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变了行为方式,不变的是情思 | 今日思:清明更大的意义是···
清
Qing Ming
明
2018.04.05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伴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清明节悄然而至。
清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4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过清明的习俗。多年以前的今天,一家子的老老小小都会走过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翻一翻坟前的土,剪一剪坟头的枝,静静地在地头坐一会,与先去的亲人道一道整年的情。
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让都市的我们省略了一些环节,但技术的发展也创新出更多、更丰富的哀思与惦念的形式。建军节的军装照让我们铭记人民解放军的不易,接力献花的小程序也让我们为先烈寄去哀思·······凡此种种,变的是祭奠的行为方式,不变的是情思。
今天,让我们一同静思,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表达对故人、故土、故国的深情厚谊。我们一同聆听著名诗人潘洗尘的《故乡》,找到我们共同的心灵原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1947pmoh8&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土地
潘洗尘
(一)
把无法辨别的事物
放在土地上
水会被过滤
枝杈很快腐烂
种子发芽
真理一旦存在
就一定是长出来的
但难免被习惯忽略
在土地之外
是谁用词语的抹布
擦拭着玻璃上的灰尘
我们却总是忘了
最朴素的表达
(二)
如果离开土地
我会听不到任何声音
也看不见任何色彩
更触摸不到坚硬的时间
行走的时候
脚上沾着的泥土
让我心里踏实
我还曾试图跟在一条狗的后头
在满是月光的院子里爬来爬去
这是你看不见的
有一幅国宝——“清明上河图”,它描绘的就是北宋时期清明时节现实的市井景象,它不仅仅表达了哀思,更让我们看到一幅祥和之景。
《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这万物生发的季节,我们追思先主,追述先烈,追念先贤。而正如《清明上河图》表达的一样,我们更要做的是,在对逝去生命祭奠之后,重新认知生命,从而能更加安静地去善待新的生命。
在这样的日子中,既缅怀昨日,也憧憬明天;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既心念先祖,也不忘先烈;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清明节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不负韶华。
我们缅怀生命,我们铭记历史,然后我们满怀信心,奔赴未来。
~ END ~
文章来源:网络综合
微信编辑:李中华
往期荐读
新高考英语被弱化了吗?拼图教学模式助力英语阅读教学 | 数字课堂
高中生物课标修订组专家:生物微课设计要遵循这些技巧 | 生物专题
2018,我们将聚焦以下话题,
欢迎来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