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在怀旧中看见时代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何玲
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缩小西部与世界艺术潮流的距离,一直是银川当代美术馆孜孜以求的目标。近日,由银川当代美术馆主办,易丹、朱天霓两位策展人共同策划的展览“微观宏图——朱宪民摄影展”开展。
“时间”“本身”“集体”和“世界”四个板块、350余幅作品构成完整展览,其中关于西北及黄河的作品近百余幅。
“时代这个笼统的描述,会转换成活泼感人的故事。从每一个值得记住的个体出发,从他和她的摸样中,看见自己的镜像。”策展人的这段话,在疫情发生的当下,无疑有着特别的意义。
“微观宏图——朱宪民摄影展”是朱宪民先生迄今为止在国内最大规模、最为全面、展出作品类型最为丰富的回顾性展览。通过梳理朱宪民的纪实摄影史,回顾和引导观众的视线从时代印象扫描到被时代裹挟的人群,再聚焦到处于人群之中的个体。
这些影像不仅构建了对社会、文化和生态的选取和记录,也记录了那些不可复刻的时代和无法用言语阐释的故事。正因如此,观众在面对作品时,才可能看见那些完全可能被淹没的、被遗忘的瞬间,看见当代中国如此丰富的图像历史,看见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档案。
曾有人评论说,朱宪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记录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他的拍摄是在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变迁中完成的,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摄影家之一,他拍摄的《黄河百姓(1968-1998)》中,那些黄河岸边拉煤的地排车、黄河摆渡的老艄公、修黄河大堤的农民、黄河源头藏族小姑娘、黄河滩上卖花生的人,很多年后,在黄河岸边的银川当代美术馆展出。
另外,展览通过场景、时间影像装置、影像长廊等剧场式展陈方式,让观看的过程成为了一场解读时间的体验,整个展览现场也更具体验感、参与感。
看“微观宏图”,在照片里重温旧时光里的“烟火人间”;在银川当代美术馆,生动的图像叙事,比文字,更有力、更动人。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马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