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最热“打卡”点,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校友团”
“七一”前夕
刚刚开馆的中共一大纪念馆
无疑是沪上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本周,纪念馆里来了一个特别的“校友团”——无论是已经长成了一米九的大个,还是一笑就会露出豁牙的一年级萌娃,他们为自己曾经或现在拥有的一个身份骄傲——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小讲解员。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红喇叭”小讲解员们
“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成立于2005年
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
是黄浦区少先队的一张名片
除了中共一大会址
孩子们还利用寒暑假时间
来到周公馆、孙中山故居、韬奋纪念馆等
黄浦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讲解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开展讲解服务
16年过去了
参与讲解的孩子达到上千人
在普通话版的基础上
孩子们增加了沪语、英语
快板和连环画版本的讲解
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仪式上
五年级学生撒贝蕾和戴巍
成为全市少年队员代表,受邀参加
小讲解员们正在写寄语
在全新的纪念馆中
重遇熟悉的故事,重逢当年的伙伴
已经长大的“红喇叭”们颇有感触
“初中上历史课时,学到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因为做过小讲解员,所以我觉得特别熟悉。”刚刚结束中考的协和双语学校女生冯若瑜告诉海岸君。
“我们所在的房子有着上百年历史,像一个老爷爷一样……我们会这样和小伙伴讲解,显得更生动!”格致初级中学初一男生胡启铖对中共一大会址有着别样的感情,因为家住得不远,如今仍时不时散着步就来到太平湖边转悠。他说,自己在展馆里讲解之余,也喜欢反复打量那些当年留下的物品,有一种“历史的沧桑”。
格致初级中学初一男生胡启铖(右一)
胡启铖口中的“儿童版”讲词,2005届毕业生王熠周功不可没。他如今在一家金融公司做程序员,“红喇叭”成立伊始,他作为《小雪花》报的主编在老师的带领下,和伙伴们一起去学校附近的红色景点参观,并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场馆里的讲解词大多为成人设计,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有些晦涩难懂,也有些枯燥。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大家将自己的发现写成了课题报告,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编写“儿童版”讲稿。
华东理工大学数学专业大四男生庄启良当年也是调研小组的成员,当时读二年级的他跟着哥哥姐姐,试着用生动的语言,把建党的历史讲给伙伴们听。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在家里对着空气一遍遍练习的场景。如今,他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他说,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就是从儿时开始培养的。
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徐遴辰则是第一批英语讲解员,他遇到的是陌生单词和长段背诵的挑战,和伙伴们略微回忆了一下,当年的讲词便仍可以背得八九不离十,他说,做小讲解员时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从小对历史和军事就很着迷。
纪念馆用最新科技手段实景复原了一大会址场景,在一大会址做小讲解员的时候,13名代表开会的场景,正是男生吴一凡最爱驻足的地方。“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吴一凡说。如今,他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开始了专业钢琴学习,虽然学的是西方音乐,但导师杨韵琳教授会通过《浏阳河》《向阳花》等中国经典曲目的排练和演出,让一届又一届的年轻人,感受民族文化之美。
上音附中吴一凡
“我们俩小学是同一届的!”老友相见,大同中学女生李子欣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学女生吴悦格外兴奋。如今,李子欣是校图书馆志愿者、校爱心义教志愿者,作为班级团支书,还要带着同学们参与“一班一居委“社区服务活动。
她说,自己的能力,正是在做小讲解员时,一次次面对陌生人主动开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吴悦从小就喜欢朗诵和表演,小学时学校招募“红喇叭”,她自然积极报名。现在,吴悦是校文艺部副部长,学的也是播音专业,过两天,还将登上上戏的舞台,参与一出名为《信仰》的朗诵剧的演出。
三年级女孩谢惠萱平时讲话细声细气
用上海话讲一大故事却“中气十足”
看着长大的“红喇叭”们
脸上自信阳光的笑容
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相信
这抹来自红色起点的光芒
将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为孩子们的成长传递无限正能量!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陆梓华
图 片 | 孙中钦
编 辑 | 梁 群
● 冰冰香浓小笼包、水晶双味虾、香酥鹿茸菌…上海老字号夏季上新!哪款馋到你?
● 中共一大究竟是哪天闭幕的?1921年8月初的天气成关键线索!
● 拉脱维亚白桦树水、北马其顿葡萄酒、波西米亚水晶…“一带一路”上的网红爆品都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