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短一周,上海有三家公建养老机构面世!

养老门户 2023-03-08

上海市黄山老年颐养中心







1月11日,上海市黄山老年颐养中心正式揭牌。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出席仪式并为黄山老年颐养中心揭牌。黄山市民政局局长王震新出席仪式。






朱勤皓充分肯定了黄山院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新要求:

在养老大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要充分考虑黄山老年颐养中心的定位问题,要谋划好黄山老年颐养中心业务拓展的方向和路径,同时要加强党的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以提供精准、专业、高质量的服务,分阶段将黄山老年颐养中心建设成老年颐养中心的标杆。


上海市黄山老年颐养中心位于黄山东麓谭家桥镇千紫山景区,全院占地面积77.4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床位145张。 


本次更名后,上海市黄山老年颐养中心将继续做好上海市老年人短期住养公益服务,老年优抚对象、驻沪部队英模代表短期住养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拓展为上海市优秀老年志愿者、优秀社区工作者等提供短期住养的公益服务项目。

周家渡街道医养护综合体

近日,周家渡街道医养护综合体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浦东首家医养深度结合的综合体。



在同一个区域内,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的长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解决切身的需求。






地址:邹平路58号和昌里东路358号(邹平路昌里东路交叉口),从邹平路58号进入。



探索医养深度融合


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邹平分中心


周家渡地区常住人口有13万,其中,近5万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老龄化加剧,让社区病房“一床难求”。


和普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以门诊为主)不同,建在综合体内的邹平分中心,以老年护理床位为重点,实行门诊全预约制度。


来看看温馨亮堂的邹平分中心长什么样→





该中心建筑面积6900多平米,设有床位203张,远超普通一级医院床位设置,基本能满足周边居民需求。其中还专门设置了安宁疗护病区,目前共10个床位。


除了床位上偏向老年需护理的群体,该中心还有哪些医养结合的特色?一起来看!


“随叫随到”



中心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守,综合体内的老人一旦有突发身体状况,可以第一时间得到专业的救护和反应。中心还“配齐”了心电B超等专职医生,综合体内老人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方便地就诊。


“互联直通”


中心大楼与综合为老中心大楼之间有一条“直达”连廊。



综合体内的老人,一旦有就医需求,便可以通过这条连廊直接转运。除非特别严重的疾病需要送往二三级医院,都不需要叫120急救车来回折腾了。


效率最大化


医院与养护院正在探索互留床位的机制。未来,养护院内的老人有医疗需求,即可在“一墙之隔”的邹平分中心治疗,待康复后再转回养护院。避免了社区医院床位长期被占的现象,提高床位使用效率。


另外,因为物理距离上的缩短,医生也能更有效率地为养护院内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等相关服务。


深度医疗健康服务


医院与综合体内的日托、养护院老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为不同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



比如,医院的全科医生会定期前往养护院、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从心理咨询、用药咨询、家庭急救知识以及换药、身体情况评估等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一楼特别开设了“健康小屋”区域,社区、综合体的老人均可定期检测,建立一份详尽的“健康档案”,实现老人健康状况的全周期追踪。



不同阶段不同去处


周家渡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周家渡养护院


中心位置的三层楼是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区域,其他楼层加上两侧裙楼,均为养护院区域。



这块区域按照老人的年龄段、身体状况,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一楼向社区开放,是老人活动的一个区域。



一位阿姨正在大厅一侧做着编织小手工。“这里活动很丰富,我们打算春节前,把这些绒线袜送给养护院的老人,剩下的拿出去义卖,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阿姨高兴地说。


除了定期举办曲艺类、保健类、手作类活动,这片区域还设有“辅具体验租赁中心”、理发室等功能区,还为来访的小朋友设置了一块“代际关爱”亲子游乐区域。



二楼则是日间长者照护的区域。老人们早上来晚上回,有专业护理员和社工全程陪护。


三楼长者照护之家提供短期喘息式住养服务。周家渡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周家渡养护院负责人奚跃琴介绍,该区域为子女长期在国外无人照料、老人大病出医院需要康复护理等情况提供服务,“一般为三到六个月的服务周期。”


周家渡养护院 



如果老人经长护险评估达到三至六级,个人愿意机构养老的,那么养护院则更适合这类群体。


周家渡养护院建筑面积8563平方米,床位342张,秉承“爱呵护、心照顾”的服务理念,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


1366张床位,紧邻地铁站 上海市闵行区曙建敬老院

这家养老院就是位于闵行区金都路和规划中的曙东路交接处的曙建敬老院,紧邻轨交15号线曙建路站。


总建筑面积为70074.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53122.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6952.3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栋综合楼(5号),4栋护理楼(1号—4号),室外活动空间及地下车库,可停放300多辆机动车。


整体项目设养老、护理院、认知症专护等服务功能,共设床位1366张。


根据设计,靠近银泰苑小区的1、2号楼为自理老年人居住区,靠近金都路的3、4号楼分别为介助、介护老年人居住区,按区域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的照护模式。




注重细节 贴心做好关爱服务


在建设细节上,为营造一个安全、安静、有序的生活氛围,方便敬老院日常管理,曙建敬老院在规划设计上采用了“只有一个进口”的原则,从源头上实现了每个进出人员都有迹可循。



探访家属可从综合楼地下一楼车库及地面一楼进出,再通过二楼连廊进入四栋护理楼。“但消防通道可从楼栋内部直接打开,方便应急疏散。”施工方负责人表示。


除了承担唯一入口的作用,综合楼还是老年人和家属探访时重要的“会客厅”。2楼为公共餐厅,可容纳近百人同时进餐,餐厅还特别开辟了包厢预定服务,满足多个子女或亲朋好友同时来看望老人,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每栋居住楼层高11-12层,并设置了4类不同的单体户型,以此对应不同的服务对象。例如自理老人可选择三房一厨一卫的户型,介助老人可选择两房一厨一卫或一房一厅一厨一卫的户型,介护老人可选择一房一卫一室的户型,确保为每位老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考虑到部分自理老人可能还是喜欢自己洗洗烧烧来吃,所以我们大部分房间都配备了小厨房,要是哪一天老年人想轻松一下也没关系,可以到综合楼的公共餐厅进餐。”施工方表示。



移步皆景 疗愈每一位老人的身心



曙建敬老院的绿地率达38.2%,其中,绿化最集中的开放式活动空间里设置了中央景观核心空间、疗愈花园、内庭花园等,是曙建敬老院专为老年人打造的户外活动空间。



绿化中不仅设有球场、休憩亭、亲水平台等,总长度约600米的健身步道将开放式活动空间串联起来,围合形成安全无障碍的内院空间,通过增加地面彩绘、距离刻度和励志标语,让老年人们漫步其中不会索然无味。


疗愈花园内还将设置小面积水景,丰富空间层次,让老年人视线舒朗的同时,便于沉思与冥想。“我们尽可能增加绿化种类,春有繁花,秋有红枫,同时科学合理地规划休息空间与绿化的比例,做到移步皆是景,让老年人们可以感受到勃勃生机,这样才会对生活充满期待。”



室外的公共区域尽量采用大面积玻璃的形式,让老人们既可以在亭间观察植物四季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吸引他们从室内走向室外,参与活动。除了室外活动空间,每栋楼内还设有室内活动场所,阅读室、影视厅、康复室等一应俱全,让老年人就近开展文娱活动。



交通便利 规划道路打通



目前,曙建敬老院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曙建敬老院项目原先计划在2020年上半年就开工的,虽然由于疫情原因,直到2020年5月才正式动工,但我们会在确保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抓工期,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顺利竣工。”施工方表示。


眼下,1号楼、2号楼处于地下室顶板梁板钢筋绑扎施工过程,3号楼目前正准备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工程,4号楼地下室顶板浇筑已完成,处于混凝土养护期间,5号楼首层排架施工阶段。



由于曙东路往南打通本身就在区级交通规划当中,拟与曙建敬老院建成时间同步,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院周边的出行压力。



曙建敬老院项目是由梅陇镇人民政府开发建设,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镇资产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做好项目沟通及监督管理。


梅陇镇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着力建设“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求,不断完善养老保障,有效破解“老有所养”的难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晚年生活也有别样的幸福度。


曙建敬老院计划于2023年竣工,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周边的整体形象,同时为闵行区养老服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上海养老网整理,资料来源:上海民政


END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立标准+申办流程+医保定点,你最关心的政策都在这里了!新年开篇:干养老行业不容易,大家共勉!重磅!4大央企宣布合资成立养老公司:中国康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21年1月1日起,养老领域一批新政策法规正式施行!快过年了,养老机构又要封闭,老人的焦虑如何化解?这几家养老机构的经验值得借鉴!把养老做到极致:养老护理细节服务135条实用经验,快来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