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员额法官履职承诺书》,五年内不得辞职
第一法商观察征稿启事
本平台将着力打造原创投稿栏目,现向全体法律人征集投稿,快把你的才华展示出来吧!还有稿费及各种福利等你哦!
投稿邮箱:dyfsgc@zhgu.net;
投稿微信:hanlwolf
投稿文末留下姓名、单位、手机号和微信号、个人简介、照片等资料,便于联系及宣传
第一法商观察
05 August 2019
前言
做法官多好啊,为什么要辞职呢?
这是很多人看到法官辞职的第一想法
其实,员额法官的日子,似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过……
(来源新浪微博@翟呈群律师)
评论:这完全是格式条款啊,而且排除了人家的重大权利,可以无效吗?
延伸阅读
法院“发大招了”:延长服务期
如果不是在房山区法院,赵明的辞职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2015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关于辞去公职的有关要求》正式发布,在5年法定服务期的基础上,又对法院工作人员的辞职提出了更多限制。
文件规定,辞职只能在每年6月10日-6月25日和12月10日-12月25日两个时间段内集中提出。享受过一些“恩惠”的,如已被任命为中层副职的,享受过租房或住房分配的,解决了配偶进京子女入学的,公派出国深造的,等等,要在5年服务期的基础上再延5年。
文件还规定,因辞职出现违反纪律情形的,视情形给予开除等处分。根据公务员法和律师法的有关规定,被开除过公职的,不得再被录用为公务员,也不能获得律师执照。
这份文件被人放到网上后,很快引发广泛关注。用法官们的话说,为了应对基层法院的离职潮,单位终于“发大招了”。
在大部分法官看来,上述规定实在不讲理。单位根本没有权力单方面延长服务期,或者限制辞职提出的时间。文件还规定,出台之前出现上述情形的,同样适用延长服务期限的要求,更违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法治精神。
事实上,西城法院的规定并非首创。南方周末记者获悉,已出台类似文件或举措的,还包括通州、大兴等区。
早在一个月前,通州法院就出了类似的规定,只是“仁慈”了许多:配偶进京和享受过公租房等住房福利的才需延长服务期,挂职读书等不需要。符合规定的,可以随时提辞职,所以反弹没有西城大。但有一点更严,副庭长以上职务的,除极特殊情况外不得辞职或调离。
大兴法院的文件更早,2014年就有了,但只是口头传达,没有成文下发。“谁想走了,才拿给你看下,说明有这个文件,看完就收回去。西城傻,直接贴到内网上,能不漏出来么?”北京市高级法院的法官孙光感叹道。
两位大兴法院的法官向南方周末记者确认,该院的规定“没有西城这么严厉”,每年设固定指标,符合条件的人可以提申请,然后论资排辈,谁贡献大、工龄长、级别高,谁就可以先走。
据东城法院法官钱亮了解,东城的文件也快出了,具体什么规定还不知道。虽然是个“恶法”,法官们也都在期盼,“总比现在强,全都卡着不让走”。
有法官认为,北京的基层法院不约而同“发大招儿”,是因为这两年刚好有一批中青年骨干到了五年服务期届满或即将届满之时。北京法院系统2009年、2010年大规模扩招,分别招收了637和746人。而在正常年份,每年入职的不过两三百人。
对此,孙光的态度有些模糊,“就法院来说,挂职锻炼,公派留学,费心栽培了你,回头拍拍屁股就走了,肯定觉得你是没良心。但在法律上,出这个东西肯定还是有点儿问题。”北京高院一直没出类似的文件,“毕竟是高级法院,要注意影响”。
真想走,拦得住吗?
法官流失早不是新闻。新的问题在于,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年轻人开始对法院持观望态度。想走的人越来越多,想来的越来越少。
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检索法院岗位无人报考的信息,2012年和2013年分别只有一条,2014年迅速增加,出现在5个省份,2015年又增加到8个省份。在陕西,无人报名的10个岗位,其中一半是法院,最终通过省委组织部的选调得以解决。
在刘仕毕看来,这说明基层法院升迁慢、工作累的情况已在法学院广为人知,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选择。
既然没人来,只能不让走。因为离职而和单位强行卡人产生冲突的例子多了。在北京房山和东城法院,分别有过服务期未满考上最高法院和中纪委的例子,笔试、面试、政审都过了,单位不放没走成。东城区的那位法官后来还被全院通报批评。至于房山区的法官,则在五年届满后提了辞职,去了阿里巴巴,后来考到浙江省高级法院。
“所以说真想走的人,是拦不住的。听说有的法院开始卡着不让走,法官竟然到纪委举报法院的某些事,后来就不敢卡了。关键是法院自己要变得有吸引力,让人愿意来。”钱亮感叹,他觉得自己每天案子太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精神压力也很大,有时候双方当事人刚出法庭,就在走廊里打起来了。“我要在高院也不走,案子少啊。”
对于这一轮的司法改革,基层法官们觉得思路是对的。但对具体的实施效果普遍缺乏信心。
“或许将来会好,但不可能太快。最少也得几年后,我不想再当试验品了。”赵明反问道,“司法改革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喊了,这一次真会不一样吗?”
在他看来,各地的司改政策,都是现任的法院领导们在弄,很多人的思路还比较旧,而且要平衡各种利益,资历老的人还是会占便宜。
赵明最终辞职,去了一家国企,这样父母更容易接受些。但他身边的更多人还是不解,“做法官多好啊,为什么要辞呢?”
(文中赵明、钱亮、孙光等为化名)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 ,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 | 法律人那些事
编辑 | 四 月
审核 | 郁 风
▼扫一扫获取更多精彩▼
法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