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命安全 警惕密闭空间作业
安全生产月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每年的6月是安全生产月。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是每一个工厂、建筑工地等现实工作场所不容推卸的责任。细数近些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我们可以发现密闭空间作业是生产事故的常发之地。
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罐、槽车、管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等。
这些空间存在着通风不畅、出入口受限、有害因素多等特点,发生窒息的几率极高。
危害与特点
▶密闭空间潜在职业危害
1. 可燃性气体、蒸气、雾以及可燃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引起爆炸;
2. 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8%或超过22%,引起缺氧或爆炸;
3. 其他任何含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的环境浓度可引起致死、失去知觉、影响逃生;
4.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所规定的MAC或STEL,引起急性职业中毒;
5. 其他职业损害:如中暑、吞没、电击伤等。
▶特点
1. 属高风险作业可导致死亡;
2. 绝大多数情况下可预防;
3. 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
4. 许多危害具有隐秘性;
5. 有些危害难以探测;
6. 多种职业危害共存。
危害来源
1. 密闭空间中的气体或液体的泄露或挥发
化学物质从化学品储罐、天然气管道、法兰、阀门等处泄露,并进入密闭空间中,形成多种危险环境:
(1)泄露的气体或蒸气会使氧气含量下降,导致缺氧;
(2)泄露的气体或蒸气会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导致燃烧爆炸;
(3)有毒气体的泄露直接导致中毒、窒息、死亡。
2. 密闭空间中有机物分解
(1)有机物(如生活垃圾、动植物)的分解产生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中毒死亡;
(2)有机物的分解,氧气被消耗,导致缺氧;
(3)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导致燃烧爆炸;
3. 密闭空间中燃烧及氧化和氧气被吸收
(1)在密闭空间内燃烧(焊接、加热、内燃机、切割)消耗氧气;
(2)金属密闭空间由于氧化,消耗氧气;
(3)密闭空间空气被其他可燃气体置换;
(4)氧气被密闭空间中容器或存储的物质吸收;
(5)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作业规范
1. 通风: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2. 检测:“先检测,后作业”,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气体浓度等。
3. 作业:作业人员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进行作业,同时监测作业面气体浓度。作业过程需双人进行,一人进行作业的同时,另一人负责在外监护。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监护者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
注意事项
1. 危害告知 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2. 作业过程中持续通风、定时检测 根据作业环境变化,应对工作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通风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并做好检测记录。
3. 架设应急救援设备 作业前应架设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作业现场应准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4. 佩戴防护用品 作业前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撰稿:文君、赵辰路 理化检验科
审稿:杨晓松 职防科
猜
你想看越陷越深 | 关于一不小心踩进毒品巨坑这件事美味小龙虾,如何放心吃?猴痘健康提示近期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频发,家长们关注几点、做好几点,就能稳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