於衢路。譽之,則車馬繼來;毀之,則杯盤失措。……祜、涯久在維揚,天下晏清,篇詞縱逸,貴達欽憚,呼吸風生,暢此時之意也。……崔生之妻,雍氏者,乃揚州摠効之女也,儀質閒雅,夫婦甚睦。雍族以崔郎甚有詩名,資贍每厚。崔生常於飲食之處,略無憚敬之顏,但呼妻父“雍老”而已。雍久之而不能容,勃然仗劍,呼女而出崔秀才曰:“某河朔之人,唯習弓馬。養女合嫁軍門,徒慕士流之德。小女違公,不可別醮,便令出家。汝若不從,吾當揮劍!”立令涯妻剃髮為尼,涯方悲泣悔過,雍亦不聽分疏,親戚揮慟,別易會難。涯不得已,裁詩留贈。至今江浦離愁,莫不吟諷是詩,而惜別也。詩曰:“隴上流泉隴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姮娥一日宮中去,巫峽千秋空白雲。”[5]

 

此則故事後世南宋《寶祐維揚志》等書亦載之[6],其中源自河朔的武人家族雍氏先慕崔涯士子身份而以女嫁之,又因受崔涯輕視而強迫二人離婚,頗可反映晚唐時期文武關係的一個斷面。在探討本文主題之前,先對崔涯和雍氏家族做一考證如下。

(一)崔涯與崔膺之辨
關於崔涯,因記載甚少,唐代文學史學界關注不多。王寧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輯得其祖父崔表、父崔道紀、弟崔淘,崔涯本人為汜水令。[7]可見,崔涯出身世家大族博陵崔氏[8],也使他養成了“狂生”的性格。
可以附帶一提的是,崔涯這首送雍氏詩《別妻》[9],與署名崔膺的《別佳人》相重。[10]在《全唐詩》卷二七五中收錄有崔膺詩二首,分別是《感興》、《別佳人》,其中後者題下小注曰“一作崔涯詩”,詩曰:“壟上流泉壟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峽千秋空白雲。”[11]是為巧合之一。關於崔膺,記載更少,李肇《唐國史補》卷中有“崔膺性狂率”一條[12],《唐詩紀事》中所載相同,並多加一句“少長于外家,不齒。及長能文,作《道傍孤兒歌》以諷外家。”似崔膺性狂的原因之一是從小寄養外家。《唐詩紀事》又提及李涉《醉中贈崔膺》一詩[13],據考證,此詩為出仕之後的李涉與當年同隱廬山的崔膺在離開廬山多年後相遇於揚州附近而創作的詩篇,且有勸崔膺出仕之意[14],這與《桂苑叢談》所稱“進士崔涯、張祜下第後,多遊江淮”[15]有共通之處,是為巧合之二。崔膺《感興》詩曰:“本以勢利交,勢盡交情已。如何失情後,始嘆門易軌。”[16]而崔涯別妻之舉,正是契合了“交情已”這種感慨,何況崔涯因別妻而作之詩與崔膺《別佳人》同為一詩,此為巧合之三。另外,據考證,李涉與張祜也頗有交情[17],當必認識崔涯,則李涉的《醉中贈崔膺》或為贈崔涯亦未可知。綜上,筆者認為崔膺即崔涯,其名根據崔涯與其弟崔淘用字皆從水來看,可確證為崔涯,蓋“膺”、“涯”形近而誤。
回到《雲溪友議》所載此事,若按照張祜分別於元和十五年(820)、長慶二年(822)曾住淮南的事實[18]來分析,則崔涯與其妻雍氏的離婚,應當也在這幾年之間。且如果前文推論成立的話,《桂苑叢談》還曾記載崔膺(崔涯)在張建封(735-800)幕下[19],則崔涯應當在張建封去世,又應舉不第之後寓居揚州,並娶雍氏之女。
(二)中古雍氏
提及雍氏,最有名的是漢初功臣雍齒[20]。雍齒本人是劉邦的同鄉,即沛人。關於汁防侯雍齒的封地,後人多認定汁防為今四川什邡,但馬孟龍並不認可這一說法。他不僅指出記載蜀地掌故尤詳的《華陽國志》中並無雍齒受封於廣漢郡汁方縣之事,而且根據漢初蜀地乃流放犯人之地,不適合封給因其屢次叛逃而封賞具有象徵性意義的雍齒,以及居延漢簡中所見有東邡、西邡二縣的存在,認為汁防侯國在山陽郡東邡、西邡之地,即今山東單縣、金鄉縣一帶。[21]
馬氏所論確然卓見。但雍齒封國不在蜀地,並不表示蜀地沒有雍氏。比如,根據《隸釋》卷一二《趙相雍勸闕碑》,原件見於四川梓潼,備載梓潼雍氏家族居官情況,且據孫華考證,為漢靈帝時期所立。[22]又據《三國誌》,益州大姓雍闓曾應交趾士燮的策反,在蜀漢政權境內遙尊東吳政權。[23]可見,雍氏在蜀地也是大族。直到晚唐,還有成都人雍陶以詩擅名。[24]當然,我們無法確證蜀地雍氏的來源是否即雍齒,但恐怕也不能否定雍齒後人確實有遷徙到蜀地,或者雍氏家族有從中原遷徙到蜀地去的可能性。
總之,唐代以前,雍氏有兩大勢力,在山東的雍齒後人,在西南的豪強雍氏。西南的雍氏活躍於魏晉時期,如果晚唐雍陶是他們的後人,那麼已然沒落為下層民眾,需要依靠科舉來重新崛起。由於史料稀少,本文對此不予論述。而在山東的雍氏,則很有可能發展為後來的上黨雍氏。前文所引《雲溪友議》已經提及,雍氏自稱河朔人,“唯習弓馬”,居官揚州摠効。關於“摠効”一職,王寧無解,朱祖德[25]、成雪艷[26]等研究淮南節度使府的學者並未涉及。筆者認為當是淮南節度使府裡的武職幕官,或與“都教練使”有關,為相類似的“總教練使”之類名號的省稱,雖然史籍並無“總教練使”的記載。總之,山東地區的雍氏符合山東豪強的特點。
不過在整個唐代,並無非常有名的雍氏武將,甚至姓雍的人也十分稀少。除了上文的揚州雍氏家族外,據《元和姓纂》所載:

 

唐主客郎中雍惟良,信都棗強人。檢校郎中兼朝邑令雍寧。河陽三城使、懷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雍希顒。
A[岑校]唐主客郎中雍惟良  《芒洛四編》五《王怡誌》,開元二十年立,稱朝議郎、檢校大理正、上柱國雍惟良撰。《英華》四七九景雲二年《文可以經國策》,著錄晁良貞、鄭少微、雍惟良三篇,《登科記考》五祇據《毗陵集獨孤公靈表》,以少微爲太極元年及第,因之晁、雍兩人,隨而移入。但景雲二年亦有文以經國科,徐氏於《英華》之異同,不置一詞,待考(《全唐文》亦徐氏輯,其卷二八二固稱良貞景雲二年進士)。
B[又]河陽三城使懷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雍希顒  按《舊書》一二,貞元元年五月,以河陽都知兵馬使雍希顏爲河陽懷都團練使。“雍希顒”即“雍希顏”之訛。復次《統譜》二云,“顒,《姓纂》云人姓。”考《廣韻》、《姓解》及《通志》均無顒姓,或因“顏”訛爲“顒”,不知者因其字同在“三鍾”韻,遂別出一姓歟?茲姑存疑。[27]

 

根據《元和姓纂》原文及岑仲勉所校,唐代雍氏有雍惟良、雍寧、雍希顒三人,其中雍寧除《元和姓纂》以外無所考證。至於雍惟良和雍希顒:

岑仲勉提及雍惟良尚有兩見:一為景雲二年(711)對《文可以經國策》[28],並質疑徐松把雍惟良算作進士;二為開元二十年(732)以“朝議郎、檢校大理正、上柱國”的身份撰寫《唐故朝散郎行潞州長子縣尉太原王公(怡)墓誌銘并序》[29]。另外,筆者查到雍惟良於開元十四年(726)撰有《唐故朝議大夫懷州長史上柱國京兆韋公(希舟)誌銘并序》,時署“朝議郎、行萬年縣尉”[30]。在這裏,景雲二年的雍惟良似乎並未中進士,到開元十四年,作為京畿的縣尉,本該有美好的前途[31],卻在開元二十年的時候僅僅檢校大理正,日後也並未再見到他的行踪,可見其仕途不暢。不過,從雍惟良給潞州長子縣尉王怡撰寫墓誌可知,雍惟良與潞州的關係非同一般,這固然有其與王怡同在司法系統有關[32],但也能聯繫下文對上黨雍氏的考察,看出雍惟良或許出自上黨雍氏。
關於雍希顒,岑仲勉提及《舊唐書》所載“雍希顏”[33]事跡,認為兩者即一人,信然。《唐方鎮年表》即據此標記雍希顏為貞元元年至四年(785-788)的河陽帥[34],但《舊唐書》所載雍希顏為“河陽懷都團練使”,即河陽軍此時去掉了節度地位,所以王壽南《唐代藩鎮總表》中並未標出雍希顏[35]。此外,據《唐代墓誌彙編》索引可知,《大唐故宣州司功參軍魏府君墓誌銘并序》中提及的貞元初“河陽節度使”也被製作索引者認為是雍希顏[36],這估計是根據《唐方鎮年表》推斷得出。但因為這則墓誌材料並未點出雍希顒(雍希顏)的姓名,且雍希顏所任並非節度使,故而這裏的“河陽節度使”可能指貞元元年(785)五月離任,八月去世的河陽節度使李芃。又據史籍,上元元年(760),雍希顥在李光弼帳下為將[37],興元元年(784),河陽節度使李芃曾派遣其偏將雍希顥(雍顥)進攻李希烈叛軍盤踞的鄭州,雍希顥“數殘剽”,在攻城失敗後焚陽武縣而還。[38]雍希顥當即雍希顏,出自李光弼軍中,而李光弼又曾為河東節度使,且長期在河朔地區作戰,則雍希顏為河朔武將殆無疑議,這與崔涯的妻族自稱一致。
在《元和姓纂》之外,《新唐書·孝友傳》列有以孝悌聞名者“高平雍仙高”、“城固雍孫八”二人[39],《新唐書·藝文志四》有“《雍裕之詩》一卷”[40]的記載,然皆僅見於此。《唐才子傳》關於雍裕之的記載為:“裕之,蜀人,有詩名。貞元後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爲樂府極有情致。集一卷,今傳。”[41]可見其與雍陶同為蜀人,並以詩名。
總之,作為漢初開國功臣、漢末益州豪強的雍氏家族,在唐代並不知名。在傳世文獻中,文人雍惟良沉淪下僚,武人雍希顏略無戰功,唯有雍陶、雍裕之等頗有詩名,但也僅止一身,對於他們的家庭情況尚付闕如。因此,若要繼續揭示崔涯妻族的家族背景,完整認識雍氏家族,還需要進一步借助大量墓誌資料。

 

雍氏墓誌統計

 

目前,隋代有一方雍氏墓誌見於《隋代墓誌彙考》;根據《新版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錄》(增訂版)統計,唐代有四方雍氏墓誌和三方相關墓誌[42]。筆者另外在《全唐文》、《唐代墓誌彙編》、《續集》等處搜到兩方相關墓誌,在網上搜到兩方雍氏墓誌的存在。現據時間順序列出相關墓誌中重要信息如下:
 
墓誌一:《東海郡守雍君墓誌》,仁壽元年(601)十月葬。
君諱長,字元景,涇州安定人也。其先文照之苗裔,因封以命氏。洎三方沸盪,六國縱橫,略地下城,封侯定漢,勳冠弌時,莫先雍齒,君即其後也。四世祖弘之,器應律呂,韻合宮商,禮尊玉帛,樂崇鐘鼓,乃拜爲禮部尚書,又遷太常卿,封雍城侯,禮也。祖懃,魏諫議大夫,肅恭朝廷,敬事耆長,動靜方圓,必須故實。父顯,少好文學,更重分陰,才爲時須,學優則仕,辟爲滄州陽信縣令。……君祖述衣纓,文武相濟。釋褐幽州默曹參軍。後爲胡賊入邊,譟動淳化,乃屈爲靜境大都督。凡□兇醜,斂衽影從,壯氣不申。春秋九十有六,終於家庭。夫人栗氏,早歸大夜。以仁壽元年歲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日庚申合葬於襄垣城西萬壽鄉之西阜焉。……[43]
墓誌二:《唐故雍君(福)墓誌之銘》,上元三年(676)閏三月葬。
君諱福,字元楷,本淮南人也。高辛之苗冑,仲雍之胤緒。雍齒之後,得姓指列宿以居高;□載遊秦,望青雲以自致。因官祚土,遂居茲邑。祖□歡,蹈德垂範,騰譽一時。輻湊因緣,遂居斯部,上黨太守。父朋才高代,傳習文雅,□嗣家聲。神識外融,靈□內湛。甘泉玉樹,久謝光暉;玄武明珠,遙蹔美潤。君幸承遺蔭,家□通德。不和塵俗,實每陵犀。嗟呼!蘭薰必摧,玉貞則折。夫人連氏,禀性氛氳,受靈芳馥。母儀婦德,作代模軌。意和琴瑟,豈慮中□,先從長夜。今以上元三年歲次景子閏三月己巳朔五日癸酉,葬於雍村西北一百步其原,禮也。……[44]
墓誌三:《周故郭公墓誌文并序》,久視元年(700)十一月葬。
公諱信,字泰,并州晉陽人也。……曾祖雲,……齊邢州南和縣丞。……祖隋任漳州司兵;……考康,飛聲早歲,響逸川源,壯志除氛,畢寧邦國,裝牛取計,末謝田單;豕突矛車,智先尹子。蒙授車騎,兼知總管事。龔行天罰,殄羣孽於屯留;奉命遄征,翦兇渠於故縣。……公天授聰明,性符道術,溫蒲一截,未藉師資;翫習詩書,無勞三絕。……春秋六十有二,總章二年,終於家第。夫人蘇氏、夫人李氏、夫人張氏、夫人雍氏,並蘭儀夙茂,惠性早芬,學究綈緗,藝優紃組。……夫人蘇氏、李氏,並卒於私第,以久視元年歲次庚子十一月乙亥朔十日甲申,合葬於縣城北二里。……[45]
墓誌四:《大唐處士王君墓誌銘并序》,太極元年(712)二月葬。
君諱天,字文信,太原祁人也。……乃絕棄人事,棲遲潭泉,……以神龍二年七月廿日終於私第,春秋八十有四。夫人雍氏,……蘭薰而摧,玉貞則脆,逝水不返,行雲其銷。以太極元年二月廿七日終於私第,春秋八十有八。即以其年三月十五日合葬於洹水之南原,禮也。……[46]
墓誌五:《唐故雍君墓誌銘》,開元十一年(723)四月葬。
君諱□張,字興,其先淮南雍齒之後。因官而住斯,爲□上黨郡屯留縣地人。曾祖巋[47],父諱元,字儉。春秋卌有五,去久視元年十一月八日,忽染□風,卒於私亭。夫人張氏,南陽郡人也。開元十一年四月乙未朔廿六日庚申,合葬於屯留東北一十七里平原,禮也。東瞻雍水,淼東流而浮山,洪水湮而不沒。……祀子雍道獎,……[48]
墓誌六:《唐故雍君墓誌銘并序》,開元十四年(726)葬。
出土於山西省長治市,唐時潞州地,原文未見。[49]
墓誌七:《龍武軍翊府中郎將賜紫金魚袋上柱國雍府君墓誌并序》,開元廿八年(740)二月葬。
君諱智雲,字智雲,平原人也,文王雍伯之後。以懿親建封,因承家命氏。業盛鐘鼎,代襲珪璋。史冊具傳,無假詳載也。曾祖讓,生禀無閟,終應少微。祖德,以傳父業,猶隱朝市。考平遼,幼挺歧嶷,長而賢明。抑仕進心,遵祖宗志。雖翟湯累葉棲遁,方之無以加也。君示積善之慶,得百祿所鍾。韞貞固才,有佐時略。唐元之際,輔翊潛龍。不逾崇宵,功參撥亂。乃解褐靜州烈山鎮將。以功大位卑,改授振威校尉、左衛率府太州羅文府左果毅都尉,借緋。又遷右驍衛京兆甘谷府右果毅。心膂之任,必藉忠貞。遂委之禁營,長留宿衛。又以上柱國勳,授昭武校尉、右驍衛京兆聞義府折衝,又轉右衛京兆仲山府折衝,又轉右領軍衛京兆匡道府折衝,又拜游騎將軍、左領軍衛京兆通樂府折衝,又遷右領軍衛翊府右郎將,又加定遠將軍,恩制拜授右武衛翊府中郎將,賜紫金魚袋,又改授右龍武軍翊府中郎將。君每遷一官,若驚無地。忠貫白日,聲聞紫宸。以君有勤王之功,寵贈君亡考為徐州司馬。君參贊戎旅,任重寄深。雖恩澤日滋,而憂心若醉。以斯勤勣,遂乃成疴。皇天何□,不憖遺老。以開元廿八年正月廿九日,卒於金城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七。以其年二月廿七日,葬于龍首原之禮也。……嗣子右龍武軍宿衛別將行忠,……[50]
墓誌八:《唐故板授平原縣令趙君及夫人墓誌》,天寶元年(742)二月葬,其妻雍氏四年(745)十二月葬。
君諱莊,字思隱,其先天水郡人也。昔中牟簡之苗裔,晉上卿盾之胤緒,隋末河間縣令□之孫,皇初上黨縣尉滿之子。……以天寶元年二月四日卒於私第,春秋八十有四矣。……即以其年月廿日殯於蔡村東南二里半平原,禮也。……天寶二年四月三日身卒,至天寶四載十二月一日,夫人雍,爲墓葬之也。[51]
墓誌九:景邈《唐故太夫人董氏墓誌銘并序》,貞元十九年(803)二月葬。
……夫人笄年嬪于哲夫雍處士,……享春秋七十有四。於貞元十八年十二月廿五日,見示終別業。長子登仕郎、試左驍衛長史、上柱國自正,……次子自整,……孫龍興觀道士利用,……以貞元十九年二月一日,會殯于長子縣東北故里西北半里內平原,禮也。……[52]
墓誌十:《王氏夫人墓記》,其夫陸峴元和九年(814)七月葬。
夫人王氏,……以初笄之歲,歸於幽州節度押衙、使持節薊州諸軍事守薊州刺史、靜塞軍營田等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侍御史上柱國吳郡陸公曰峴。名重位高,才雄望峻,奉法有謇諤之節矣。俾郡寮整肅,餘吏畏威,總八縣綱條,分一州符行。以元和九年四月二十六日遘疾,終於肅慎坊私第,享年四十八。以其年七月十四日與先夫人雍氏遷祔於薊城北歸仁鄉劉村之原,禮也。……[53]
墓誌十一:《唐故晉陵郡君墓誌銘》,元和十二年(817)正月葬。
唐故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胡府君夫人晉陵郡君滎陽雍氏墓誌銘并序。
夫人滎陽人也,氏族之源,其來自遠;衣冠之盛,代有其人,今故略而不書。……有子曰蔓,雖生於儒門,而少好武事,天與勇決,神授智謀。屬泚賊亂常,遂慨然投筆,親當矢石,屢建勳勞。慶賞既得,封崇荐至。夫人已訓導之德,恩澤宜加,進封晉陵郡君,榮美一時,無以過此。元和十一年二月廿八日,夫人遘疾,歿於金城里第,享年七十有八。嗚呼哀哉!至十二年正月廿二日,葬於長安縣龍門鄉,禮也。……[54]
墓誌十二:《唐故雍府君墓誌銘并序》,光啟二年(886)十一月葬。
本自德州平原郡人也。承周文王之苗裔。高祖伐,因官遂任,後乃移居潞州屯留縣人。……曾諱惠。府君諱晏,……君子惇信,前賢何圖。……六月三日終於私第,年八十。夫人□氏,幼嫻針……事舅姑有班氏之風,……以大中十二年正月□日終於私室,年卌有九。嗣子四人:長友誠,清高風骨,雅諒仁賢。……貞撫昆季,恒守田家之制。嗚呼,……以中和元年二月六日掩於□地,年三十一。仲曰宗義,季曰山岳,小曰友信。新婦荊氏、宋氏。孫男文楚……尅用光啟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合祔於雍村北二里平原,禮也。……[55]

 

以上,筆者整理所知十二方,實際十一方的墓誌原文。此外,在傳世文獻中,還有韓愈於貞元十四年(798)所撰《清邊郡王楊燕奇碑文》一篇,其中寫道:

 

公諱燕奇,字燕奇,弘農華陰人也。大父知古,祁州司倉;烈考文誨,天寶中實為平盧衙前兵馬使,位至特進檢校太子賓客,封弘農郡開國伯,世掌諸蕃互市,恩信著明,夷人慕之。……十四年,年六十一,五月某日終于家。……嗣子通王屬良禎,以其年十月庚寅葬公于開封縣魯陵岡,隴西郡夫人李氏祔焉。夫人清夷郡太守祐之孫,漁陽郡長史獻之女。柔嘉淑明,先公而殂。有男四人,女三人。後夫人河南郡夫人雍氏,某官之孫,某官之女。有男一人,女二人,咸有至性純行。……[56]

 

關於這十二方墓誌和一篇碑文的信息,可以列為下表,更為清晰:

 

表一:中古雍氏相關墓誌銘統計表

編號

人物

卒地

葬地

身份

配偶

曾祖雍弘之



禮部尚書、太常卿、雍城侯


祖雍懃

(約北魏)



諫議大夫


父雍顯



滄州陽信縣令


雍長

(506-601)

家庭

襄垣城西萬壽鄉之西阜

幽州默曹參軍、靜境大都督

栗氏

祖雍□歡



上黨太守


父雍某





雍福

(?-676)


雍村西北一百步


連氏

郭雍氏




郭信

(608-669)

王雍氏

(625-712)

私第

洹水之南原


王天

(623-706)

曾祖雍巋





父雍元





雍□張

(656-700)

私亭

屯留東北一十七里平原


南陽張氏

雍某

(?-726)


山西省長治市(潞州)



曾祖雍讓





祖雍德





父雍平遼





雍智雲

(674-740)

金城里之私第

龍首原

靜州烈山鎮將,自羅文府左果毅都尉累遷至右龍武軍翊府中郎將


子雍行忠



右龍武軍宿衛別將


趙雍氏

(?-743)

私第

蔡村東南二里半平原


趙莊

(659-742)


祖雍某



某官


父雍某



某官


楊雍氏



河南郡夫人

楊燕奇

(738-798)

雍某



處士

董氏

(729-802)

長子雍自正



登仕郎、試左驍衛長史、上柱國


次子雍自整





孫雍利用



龍興觀道士


陸雍氏


薊城北歸仁鄉劉村


陸峴

(767-814)

十一

胡雍氏

(739-816)

金城里第

長安縣龍門鄉

晉陵郡君

胡府君

十二

高祖雍伐





曾祖雍惠





雍晏

(80歲)

私第

雍村北二里平原


□氏

(810-858)新婦荊氏、宋氏

長子雍友誠

(851-881)

□地


田家


次子雍宗義





三子雍山岳





四子雍友信





孫雍文楚





 

 

隋唐上黨雍氏


在前文基礎上,筆者試圖在下文中對中古上黨雍氏的遷徙與流佈做一分析。
(一)雍氏的起源
通過上面的墓誌文獻,可以看到,雍氏多自稱周文王苗裔,雍齒之後裔,謹列表如下:

 

表二:中古雍氏自稱先祖情況表

編號

遠祖

中祖

籍貫描述

其先文照之苗裔,因封以命氏。

雍齒

涇州安定人也

高辛之苗冑,仲雍之胤緒。

雍齒

本淮南人也……因官祚土,遂居茲邑。


淮南雍齒

因官而住斯,……上黨郡屯留縣地人。

文王雍伯之後。以懿親建封,因承家命氏。


平原人也

十一



滎陽人也

十二

承周文王之苗裔。


本自德州平原郡人也……高祖伐,因官遂任,後乃移居潞州屯留縣人。

 

由上表可知,在雍氏族人墓誌中,多自稱周文王苗裔,而且指明是雍氏得姓之源。《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曾引《元和姓纂》解釋“其先文照之苗裔,因封以命氏”一句,茲再引如下:
 
文王十二子雍伯,受封於雍,在河內山陽,子孫以國爲姓。
A[岑校]文王十二子雍伯  《類稿》同,《通志》作“十三”。[57]

 

據墓誌七“文王雍伯之後”,墓誌十二“承周文王之苗裔”,亦如《元和姓纂》所載。不過雍伯並不見於其他史籍。

此外,還有第二種說法,墓誌二曰“高辛之苗冑,仲雍之胤緒”,高幸氏即帝嚳,《史記》載其為周人祖先棄之父,仲雍則是古公亶父之次子,與長兄太伯為讓位給季弟即周文王之父季歷而避地於吳。[58]可見,雍氏“遠祖”(得姓之源)有兩種說法,或為周文王伯父仲雍之後,或周文王十二子雍伯之後。而仲雍之後未見《元和姓纂》所載,雍福後人寫墓誌時當另有所本。不過“遠祖”對於中古雍氏而言,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千年之後的我們也只能姑且聽之。
與“遠祖”源出有二不同,中古雍氏皆以雍齒為“中祖”,且被標記為淮南人,後因官而遷至上黨。但雍齒本是劉邦同鄉沛人,為何墓誌稱之為淮南人呢?筆者尚無更好的解釋,只能聯繫對於遠祖的記述:墓誌二說雍福是仲雍、雍齒後裔,本淮南人,墓誌五又直接說“淮南雍齒”,則可能與仲雍避地於吳有關。晚期的吳國雖然以今蘇州地區為政治中心,但其早期政治中心可能在江淮一帶[59],故以淮為界,稱仲雍、雍齒為淮南人。至於為何以淮為界,可能與當時並未形成江南、江北這樣的概念有關,《晏子春秋》中著名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60],即很好地表達了當時人普遍以淮為南北,甚至華夷之界的觀念。
(二)雍氏的流佈
自雍齒以下,前文已經指出有兩個聚居地:今山東省西南部單縣、江蘇省北部沛縣一代;蜀地。但到北朝隋唐,除了以雍陶、雍裕之為代表的蜀地雍氏尚且居住在原地外,根據以上墓誌所顯示,還有兩支雍氏:上黨雍氏、長安雍氏。

先看上黨雍氏。上黨地區在唐代包括澤州、潞州,澤州有晉城、高平、陵川、沁水、陽城、端氏等六縣,潞州有上黨、長子、屯留、潞城、壺關、黎城、銅鞮、武鄉、襄垣、涉等十縣。[61]在晚唐,這裡是昭義軍節度使轄區的核心地區,並且隨著近來大量發現於當地的唐代墓誌銘而漸為學界矚目[62]。但據筆者所見,尚未有專門探討雍氏家族者。張正田對澤潞區墓誌的統計僅提及上述墓誌五。[63]因此,有必要利用上述墓誌所反映的雍氏家族信息來探討雍氏的源流。

在上述男性雍氏墓誌中,根據卒葬地信息,可以確認為上黨地區者有墓誌一(襄垣)、二(屯留)、五(屯留)、六(潞州,今長治)、九(長子)、十二(屯留),凡六人,都是男性,且都在潞州境內。也就是說,他們生前都居住在潞州,故而死後也葬於斯。但這六家雍氏始遷地卻並不一致:墓誌一自稱“涇州安定人”,墓誌二、五自稱淮南雍齒後人,墓誌六、九情況不明,墓誌十二自稱本德州平原郡人。關於墓誌一,雖自稱涇州安定人,但墓主父親曾在滄州為官,墓主本人在幽州為官,誌文云:“君祖述衣纓,文武相濟。釋褐幽州默曹參軍。後爲胡賊入邊,譟動淳化,乃屈爲靜境大都督。凡□兇醜,斂衽影從,壯氣不申。”可見其家族一直活動於河北一帶,並歸葬潞州襄垣縣,則為關中地區涇州安定人的情況不大,估計與自稱周文王後裔有關,周人起源即在關中涇渭一帶。關於墓誌二、五自稱淮南雍齒後人,前文已述,或與自稱吳國仲雍後人有關。
剩下的是墓誌十二自稱德州平原人,自高祖雍伐時遷居潞州屯留縣。其自稱平原人與墓誌七自稱相同,但墓誌七的墓主卻在長安。墓誌十二墓主雍晏的高祖,根據時間推斷,當生於八世紀初。墓誌七墓主雍智雲雖活躍於七世紀末八世紀初,但若其父祖以上自平原遷居長安,則當在七世紀末以前。因此,墓誌七與墓誌十二並無直接聯繫,但雍氏一支來自於德州當無異議,且根據墓誌八,身為平原縣令的趙莊娶了一位雍氏女性,雖然也有可能是趙莊的父親身為上黨縣尉的趙滿為其子娶上黨雍氏,但也有可能確實娶的是德州雍氏。那麼德州雍氏又來自何處?也許與雍齒後人最初在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一帶活動有關。
回過頭來再看上黨雍氏,根據墓誌銘的時間分佈,從北朝到隋唐,一直都有雍氏家族成員出現於潞州,可見是世代聚居。又據《冊府元龜》載,唐德宗建中二年(781)五月:

 

以澤州人雍先五代共居,表其門閭。[64]

 

在這條記載中,雖然是澤州,但與潞州相鄰,皆屬澤潞地區,兩處雍氏當有共同祖先。何況即使是潞州雍氏,也分佈在至少屯留、長子、襄垣三縣之地,可見並非一家。也就是說,在北朝隋唐時期,雍氏集中居住於上黨地區澤、潞二州,甚至有“雍村”、“雍水”等小地名出現。(墓誌二、墓誌十二所稱“雍村”,今已不存;墓誌五所稱“雍水”,當即今長子縣雍河,為一小河。)其來源若不是涇州、淮南,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德州,但尚需進一步考證。

再看長安雍氏。在上述墓誌中,有一方男性雍氏墓誌,即墓誌七墓主雍智雲墓誌。據墓誌所載,“唐元之際,輔翊潛龍。不逾崇宵,功參撥亂。乃解褐靜州烈山鎮將”,可見他起家於唐隆年間誅鋤韋氏的政變,隨後身為“唐元功臣”,在南衙禁軍不斷遷轉[65],740年卒於長安金城里私第。又有一方女性雍氏墓誌,即墓誌十一墓主胡雍氏,她自稱滎陽人,其夫胡府君居官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是位在軍事系統中的文人,其子胡蔓則“親當矢石,屢建勳勞”,是為武人,胡雍氏816年也卒於金城里第。兩者合觀,胡雍氏極有可能是雍智雲的族裔,甚至是直接後裔。亦即,這一家族在上百年的時間內,族居於長安金城里,可以稱之為“長安雍氏”,或“金城里雍氏”。在唐代,某個家族世居長安、洛陽兩京的某個里坊十分常見,學者們也據此研究過世族的城市化,甚至稱坊望現象[66]。而長安雍氏如果確實如雍智雲自稱的來自平原郡,則也是城市化的一個例子。但是,胡雍氏又自稱滎陽人,則可能其父祖自滎陽遷徙到長安時,出於同是雍氏的原因,投奔了在金城里居住的雍智雲一族,或者隨夫家胡氏遷居至此,蓋金城里多居住着禁軍將領及其家屬。[67]
(三)雍氏的婚姻
關於上黨雍氏家族的門風婚姻,筆者先列出上文女性雍氏墓誌銘所反映的她們的夫家情況:

 

表三:中古雍氏女性夫家情況統計表

編號

女性

夫家

籍貫

身份

卒地

葬地


曾祖郭雲

并州晉陽

齊邢州南和縣丞




祖某

隋漳州司兵




父郭康

車騎,兼知總管事



郭雍氏

郭信

(608-669)

性符道術

家第

縣城北二里

王雍氏

(625-712)

王天

太原祁

處士

私第

洹水之南原


祖趙□

天水郡

隋末河間縣令




父趙滿

皇初上黨縣尉



趙雍氏

(?-743)

趙莊

(659-742)

平原縣令

私第

蔡村東南二里半平原



祖楊知古

弘農華陰

祁州司倉




父楊文誨

平盧衙前兵馬使



楊雍氏

楊燕奇

(738-798)

清邊郡王

開封縣魯陵岡

陸雍氏

陸峴

(767-814)

吳郡

幽州節度押衙、使持節薊州諸軍事守薊州刺史、靜塞軍營田等使

肅慎坊私第

薊城北歸仁鄉劉村

十一

胡雍氏

(739-816)

胡府君


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




子胡蔓

“親當矢石,屢建勳勞。”



 

通過上表可知,在女性雍氏族人中:墓誌三郭雍氏嫁給出身下層官僚世家的道術愛好者,墓誌銘並未載其丈夫的居官,估計也是下層官僚,或者是處士;墓誌四王雍氏嫁給處士;墓誌八趙雍氏嫁給了一位縣令;楊雍氏和墓誌十陸雍氏皆嫁給了河朔藩鎮的軍官;墓誌十一胡雍氏則嫁給了京城禁軍系統中的文職人員。從這一婚姻情況統計來看,雍氏一族社會身份並不高。
若從地域分佈來看,郭氏為并州晉陽人;王氏自稱太原人,但王天葬在洹水,其家當在今河南省安陽地區;趙氏望出天水,但這一趙氏從居官來看,當長期生活於河北地區;楊氏望出弘農華陰,但這一支楊氏既然歸葬開封,當是開封人;陸氏望出吳郡,但陸峴終於薊州肅慎坊私第,又葬於薊州城北歸仁鄉,則已經是薊州人了;胡氏居於長安金城里,不知其祖籍在何處。從這一統計而言,雍氏女性所嫁多為河北人。
再看男性雍氏族人所娶之女性,根據前文表一可知:墓誌一雍長妻室栗氏,墓誌二雍福妻室連氏,墓誌五雍□張妻室南陽張氏,墓誌九雍處士妻室董氏,墓誌十二雍晏妻室姓氏不詳。在這幾例中,因為長安雍氏中的雍智雲妻室墓誌未載,故而可以說,上黨雍氏所娶皆為小姓。在張正田所統計的160多方澤潞地區墓誌銘中,有栗氏一見、連氏一見、董氏三見而已,張氏雖然很多[68],但張氏人口在全國本來就已經非常多,故而不算重要。南陽雖然是張氏的重要郡望,但在冒稱郡望的風氣下,作為一個真實性值得懷疑的郡望[69],雍張氏為士族出身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總之,就上黨當地男性雍氏通婚對象而言,社會身份也不高。
再回到本文最初所舉崔涯與雍氏的婚姻破裂之例子。在《雲溪友議》的記載中,雍摠効自稱“河朔之人,唯習弓馬。養女合嫁軍門,徒慕士流之德”,因此在見到崔涯難以讓他滿意之後,果斷讓其女兒離婚並出家為尼。可見即便是屬於不知名的下層軍官家庭,雍氏家風也甚為嚴厲。晚唐居住在揚州的這一支雍氏,自稱來自河朔,河朔泛指黃河以北地區,在中晚唐又可以指代河朔藩鎮,特別是有割據傾向河北藩鎮,而非僅僅指一直割據的河朔三鎮(盧龍、成德、魏博)。聯繫到前文根據墓誌所揭示的上黨、長安雍氏自稱來自於德州,且昭義軍也曾出現過割據的情況,那這一自稱或許表明這一居住於揚州的雍氏也來自上黨地區。若確實如此,我們便可以把揚州雍摠効視為上黨雍氏的一支。
根據雍摠効的例子和上文基於墓誌對雍氏婚姻的分析,筆者認為,在普遍重視門當戶對的世族社會環境中,作為下層家族的雍氏,在婚姻對象上並無多少可供選擇的餘地,若是武人,“合嫁軍門”,若為下層官吏,則與同樣是下層官僚的家族聯姻,即便“徒慕士流”,欲與士族聯姻,也會因為來自兩個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在一起後難免引起摩擦而導致婚姻的破裂。

 


結語

 

作為中古時期一個以河東、河北地區為主要活動範圍的下層小姓家族,上黨雍氏在北朝隋唐時期並不有名,也沒有明確的世系圖可供檢索。因此,本文只能從零散的傳世文獻記載和筆者所整理的13則墓誌材料對其進行概述如下:
雍氏得姓之源有二:周文王伯父仲雍、周文王第十二子雍伯,因此墓誌或從前者,自稱淮南人,或從後者。是為“遠祖”。“遠祖”作為得姓之源,雖然杳不可尋,卻也是能夠予以肯定的,所以在墓誌中的作用僅僅在於點名得姓之源而已。故而中古時期的墓誌書寫多重視“中祖”,對此,雍氏普遍以西漢開國功臣雍齒為“中祖”,因為在雍氏一族中,雍齒的名聲足夠大,又足夠能確信其人的真實性。但是,作為小姓,加上經過魏晉南北朝長達400年的戰亂,又沒有足夠材料來證明雍齒確實是上黨雍氏第一位在墓誌中自稱雍齒之後的雍氏人物雍長的祖先,所以作為“中祖”,一般只是用來攀附的古代同姓名人而已。所以,對於墓誌材料而言,最能確信的是“近祖”,即對墓主人的父、祖記載,這在雍氏家族中的情況已經如表一所列。[70]
從地域遷徙角度而言,雍齒出自沛縣,其汁防侯國就封地在今魯西南地區,兩者相鄰,可知秦漢時期雍氏活躍於今蘇北、魯南地區。到了東漢晚期,蜀地雍氏作為豪強多有活躍,但反響不大,亦無繼之而起者,延續到晚唐僅有兩名落魄詩人。因此,本文著重關注了出自德州平原郡、潞州上黨郡的雍氏族人。雖然自稱所謂“淮南雍齒”之後,但上黨雍氏似乎來自平原,且平原尚有雍氏族人。但雍氏男性族人的歸葬地大多在上黨地區,女性族人歸葬地則隨夫家。此外,尚有長安雍氏兩例,一例遷自平原,一例遷自滎陽,後者不知族源何處。總而言之,從北朝隋到晚唐,一直活躍的雍氏皆以上黨為核心活動範圍,並且出現了五世同居的現象。在此基礎上,雍希顏作為李光弼的部屬,官至河陽懷都團練使,活躍於河陽地區;雍摠効在淮南為官,居住於揚州。
最後,作為小姓氏族,雍氏家族一直有明顯的門風。在秦漢時期為軍功階層[71]。在東漢末年,為蜀地豪族,根據雍闓與孟獲的交往來看,可能有少數民族色彩。[72]到了北朝隋唐前期,則以基層行政官僚居多,即便是雍惟良欲在法律系統晋升,也一再受挫。唯有雍智雲,憑藉在八世紀初唐帝國宮廷政變中的傑出表現,才得以位列禁軍將領,并開創長安雍氏一支。不過隨著政局的穩定,雍智雲也沒能進一步立功。安史之亂的爆發,一度打破了北方地區的和平環境,使雍希顏得以武力出人頭地,甚至一度成為藩帥。但此後,上黨雍氏後勁不足,仕進鮮聞。就婚姻而言,其男性族人所婚姻的對象,並無高門,其女性族人所婚姻的對象,雖有清邊郡王這樣的藩鎮高級官吏,但普遍不顯。即便是雍摠効欲與士族聯姻,也最終離婚。總之,雍氏一族不僅未能在藩鎮時代把握時代的脈搏,延續武人的門風,也沒有很好地利用婚姻關係拓展社會資源。
上黨雍氏地處河北藩鎮和唐朝中央交鋒的緩衝之地,卻沒能發展成一個更為強大的武將家族,自然有其實力不足的原因。但是,真正能夠發展至上層的武將家族勢力,在藩鎮時代,又有多少呢?恐怕正是無數像雍氏家族一樣亦耕亦戰的小族的存在,才構成了藩鎮社會的基礎。
 

 

(常建華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5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8月,第149-165頁。)

注释:

[1]馮金忠:《唐代地方武官的世襲問題——以將門為中心的考察》,氏撰《唐代地方武官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第96-116頁。

[2]董春林:《唐代武將研究概況》,未刊稿,2008年。

[3]以學位論文為代表,大多關注重要武將家族,如:吳文良:《澤潞劉氏的興亡與唐代中後期的政治》,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董春林:《唐代契苾家族研究》,湘潭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蘇健倫:《晚唐至北宋陳州符氏將門研究》,臺灣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4]陳磊的研究打破了以往河朔藩鎮研究的模式化論述,張天虹也試圖從社會流動角度關注河朔藩鎮。分別見:陳磊:《唐代後期河北地區的文化分區與社會分群》,李鴻賓主編《隋唐對河北地區的經營與雙方的互動》,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79-240頁;張天虹:《唐代藩鎮研究模式的總結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鎮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第55-65頁。

[5]王寧:《〈雲谿友議〉校註》,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第122-123頁。

[6]馬蓉等點校:《永樂大典方志輯佚》,中華書局,2004年,第499頁。

[7]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七二下《宰相世系二下》,中華書局,1975年,第2776-2777頁;王寧:《〈雲谿友議〉校註》,第123頁。

[8]唐代博陵崔氏,尚不失為一個大族,參見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著,范兆飛譯:《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博陵崔氏個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12-152頁。不過,伊氏並未具體論及崔涯。

[9]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卷五〇五,中華書局,1999年,第5782頁。

[10]河南大學唐詩研究室編:《全唐詩重篇索引》,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186頁。

[11]《全唐詩》(增訂本)卷二七五,第3114頁。

[12]李肇:《國史補》卷中第17條,參見最新校註本,聶慶鋒:《國史補研究》,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第58頁。不過聶慶鋒並未進一步考證崔膺其人。又,此條金毅注析最詳,不過也沒有突破,見金毅:《李肇〈唐國史補〉文選注析》(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6期。作為徐州張建封的幕僚,郭殿崇亦有考證,同樣簡略,見郭殿崇:《張建封幕吏考》,《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第143-148頁。

[13]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中華書局,2007年,第1484頁。

[14]李園園:《李涉及其詩歌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第5-7頁。

[15]馮翊子:《桂苑叢談》,叢書集成初編本,商務印書館,1939年,第2頁。

[16]《全唐詩》(增訂本)卷二七五,第3114頁。

[17]李園園:《李涉及其詩歌研究》,第7-9頁。

[18]參見尹佔華:《張祜繫年考》,刊《唐代文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186-205頁,特別是第189-193頁。

[19]馮翊子:《桂苑叢談》,第10-11頁;亦見李昉《太平廣記》,所引為《唐國史補》,然缺少崔膺畫馬這一環節,見李昉:《太平廣記》卷二〇二,中華書局,1961年,第1521頁。

[20]學界對雍齒的專門研究不多,僅有介紹性質的一篇:吳時光:《雍齒其人》,《文史雜誌》,1998年第5期,第13頁。

[21]馬孟龍:《汁防侯國非“廣漢郡汁方縣”考》,氏著《西漢侯國地理》,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第119-122頁。

[22]洪适:《隸釋·隸續》卷一二,中華書局,1985年,第141-142頁;孫華:《梓潼縣先鋒村無銘闕闕主考》,《四川文物》,2008年第3期,第89-91頁。

[23]陳壽:《三國誌》卷四三《呂凱傳》,中華書局,1959年,第1046-1047頁;同書卷五二《步騭傳》,第1237頁。又參見金石居士:《雍闓背蜀歸吳略考》,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a187ae0100tdhx.html,2012年9月18日瀏覽。

[24]譚優學:《雍陶行年考》,氏著《唐詩人行年考續編》,巴蜀書社,1987年,第168-183頁;李顏君:《晚唐詩人雍陶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王亞君:《雍陶雲南詩箋證》,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谷慧:《雍陶及其詩歌研究》,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呂冬霞:《雍陶詩歌三論》,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25]朱祖德:《唐代淮南道研究》,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第37-39頁。

[26]成雪艷:《唐代淮南鎮研究(肅宗~憲宗時期)》,中央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7]林寶撰,岑仲勉校注:《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卷一,中華書局,1994年,第57-58頁。

[28]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卷四七九,中華書局,1966年,第2446頁。

[29]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開元三五〇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98頁;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四輯,三秦出版社,1997年,第21頁。

[30]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二輯,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18頁。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開元〇七六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05-506頁。

[31]張玉興:《從統計數據看唐代縣尉的來源與遷轉途徑——兼論縣尉的兼任與差出及對縣政的影響》,《甘肅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第120-123頁。

[32]雍惟良在《王怡墓誌銘》中還自稱“愚實不敏,多慚世親”,可見兩家或有世代姻親關係。

[33]劉昫:《舊唐書》卷一二《德宗紀上》,中華書局,1975年,第349頁。

[34]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卷四,中華書局,1980年,第358頁。

[35]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研究》,大化書局,1978年,第693頁。

[36]《唐代墓誌彙編》元和〇八二號,第2006頁。

[37]《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第4588頁。

[38]《舊唐書》卷一三二《李澄傳》,第3657頁;《新唐書》卷一四一《李澄傳》,第4658頁。其中,《舊唐書》作“雍顥”,《新唐書》作“雍希顥”。

[39]《新唐書》卷一九五《孝友傳》,第5577頁。

[40]《新唐書》卷六〇《藝文四》,第1611頁。

[41]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卷五《雍裕之》(吳汝煜校箋),中華書局,1989年,第574頁。

[42]氣賀澤保規編:《新版唐代墓誌所在總合目錄》(增訂版),汲古書院,2009年,第301、334、368、372頁。

[43]王其禕、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二〇〇號,線裝書局,2007年,第409-413頁。

[44]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六輯,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319頁。

[45]《全唐文補遺》第六輯,第351-352頁;《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久視〇〇九號,第381-382頁。

[46]《全唐文補遺》第六輯,第382頁;《唐代墓誌彙編》太極〇〇六號,第1139頁。

[47]此處“巋”字《彙編》本原缺,據考證所補,見楊婧:《唐代開元墓誌釋文校補及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第51頁。

[48]《唐代墓誌彙編》開元一六八號,第1272頁;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七輯,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364頁。兩者錄文後者為佳,今取後者為本,校以前者。其中“地人”二字,《補遺》作“也人”,不通,從《彙編》作“地人”;“屯留東北”,《彙編》作“屯留縣東北”;嗣子“道獎”之“獎”字,《補遺》空格,從《彙編》補。另外,《彙編》索引誤“雍元”為“雍元儉”,見索引第6頁。

[49]此誌信息得自名為“風吹四野”的新浪博客文章,《金石集錄》(四),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988a701017edz.html,2012年9月18日瀏覽。此文已被加密,筆者從百度快照得其信息,內容為其人所得搨片目錄,據其序言,則可知多出土於山西長治,即唐潞州地。

[50]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五輯,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69頁;《唐代墓誌彙編續集》開元一七六號,第572-573頁。此處以《補遺》為底本,校以《續集》。其中“平原人”,《續集》錄為“平涼人”,根據本文墓誌十二“德州平原郡人”,當以“平原”為準;“閟”字,《補遺》錄“悶”,據文意從《續集》錄文。

[51]《全唐文補遺》第六輯,第433-434頁;《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天寶〇二四號,第598頁。

[52]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九輯,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385頁。

[53]《唐代墓誌彙編》大中一四〇號,第2361頁。

[54]《全唐文補遺》第五輯,第427頁;《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元和〇六六號,第847-848頁。此方墓誌為胡蔓之母雍氏墓誌,《續集》索引誤為“胡蔓妻”,見索引第5頁。

[55]此墓誌銘來源於“中國書法論壇”網友“靜觀雲湧”所貼搨片,凡34-34.5cm,地址見:http://www.zgsflt.com/thread-67369-1-1.html,2012年9月19日瀏覽。由搨片照片可知,原件中部有磨損,故此次錄文為節引,選取有用信息。

[56]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56-359頁。此文又題《清邊郡王楊公神道碑》,可知與墓誌尚有區別。

[57]《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卷一,第57頁;《隋代墓誌銘彙考》二〇〇號,第412頁。

[58]司馬遷:《史記》卷四《周本紀》,中華書局,1959年,第111-115頁;卷三一《吳太伯世家》,第1445-1446頁。又可參見:劉桂秋:《仲雍事跡考述》,《船山學刊》,2010年第3期,第67-70頁。

[59]毛穎、張敏:《長江下游的徐舒與吳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8-129頁。

[60]《晏子春秋》已經考訂為戰國時期糅合以齊國地區為主的諸家思想之結集,見王緒霞:《〈晏子春秋〉成書考論》,西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第126-128頁。關於以淮為界,承蒙武漢大學秦漢史博士生薛夢瀟女史肯定,謹此致謝!並參考:周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雷虹霽:《秦漢歷史地理與文化分區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61]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卷一五,中華書局,1983年,第418-423頁。

[62]比如:魯才全:《〈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苗氏訂補——上黨苗氏家族墓誌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十七輯,武漢大學學報編輯部,2000年,第144-153頁;杜立暉:《新出墓誌所見唐昭義軍的幾個問題》,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劉天琪:《輓歌、鋪首、八卦符號與墓誌蓋題銘——以新發現的晉東南地區唐代墓誌紋飾為研究重點》,《美術學報》,2011年第5期,第58-67頁;王慶衛:《從新見墓誌輓歌看唐五代澤潞地區民間的生死觀念》,《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第111-117頁。

[63]張正田:《“中原邊緣”——唐代昭義軍研究》,稻鄉出版社,2007年,第268-278頁。

[64]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卷一三九《帝王部·旌表》,鳳凰出版社,2006年,第1553頁。據校勘記,宋本作“雍仙”。又見《冊府元龜》卷八〇四《總錄部·義》,第9348頁,亦作“雍仙”。

[65]蒙曼:《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文史》,2001年第4辑,第95-117页。

[66]毛漢光:《從士族籍貫遷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2本第3分,1981年,第421-510頁;韓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遷徙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49-67頁;梁太濟:《中晚唐的稱坊望風習》,《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08年。

[67]楊鴻年:《隋唐兩京坊里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7-171頁。

[68]張正田:《“中原”邊緣——唐代昭義軍研究》,第270-273頁。

[69]仇鹿鳴:《製作郡望——中古南陽張氏的成立》,第六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議論文,復旦大學,2012年8月。

[70]關於中古墓誌文獻中涉及到祖先敘述的“遠祖”、“中祖”、“近祖”之劃分,為筆者自創,尚需進一步論證,擬另文探討。

[71]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軍功受益階層研究》,三聯書店,2000年。

[72]關於蜀中豪族,參考:劉增貴:《漢代的益州士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0本第3分,1989年9月,第527-577頁;伍伯常:《方土大姓與外來勢力:論劉焉父子的權力基礎》,《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第201-220頁。




往期推荐:

斯年已尽,潮生未满 | 《唐潮》杂志公众号2021年推送合辑

西岳史风 || 胡耀飞:史念海、黄永年二先生与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的创办

西岳史学 || 胡耀飞:“黃家日月”:黃齊政權制度考

讲座信息 | 胡耀飞:唐宋文献的辑佚与研究

讲座信息 | 胡耀飞:唐宋之际金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文字来源/胡耀飞

责任编辑/王子烨

审核/江炜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