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移民是难的,结果拿了PR的人说:拿身份是最简单的。
考过PTE的同学都有这样一个认知:PTE 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简单,之所以能出分,是因为它有非常明确的方向。只要按照它的标准勤加练习,在分数上一定会体现出来。而雅思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因为它的标准看起来就像是没有标准。
类比过来其实在追求 PR 的这个过程就很像在考 PTE,把各种条件明明白白地摆在你面前,达到了就是有分,一目了然。虽然过程也是充满荆棘,但目的地就清清楚楚地在不远处,你要做的只是排除万难朝他走过去。
而雅思就更像是拿到PR之后的人生规划,题海茫茫道路万千你根本不知道何从下手。
很多不少奋斗了多年终于拿到身份的小伙伴在身份之后并不是持续地兴奋,而是迷茫。因为今后的任何决定再也没有EOI为你做指引。
有些人错误地将PR这座人生的里程碑当做了最终目标。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在人生规划里,拿到PR其实才是最简单的一件事。
越过山丘,才发现还有好多好多山丘。
.1.
工作
之前看很多招工启事,很多不错的工作都对应聘者有永居的要求。这时候人就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我找不到好工作只是因为我不是PR而已。
但讲道理,仔细一想其实都能明白:要应聘成功是不是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相关经验和实力。
之前的时间和精力都花给了找专业工作不太用得到的Natti、PY和 PTE。同样的年纪,别人已经有了几年经验,你还是个职场小白。
有了PR只是有了你的简历被翻看的资格,但具体能否胜任工作,还是简历的内容说了算。说白了,就是现实版的“我奋斗了好多年,才有资格跟你往同一家公司投简历”。
但现在不换工作还什么时候换?难道真的要端一辈子盘子吗?(并没有说端盘子不好的意思,只是大多数人都有很多其他的志向与兴趣)
那要换什么样的工作,能换什么样的工作,这都跟雅思作文一样,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职业规划,并不是可以慢慢决定的事情。机会,肯定只给有准备的人。
.2.
人生大事
就算是高中一毕业就无缝衔接念移民专业,等把各种手续七七八八地办完,也差不多到了该被父母催婚的年纪。
多数人将会受到来自周围的各种明示暗示你是不是该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大事”的连环轰炸。这种烦人的氛围会逼着你不得不想得更长远。
没有伴侣的独身人士在以上的基础上还要接受这些煎熬:我要随缘还是积极一点?我将来的对象是不是也跟我有一样的人生规划?如果要是遇到真正喜欢的人他却想回国发展怎办?等等等等...
以上的种种纠结与煎熬,在拿到 PR 之后都需要你自己独立做决定了。而决定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你并不清楚现在的决定和所付出的努力能为你带来怎样的未来,因为再也没有只要我考到四个七我就可以加十分这么板上钉钉的好事情了。
.3.
文化
文化认同其实是对移民来说最困难的一件事。就像电影《绿皮书》里被白人养大的黑人钢琴大师一样,他最大的困惑就是他到底是谁?他的归属感在哪里?因为对白人来说他不够“白”,对黑人来说他也不够“黑”。
第一代移民其实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再努力也不够“澳大利亚”,而常年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让你对国内的朋友和家人来说,却已经是半个外国人了。
面包再如何好吃也改变不了我们习惯吃米饭的事实。
这时候你到底是留在华人圈,还是想往外再探一探?当然有会很多人两边都处理的很好。但下决心总是困难的,就像拔牙最恐怖的时候并不是拔牙的过程,而且拔牙之前你听见机器转动的声音。
融入新的文化并不意味要抛弃自己的文化,只是需要跨出舒适区是一定的,因为你得熟悉新的内容和习惯。而要不要留在舒适区,真的是各有各的好,这就是一个永恒的纠结难题。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事情真的是随时都在发生。但提前做的准备却绝对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人生不就是在不断的打怪升级,要大boss老那么点儿血,刷起来感觉也是没啥意思。
最后老话说的好,“种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趁现在多升几级总是没错的,是吧~
【一周热点】
谁说霍巴特周末无聊!电影,时装,宾果派对全都Made in Tasmania!
塔州盛产的「黑色黄金」,闻起来像脏袜子,一公斤卖3000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