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琥珀作品集丨凉山圩

琥珀 琥色影汇 2019-11-17

祝你在摄影的世界里有人世的相契,亦有求索的收获!

前言

下面这组作品,是琥珀老师在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和影友老就、秋水和风影在大凉山采风时所创作。

镜头纪实的力量,通过黑白的构建,呈现出的画面没有雕琢修饰的痕迹,一边记录着那里淳朴的风情、巍峨的大山,一边也见证着满目的贫穷苍凉和久远的闭塞落后。

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绵延的红色土地,看着画面这些透着善良和希望的面孔,我们好似无需揣摩他们的牵绊和梦想,对于外来的我们而言,并不适合去打扰他们的宁静恬淡,也不需引申什么,毕竟每一个雀跃起和低落都是生命的绽放和转换,贫穷的物质也并不能掩盖生活所有向上的东西。

——琥色会

回复数字“01”可得微信目录

回复“转载”可得转载及合作说明

凉山圩

图、文  |  琥珀

凉山,彝人集聚地。

山路弯弯,九曲可肠,左途山,右逢山。

车子在山路上跌跌撞撞,

我们在山与山之间左奔右突,

最真实的凉山便呈现在镜头前。

摄影笔记

凉山,全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500多公里。

因缘际会,我和影友风影、老就和秋水在2016年11月底走进大凉山。

彼时的大凉山已经是深冬,首先到达的布托已是遍地白雪茫茫,从成都过来的路况一直都不错,没有想象中的泥泞和坎坷,当然,一辆空间宽大、舒适的越野车和一位稳重又经验丰富的司机是靠山。

摄影笔记

凉山的集是凉山彝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每逢农历一、四、七为赶圩日,逢圩遇集的时候,世代生活在大山中的彝人便背着扛着牵着自己的物产赶来集上,兜售、交换或者购买,而牲口交易是传统凉山集的重要项目,生活在大山里的老凉山人依靠牛、马来翻山越岭运载物资,在通往山中的大路没有修好之前,他们建房筑屋的材料就全靠牲口一点点驼上山。集上一头很棒的牛大约卖三万元左右,听起来很可观的样子,三万元可以上我的150节系列课了呢(好吧,忽然觉得有点悲伤)。

摄影笔记

行摄凉山,中焦和长焦镜头依然是必选器材,实验证明两机两镜是拍人文的标配。

凉山不属于色彩丰富的地方,我们在冬天万物萧索的时节,自然界的色彩不甚丰富,而凉山的彝人们标志性披风察而瓦一般只有深蓝、白色或者黑色,因为凉山卫生条件差,察尔瓦上厚厚的淤泥或者油渍,颜色不能清晰可辨,头巾和衣服也鲜少艳丽的颜色。

但是两种情况下例外, 其一就是火把节期间,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6月24至27日。还有就是彝族新年,公历11月20-26日之间。其二就是婚嫁、丧葬的日子,凉山人都会盛装出席,当地的彝人告诉我们,新婚的时候只有新娘新郎和伴娘伴郎会着盛装,但是丧礼的时候,所有来参加的女人们都会着盛装。

所以本组作品我选择用黑白来表达,加之“凉山……凉山”在我读来总有种苍凉的感觉,还有厚重。

杉本博司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白摄影会给出更强烈的现实幻觉,彩色摄影不会给出一种真实的色彩感觉。

黑白总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朴素、安详、平易近人。

摄影笔记

我希望在人文拍摄时忠于自己的内心,去到哪里用心去感受,时不时问问自己: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感受到这里的淳朴自然还是繁华喧嚣,抑或是色彩斑斓或者是苍凉厚重。

我看到的凉山,人们对财富并没有热切的渴望,没有匆匆的节奏,也没有热火朝天的奋斗劲头,不像尼泊尔那么强烈的宗教氛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贫苦凄凉,他们似乎不善言辞,慢慢的爬山、筑屋,路边或者地头、屋前,随处随时蹲下,拿察尔瓦一裹,三五成群,捡几根树枝烧一堆柴火,男人们坐下来喝酒、赌钱,女人们则织布、纺纱、奶孩子。圩上鲜少高声叫卖,特别牲口集上,山下临水的一块空地上,凉山人牵来自己的牲口,蹲着、躺着、站着,也等着。懒懒的,却又似乎一切随缘。

露珠里的索玛在绽放,在黄昏时分悠扬那金黄的醉人的温馨流进了每一个彝人黝黑的脸庞。山谷里行走的双脚的主人,都是来自低矮的茅草屋的希望,是来自大山深处深沉低吟的歌者。

岩石上那些传奇在剥落,天空中那些故事在消逝。而彝人掌纹间的呼吸悠长。

他们席地而坐遥望远方,在山路旁牧羊等候歇息,在这土地上有着他们温暖的瓦板及千百年来为他们纺着线的是那些坐在低矮的木门前彝族女人们。

摄影笔记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一个以往可能不曾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着装,经验证明,拍人文的时候建议大家了解当地的衣着习惯,比如凉山,大都是穿着深色的低饱和服装,辨识度不高,如果我们的冲锋衣橙色、红色、天蓝色等等,一般明度和饱和度都较高,走在凉山人中间就会非常显眼,这种显眼就会很容易造成和当地人之间的距离,换言之缺少亲和力,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拍摄可能受阻或者人物面对你的镜头时会非常不自然,你比较难融入其中。比如我在尼泊尔穿着破洞的牛仔裤,尼泊尔的女人们就对此非常不解,甚至动手来抠我的牛仔裤破洞,所幸尼泊尔人热情好客,只是好奇,但其实这种服装上的差异会让人第一印象产生距离,所谓入乡随俗,人文拍摄时更接近当地服装习惯的衣着会更利于拍摄,也可以说是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尊重。


擦肩而过的沉默,欲言又止的神情,彝人的后代,心中流淌着祖先不屈的血液,脸庞还保存着祖先留给的质朴和憨厚,胸膛还喷涌着汹涌澎湃的深沉和挚爱。

摄影笔记

摄影人喜欢来凉山大都因为:

1、凉山的某些地区可能是中国贫困地区的代表;

2、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浓郁;

3、凉山四季都有可拍摄的点。

看到许多影友拍回来凉山的作品,无外乎三大类:

1、大人抱着孩子、大孩子背着小孩子的图片;

2、一家人在破败的房屋或者村子里的图片;

3、节日庆祝场面。


其实真实的凉山,贫穷只是一方面,动人的地方还有很多,作为人文作品拍摄,不能人云亦云的走套路,在去到拍摄地以前我们可以翻阅资料和别人的经验总结对此地有所了解,但是切记可贵的是在了解以后深入此间,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拍摄,这样,才是所谓的创作,否则便是无意义的抄袭。

摄影笔记

近年来,影友拍摄凉山的作品在很多国际国内赛事中斩获奖项,相信大家不难发现,这些获奖作品大都是反映凉山积弱积贫的,孰是孰非,我们不与评说,获奖没有错,贫穷也并非子虚乌有,但是希望大家不要以获奖为目的去拍摄,更不要模式化的抄袭。

这里并非反对参赛,参赛是帮助大家提升创作和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摄影作为爱好,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参赛不失为一种给自己压力的方式,比赛也分很多种,有专业型、学术性、沙龙类和各种届展,还有配合旅游开发举办的等等,不同的比赛都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进入摄影圈不久,急需技术上的提升,可以考虑参加沙龙类比赛;如果已经完成基本技术掌握,希望自己能在省级、国家级摄影协会榜上有名,建议多参加国协、省协举办的比赛获取积分;如果希望能用摄影的技术技巧把自己投入到摄影中的经费“报销”一点,可以考虑参加配合旅游开发举办的高奖金类型的比赛;如果对摄影有深入的理解,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念,那么参加专业型的比赛;有了技术、技巧、个人风格等,同时对摄影史以及中外摄影现状,也就是对摄影有纵向和横向的理解了,可以去尝试参加学术类别的展览或者赛事。

所以,如果抱有参赛目的去拍摄,首先得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有针对性的选择比赛,同时对选择的比赛有深入的方方面面的了解再去有的放矢的创作。

十万座大山高高翘起,而过眼烟云的繁华沉落,沉落到最底层。


  此行特别鸣谢  

感谢老朋友风影、老就和秋水一路陪伴,一起行摄度过美好的几天时光,每天都要看片子选片子和做后期,压力山大但亲们丝毫没有怨言,反而积极配合,直到散团前夜还在挑片子做后期,不过欣慰的每个人都有几张得意之作。

感谢光影旅行。

感谢资深司机兼导游小彭尽心尽力配合我们的需求。

感谢深圳品唐广告公司,感谢公司张总亲自为我们拍摄的彝族一家人第一张全家福打印制作,并裱好框快递到彝族这家人手中,用摄影将幸福传递。

特别感谢各位捐款捐物资助凉山孩童的亲们!

因为多年看到影友片中苦难的凉山儿童,所以行前发动捐助凉山,但是第一次前往凉山,也是第一次组织捐助活动,所以只发起了10元小额捐款,但是短短三天时间,收到近8000元捐款,还有团友风影在自己至亲好友小圈内发起捐助,老就个人为凉山孩童准备的几大包御寒衣物,秋水为孩童们准备的文具用品等等!

为了能尽可能将钱款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我们每一笔捐款和物资都是直接走到困难户家中或者在学校里直接发给孩子们,特别声明,为尊重受助者,在这些困难户和学校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创作(仅留下捐助现场图片作为物资去向的证明材料)。


再次感谢大家的善意和爱心!

物资赠送完成,我们上车离开学校,老师来门口送我们,孩子们自发的跟上来到校门口和我们挥手告别。有些场景看似平凡,却将长留在我们心中,永不磨灭。


琥珀的图虫网页:https://hooper.tuchong.com


琥色会

 最有温度的摄影美学朋友圈 

- 美学+摄影,打开不一样的影像世界 -



愿我们相遇在摄影美学的精彩世界里。 ——琥珀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琥珀会官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