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复习冲刺学案《黄鹤楼》《浣溪沙》《夜雨寄北》
第九首:《黄鹤楼》 崔颢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飘荡的样子,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是一片雾霭笼罩江边,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一、文学常识:崔颢,唐代诗人。
二、重点字词:昔人: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晴川:晴日的原野。历历:分明的样子。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乡关:故乡。
三、赏析:1、炼字: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经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有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诗作以愁字收篇,准确的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出缠绵的乡愁。2、写法,情感。借神话传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描写人去楼空,抒发诗人寂寞惆怅之情。3、画面;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他们覆盖着鹦鹉洲。
4、主旨: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表达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第十首:《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文学常识: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二、赏析:
1題解,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2、内容:两个“期”字意义不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回家的日期,意图促其早归,己答没有确切的日期,感叹其归期无准,表现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3、炼字:“涨”字,用词准确,极富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与不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三、翻译: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也没有固定的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了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在西窗下秉烛长谈,在叙说我在巴山的夜晚,看雨时对你的思念。
四、写法,情感:诗人展开极其丰富的想象,设想未来相聚的场面,衬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表达出诗人对团聚的期盼心情。
五、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眼前环境的抒写和对来日重逢谈心场面的遐想,阐发了孤寂的情怀,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第十一首:《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文学常识: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晏殊为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宛丽,雅有情思,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有《珠玉词》。
二、赏析:1、炼字,“新”“旧”表达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怅惘情思。
2、内容点明作者踏春,饮酒赋新词的生活情境。
3、情感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4、写法哲理。“去”“来”对比,表现了词人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写落花何春燕的景物形象地阐明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失,但消失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的哲理
5、情感。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三、翻译: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夕阳西下,不知何时再回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独自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四、主旨: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