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温《雷锋日记》

点此关注☞ 神州红魂 2022-10-18


重温《雷锋日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1958年6月7日

  自从由鞍山转到弓长岭以来,自己就抱定决心:一定要很好地工作、学习,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各种学习任务都能认真完成;自学较好,每天早晨学习一小时,晚上总是要自学到深夜10至11点钟。早晨坚持做早操,没有违犯过纪律,都能按规定去做。今后,我应当继续加强组织纪律性,向违法乱纪做斗争,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机器检查和保养,保证安全,消灭事故。努力学习政治,开展思想斗争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虚心学习。
  ----1958年8月26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958年10月25日

  今天我看了一位科学家对青年讲的一段话,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他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学识!’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骄傲,你们就会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方面的准绳。”这些话好得很,我不但要永记,而且要贯彻到言语行动中。
  ----1959年8月9日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一段毛主席著作,其中有两句话对我教育最深。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过去,我在一切言论或行动中,按主席的教导做了,因此我进步了;现在,我仍要牢记主席的这一教导,坚决努力,要求自己更好地做到这一点。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1959年8月10日

  我要永远的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1959年11月2日

  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各人自己的历史。至于各人自己的历史画面上所涂的颜色是白的、灰的、粉红的或者鲜红的,虽然客观因素起一定作用,但主观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应该好好地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时时刻刻都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作你自己的思想行动的指导,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
  ----1959年12月20日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我一定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不断进步。我深切地感到,当你和群众交上了知心朋友,受到群众的拥护,这样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在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1960年6月5日

赏析

走进崇高的心灵

——重温《雷锋日记》

罗常军

  时间总是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蒙上铅华,然而,日记作为心灵的历史,无论经历怎么的沧海巨变和岁月轮回,却依然带着生命的温度,散发着某种独特的芳香。

  从书架上取出封面已经发黄的《雷锋日记》,轻轻地打开扉页,凝视着雷锋清秀纯真的面容和坚定自信的目光,突然有一种久违的春风扑面的感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

  雷锋在1958年6月7日的这一连串叩问,就像人生的警铃,时刻在敲醒着行在路上的人们。人只要活着,似乎总逃不过这个形而上的问题,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半个多世纪前的雷锋,又给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放猪流浪出身的穷孩子”,在旧社会里过着缺衣少吃的苦日子,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因为有了“无数革命先烈和战友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才有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因为有了党和人民的关爱和培养,才有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因此,他“确立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把自己最可爱的青春献给我们的祖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这是一个从激情燃烧的岁月走来,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追求、信念和操守。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回答缺少亲切感,尤其是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显得陌生、遥远和神秘。一方面,将雷锋神化、偶像化,刻意塑造成某种庸俗的“道德楷模”和“文化偶像”者有之;另一方面,质疑否定雷锋,别有用心地鼓吹“雷锋过时论”者亦有之。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有害,它们都使得真正的雷锋----作为“感性存在”(马克思语)的雷锋----消隐了、边缘了、异化了。

  而重温《雷锋日记》为我们接近雷锋、感知雷锋、理解雷锋提供了可能。重温《雷锋日记》,就是要回到历史情境当中,回归雷锋个体本身,通过阅读雷锋的心灵史、情感史、精神史,去触摸那个仍然跳动着的鲜活生命的脉搏,去感受那颗一直滚烫的真挚崇高的心灵。

  重温《雷锋日记》,让我们明白崇高的心灵源自朴素的感恩之情。从百般苦难中走来,雷锋不满七岁便成了孤儿,是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在他“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了好心人的血液,尤其是“党的血液”,这让他倍加珍惜日后的幸福生活,“抱着感恩的思想埋头苦干”,“开放出事业的花朵”。因为始终抱有一颗感恩之心,让他感悟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重温《雷锋日记》,让我们聆听雷锋对青春的赞美、对真善美的讴歌。“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他要“把自己最可爱的青春献给我们的祖国”。关于美,雷锋也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劳动人民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是最美的,粗犷雄壮的劳动号子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也正是因为他热爱青春、崇尚真善美,在学校里的跳舞、演讲赛、打球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雷锋的身影,他喜欢戴红领巾、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穿皮夹克戴手表……这些“时尚”、“潮流”背后,涌动的正是他对新生活、对美好青春、对真善美的深切热爱。

  重温《雷锋日记》,让我们感悟笔下记录的桩桩善举和字里行间流动的暖暖情愫。阳光因照亮黑暗而美丽,种子因孕育生命而伟大,心灵因爱与奉献而崇高。在这些日记里,我们可以读到,无论是在火车上还是在候车室,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现场还是在朗朗校园,无论是对老人还是对孩子……都可以看到雷锋那充实、灿烂的微笑,听到雷锋那真诚、亲切的问候,体会到他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温暖。“这样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在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重温《雷锋日记》,我们读到了这样一个雷锋:他生于贫穷,却立志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他命途多舛,却把青春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他年仅22岁,却用爱与奉献温暖了千家万户。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曾说,所谓英雄者,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雷锋就是这样的人。

赏析

走进崇高的心灵

——重温《雷锋日记》

罗常军

  时间总是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蒙上铅华,然而,日记作为心灵的历史,无论经历怎么的沧海巨变和岁月轮回,却依然带着生命的温度,散发着某种独特的芳香。

  从书架上取出封面已经发黄的《雷锋日记》,轻轻地打开扉页,凝视着雷锋清秀纯真的面容和坚定自信的目光,突然有一种久违的春风扑面的感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

  雷锋在1958年6月7日的这一连串叩问,就像人生的警铃,时刻在敲醒着行在路上的人们。人只要活着,似乎总逃不过这个形而上的问题,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半个多世纪前的雷锋,又给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放猪流浪出身的穷孩子”,在旧社会里过着缺衣少吃的苦日子,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因为有了“无数革命先烈和战友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才有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因为有了党和人民的关爱和培养,才有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因此,他“确立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把自己最可爱的青春献给我们的祖国,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这是一个从激情燃烧的岁月走来,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追求、信念和操守。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回答缺少亲切感,尤其是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显得陌生、遥远和神秘。一方面,将雷锋神化、偶像化,刻意塑造成某种庸俗的“道德楷模”和“文化偶像”者有之;另一方面,质疑否定雷锋,别有用心地鼓吹“雷锋过时论”者亦有之。事实上,这两种做法都有害,它们都使得真正的雷锋----作为“感性存在”(马克思语)的雷锋----消隐了、边缘了、异化了。

  而重温《雷锋日记》为我们接近雷锋、感知雷锋、理解雷锋提供了可能。重温《雷锋日记》,就是要回到历史情境当中,回归雷锋个体本身,通过阅读雷锋的心灵史、情感史、精神史,去触摸那个仍然跳动着的鲜活生命的脉搏,去感受那颗一直滚烫的真挚崇高的心灵。

  重温《雷锋日记》,让我们明白崇高的心灵源自朴素的感恩之情。从百般苦难中走来,雷锋不满七岁便成了孤儿,是邻居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在他“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渗透了好心人的血液,尤其是“党的血液”,这让他倍加珍惜日后的幸福生活,“抱着感恩的思想埋头苦干”,“开放出事业的花朵”。因为始终抱有一颗感恩之心,让他感悟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重温《雷锋日记》,让我们聆听雷锋对青春的赞美、对真善美的讴歌。“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他要“把自己最可爱的青春献给我们的祖国”。关于美,雷锋也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认为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劳动人民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是最美的,粗犷雄壮的劳动号子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也正是因为他热爱青春、崇尚真善美,在学校里的跳舞、演讲赛、打球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雷锋的身影,他喜欢戴红领巾、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穿皮夹克戴手表……这些“时尚”、“潮流”背后,涌动的正是他对新生活、对美好青春、对真善美的深切热爱。

  重温《雷锋日记》,让我们感悟笔下记录的桩桩善举和字里行间流动的暖暖情愫。阳光因照亮黑暗而美丽,种子因孕育生命而伟大,心灵因爱与奉献而崇高。在这些日记里,我们可以读到,无论是在火车上还是在候车室,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现场还是在朗朗校园,无论是对老人还是对孩子……都可以看到雷锋那充实、灿烂的微笑,听到雷锋那真诚、亲切的问候,体会到他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温暖。“这样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无论在什么艰苦的环境中,都会使你感到温暖和幸福。”

  重温《雷锋日记》,我们读到了这样一个雷锋:他生于贫穷,却立志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他命途多舛,却把青春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他年仅22岁,却用爱与奉献温暖了千家万户。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曾说,所谓英雄者,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雷锋就是这样的人。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红旗文献宣


红旗文献






投稿 邮箱:438726462@qq.com

杀贪令

毛岸龙(图)

1972年大寨风光实录

七十年的大寨什么样?【二】

杀腐令

俄罗斯国家档案馆提供:毛主席生前珍贵彩色影像资料

小楷字帖:《为人民服务》太美了。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实在是太可爱太调皮了...

绝妙回文诗

请您欣赏...

国学名著中的《至理名言》

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让你没有时间生病!

雷锋,我的战友

1963年3月5日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为李进同志写的一首诗

红旗文献:一组你从未见过的周恩来珍贵照片

学习雷锋好榜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收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