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官方明确:2020年将稳步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全面开展三级认证工作;对300个工程类专业进行认证。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官网正式公布了其2020年工作要点。
在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方面,引导高校开展自我评估,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主体意识。进一步发挥专业认证推动促进作用,提升认证能力,提高认证实效,推动专业建立以产出落实为主线和以评价机制为底线的产出导向教育体系。
在院校评估方面,根据教育督导局要求,今年将进一步修改完善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研制新一轮审核评估配套文件及评估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并总结;持续加强常规合格评估进校考察规范管理,组织开展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完善三类专项评估方案,即《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继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评估方案》。
在专业认证方面,今年将控制认证规模,对300个工程类专业进行认证;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专科类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开展至少不少于70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三级认证工作;开展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医学三级认证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三级认证方案。
在国际评估认证方面,今年将制定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管理办法,规范化、持续性开展联合认证工作。
全文如下:
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收官之年,《教育部2020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是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系统推进教育领域制度创新、夯实教育发展基础的关键举措,评估中心将聚焦主责主业,贯彻落实部党组工作部署,服务各项重点工作,推动评估、认证、质量监测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评估中心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谋划,整体布局,不断完善“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育评估制度,切实发挥评估认证的方向标、指挥棒作用,科学引导高校践行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施“奋进三部曲”,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一、 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业抓大事谋发展
1. 拉高标杆,以党建领航各项工作
目标任务: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全体职工政治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作特点,在高等教育评估认证监测工作中落实有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务工作队伍,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以“四强支部”要求为标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党群组织力量,做好工会工作。
工作措施:制定2020年评估中心党支部工作计划,2020年评估中心党支部、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小组理论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实效,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继续推动党支部整顿整改落实见成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应对处置类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各类突发应急事件中,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应对处置能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充分激发党小组活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深入学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制定评估中心落实“一线规则”实施办法,抓好作风建设;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加强警示教育,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以主题党支部活动及三会一课为载体,组织开展以“教育扶贫”为主题的支部活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修订《评估中心工会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积极组织群众集体活动,增强凝聚力。
2. 提高认识,切实做好专项工作“回头看”
目标任务:巩固巡视整改、主题教育、四项整顿、脱贫攻坚、专项整治等专项工作取得的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推进整改落实,形成长效机制。
工作措施:结合实际,以制订的“整改方案”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继续督办牵头处室扎实推进长期整改措施落实工作。落实部党组和部内有关司局工作要求,高质量做好各种专项工作“回头看”的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要求做好接受各类审计、检查、督查等其他专项工作。
3. 防微杜渐,加强重点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管理
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旗帜鲜明地抓意识形态,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始终贯穿各项工作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工作措施:每半年安排一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题研究。健全评估中心及挂靠评估中心主办的网站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对各类培训、研讨等会议或活动,出版的各类文件、报告、培训教材等进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核。做好评估认证审议环节以及专家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政治引导和教育。
4. 统筹全局,研制“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
目标任务:以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目标,研制评估中心“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面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作措施:广泛收集国内外专业评估机构、国际组织发展规划,科学研判“灰犀牛”、 “黑天鹅”可能相关事件,以各处室工作布局和谋划为基础,深入研究、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做好评估中心“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评估中心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5)。
二、 发挥高校质量建设主体作用,引导高校建设良好的质量文化
5. 加强引导,增强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
目标任务:引导高校开展自我评估,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主体意识。
工作措施:落实并突出高校自我评估及其实效要求,用足用好合格评估“回头看”督导复查成效,抓实抓好审核评估整改部署和要求。组织召开高校教学改革与评估工作系列宣讲培训,加强高校质量文化意识。启动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分析评价学校填报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质量,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各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
6. 聚焦重点,充分发挥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作用
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专业认证推动促进作用,提升认证能力,提高认证实效,推动专业建立以产出落实为主线和以评价机制为底线的产出导向教育体系。
工作措施:完善指导文件,聚焦面向产出评价机制核心问题,形成系列指导文件和培训教材。继续分类、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培训与宣传推广,强化认识;在申请与受理、自评指导与审核、专家进校、结论审议与状态保持等各个环节,全面强化以产出评价机制为底线要求,切实推动专业OBE建设。
7. 沟通协作,加强与省级教育评估专业机构交流互动
目标任务:以协同组织评估认证工作为主要内容,搭建评估中心与省级评估机构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
工作措施:围绕院校评估、专业认证、数据常态监测等重点工作,组织召开评估机构交流研讨会,推动各级教育评估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双向互动。
三、 高质量开展院校评估,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8. 立德树人,完成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研制及试点工作
目标任务:根据教育督导局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研制新一轮审核评估配套文件及评估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并总结。
工作措施:配合教育督导局征求战线意见,修改完善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发布前后相关准备工作。编制评估指标解读、评估工作指南、评估工具等配套工作文件,研发评估管理信息系统。研制常模数据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模板。选取高校开展审核评估试点并总结。
9. 分类指导,做好两类高校合格评估工作
目标任务:持续加强常规合格评估进校考察规范管理,推动评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引导学校压实评估整改工作,提高评估整改实效。
工作措施:规范开展2020年常规合格评估进校考察工作。组织开展南方科技大学新型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配合教育督导局进行合格评估整改情况督导复查,跟进学校评估整改情况,让评估“长牙齿”。
10. 适应需求,完善三类专项评估方案
目标任务:根据部领导指示和综合改革司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对标国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评估方案。
工作措施:按部领导指示和相关司局要求开展《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研制工作,与综合改革司沟通委托课题事宜,广泛征求战线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评估方案并上报。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完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和《继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评估方案》,从指标解读、方法技术、数据监测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评估实施细则;依托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开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质量常态监测工作。
四、 分类开展专业认证,落实专业教学质量“最后一公里”
11. 夯实基础,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目标任务:提升认证能力,提高认证实效。提升骨干专家的业务能力,补充一定数量的合格新专家,加强认证专家队伍建设。系统推进专家评价工作。统筹推进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和认证工作网站。
工作措施:明确申请受理依据,控制认证规模,对300个工程类专业进行认证。优化程序扩充“容量”,降低成本,提升认证能力。推进“宽进严出”认证模式试点,加强自评过程在线指导,严格自评审核,严控进校专业质量和数量。开展专家、秘书培训,进一步扩充专家队伍规模,提升专家队伍质量。建立认证专家评价制度,根据评价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完善新版认证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和新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英文网站。开展认证宣传,提升宣传成效,扩大认证影响力。
12. 提高能力,稳步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
目标任务:制定未来6年工作规划,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协同机制建设,认证能力建设。启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专科类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全面开展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工作。
工作措施:分类对各地师范类专业布点情况进行摸底,合理制定未来6年工作规划。从管理体系、方法技术、专家队伍、信息平台等方面做好大规模开展认证工作的准备。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专科类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对4000个师范类专业实施第一级监测试点,形成一级监测报告。稳步推进第二、三级认证实践,开展至少不少于70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三级认证工作。
13. 理顺关系,统筹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和其他科类专业认证工作
目标任务:不断优化医学教育认证工作体系建设,规范开展医学类认证工作,积极推进医学类三级认证体系研究工作,开展临床医学等专业的一级监测工作并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完善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三级认证方案。
工作措施:加强对医学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统筹管理,完成40个医学类专业认证工作。组织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进一步优化认证流程,修订规章制度,提高认证工作能力。开展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医学三级认证研究工作,依托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开展临床医学等专业一级监测指标采集及数据分析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三级认证方案,遴选部分专业开展一级监测特征数据指标研制。
五、 升级国家数据平台,提升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水平
14. 优化升级,启动国家数据平台4.0版开发
目标任务:启动国家数据平台4.0版研发工作,推动平台升级改版。
工作措施:充分研判新形势新要求,启动国家数据平台4.0版研发工作,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发研制4.0版采集测试系统。
15. 提升水平,高质量开展质量常态监测
目标任务:巩固常态化的采集制度,优化采集工作机制,保障数据质量;完成数据平台中控系统开发,建立算法库,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根据评估认证工作需求,完善数据分析报告模板,做好数据服务保障工作。
工作措施:尽早下发年度采集文件,优化采集工作机制,组织专题培训,保障数据质量,扩大平台影响力。开发完成数据平台中控系统,建立算法库,完善数据平台应用服务功能。根据院校评估和三级专业认证工作需求,研制不少于25份评估数据分析报告和不少于80份专业认证数据分析报告。
六、 加强对外国际交流,服务评估认证发展
16. 开拓扩展,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目标任务:紧密结合中心业务制定年度出访计划,扩大和深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作措施:加强与境外质量保障机构的联系,探索进一步合作可行性。加强与日韩评估机构交流,做好“亚洲校园”项目质量监控工作,组织中方参与“亚洲校园”项目高校研讨会。做好外事接待工作,大力宣介中国质量保障情况,提高国际影响力。
17. 实质等效,持续做好国际评估认证
目标任务:加强国际交流,做好《华盛顿协议》有关工作。持续开展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工作。
工作措施:系统梳理、翻译和校对有关国际规则、政策、操作文件,全面准备《华盛顿协议》周期性检查。做好2020年国际工程联盟年会(IEAM2020)参会相关工作。指导认证协会承办中国科协2020工程能力论坛工程教育分论坛。制定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管理办法,规范化、持续性开展联合认证工作。
七、 强化能力建设,为评估认证工作提供支持
18. 增量提质,加强专家队伍建设
目标任务:加强评估认证专家库建设和管理,稳步扩大专家数量,优化专家队伍结构,完善专家培训体系,建立专家评价和调整机制,提高专家工作能力。
工作举措:依据评估认证专家队伍建设规划和专家管理办法,开展新专家推荐、培训、入库工作。加强专家培训,建立专家评价机制,加强专家队伍动态管理,提高专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组建培训讲师团队,开发培训课程,开展培训教学案例库建设。研发/升级认证管理系统,依托系统做好专家管理工作。
19. 协调外智,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委员会作用
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科教育教学评估、认证工作参谋把关、研究咨询、指导服务的功能。指导认证协会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通过发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秘书处职能,保证全国统一的认证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指导医学类专业认证开展。依托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三级专业认证工作。
工作措施: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借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智囊团作用,为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改进持续提供政策咨询;邀请专家委员以观察员或专家身份参加合格评估入校考察;作为秘书长单位,为评估专家委员会工作提供业务支撑和服务。指导认证协会继续完善协会及其内设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组织运行;指导认证协会筹备并组织召开2020年会员大会,完成换届工作。指导认证协会完善专业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优化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支持认证协会秘书处建设,充实人员,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组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咨询专家队伍、工作人员队伍,对全国认证机构、认证专家工作质量开展管理和评价,对申请受理、进校考查、结论审议等重要环节工作质量进行把关。组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审定全国认证结论。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咨询指导作用,进行认证工作机制建设,推进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进一步完善各科类三级认证方案。
20. 内涵发展,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目标任务:加强干部思想和能力建设,建立干部管理体系和青年干部培训成长机制,切实增强干部专业化本领。加强评估研究,高质量完成系列教育质量报告以及监测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进一步提升评估中心的专业化水平和战线影响力。
工作措施:以《评估中心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办法》为抓手,结合专题学习活动、业务学习例会,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切实提升青年干部的思想意识、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系统梳理平台数据、评估认证过程材料、专家考察意见等资料,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报告》研制工作。组建数据挖掘团队,研制《思政课程质量监测报告》《一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等系列专题监测报告,研制31个省域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1个全国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
八、 做好运行保障,服务中心大局
21. 担当激励,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研制工作
目标任务:与时俱进、面向未来,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和评估认证事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事管理制度。
工作措施:进一步修改完善、充分论证《评估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评估中心岗位设置方案》《评估中心岗位聘用及晋升办法》《评估中心薪酬管理办法》以及组织实施方案等,待充分广泛征求意见,各方面条件成熟后适时推出研究成果。
22. 保证安全,做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
目标任务:完成中心OA系统的测试、上线运行及验收工作。完成魏公村办公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研究制定中心机房云迁移的实施方案。启动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接入工作,完成系统调试。
工作措施:OA系统正式上线,完成验收工作,适时启动增加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模块的研究工作。做好魏公村办公区搬迁,保障通讯和办公网络的日常运行;做好运维,保证机房和系统稳定运行。落实内控流程,推动新上线OA系统的科学使用。开展网络安全自查与定期巡检防护,顺利完成新系统定级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按时完成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标准所要求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开展调研,制定中心机房和应用系统云迁移的具体实施方案。启动电子政务内网系统建设并根据要求开展相关测试工作。
23. 完善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任务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人事、财务等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各项业务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逐步形成各类突发应急事件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和领导干部带头担责、整合资源科学有效、调整计划及时合理的工作氛围,切实保障应急处置和日常工作两不误。
工作措施:依据中央和教育部的规章制度,督促各处室修订或完善部分现有制度。加强“空白区”制度建设,制定《评估中心新进人员试用期考核实施细则(暂行)》等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及教育部最新政策和要求,结合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进一步修改完善《评估中心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体系制度,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防范应对中的作用。
End
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网站。
声明: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有侵权,敬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