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明文数字化教学 ——以《梦回繁华》为例

雷冰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09-0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说明文以提供各领域的信息为目的,在语言与情感上不及小说、散文和古诗文有韵味。对于擅长以情动人的语文教师,教学说明文时存在不少困境。其一,说明文的内容是跨学科的,但又属于语文教学内容,应如何平衡跨学科的属性与语文味的要求?其二,说明文语言直白,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难度较小。因此,说明文“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一直困扰着教师。初中的说明文教学,通常依照说明文的四大知识板块设计教学过程——明确说明对象、厘清说明顺序、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语言。如何兼顾文体特征与文本特质,才能不让说明文教学落入千篇一律的模式?想要改善说明文教学效果,必须妥善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笔者以教学《梦回繁华》为例,探讨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说明文数字化教学策略。




1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



说明文数字化教学的创意,源于教师对本文“教什么”的深度思考。任何脱离文本解读的数字化教学设计,都是浅层次的技术融合。数字化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在教师明确一篇说明文的教学价值之后。如果是技术先行,则会出现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的无意义教学。因此,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说明文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对文本的全面分析。说明文的文本分析,始于文体特征,归于核心素养。两道关卡,能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明白本课需要“教什么”。


统编初中语文《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属于其所在单元的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的教学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梦回繁华》的教学重点应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怎么样”,理解作者介绍前、中、后三段画面内容时,为什么选择不同的空间顺序;理解文本大量运用四字短语如何做到说明准确且不失典雅?


为了突破以上两个教学重点,教师通常按照文学性文本的教学思路,仅从语言上钻研。但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准确清晰地提供信息,语言本身并无深意,导致学生无法像品读散文、小说等文学性文本那样,从文字的角度解读内涵丰富的语言和精彩的构思。学生认为说明文学习无趣的症结点即在于此。


其实,说明文作为一种针对性强的文体,它拥有实实在在的写作对象,并非虚构。它基本的写作要求是严谨、准确、实事求是。教师用解读文学性文本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是不科学和无效的,也难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说明文的有效途径,是对照式阅读。


对照式阅读,是将说明对象“引到”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观察说明对象,比对文本写法,思考作者如此写作的原因。如此分析,更符合说明文的文本特征,让学生更容易发现经典说明文在语言和思路上的精妙之处。


将说明对象“引到”学生面前,是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体现。近年来,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常用手段。这种创设情境的手段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褒贬不一。例如,在文学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大量采用影视资料或图片,被认为有损学生对文字的想象力。但这种担忧在说明文教学中并不存在。说明文介绍真实存在的对象,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合理且有效的。不同的说明对象,需要不同的引入方式。本课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原图有5米长,若在课件上展示局部、缩小甚至是错误的版本,都属于信息技术的浅层运用,无法体现其必要性。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学生能近距离反复欣赏真迹。随着数字文物库的建立,让学生亲眼看到高清的“真迹”,在当下完全有条件实现。


在认识文本特质的基础上,教师再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梦回繁华》的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典雅而有韵味的四字短语。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图文比对,理解作者采用三种空间顺序介绍三段画面的原因,体会《清明上河图》繁华背后的历史悲凉。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图文比对,欣赏采用四字短语来说明的独特语言美,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美,学习鉴赏古代长卷画作。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补充的资料,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文化价值。




2



选择数字化策略,优化说明文教学方式



(一)课前提供有关说明对象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明文教学并非简单获取信息的过程。教师若想学生对说明文有学习兴趣,必须引起他们对说明对象的兴趣。网络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但学生对说明对象的知识储备到何种程度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不断实践。教学《梦回繁华》时,如果仅仅采用课堂展示画作的方式,利用几分钟的图文介绍或趣味视频,不足以调动学生对这幅传世名作的兴趣,“无聊”的印象会严重影响学生自学本课的积极性。如果教师通过QQ群课前推送资料包,如网络版《清明上河图》、《看鉴》系列中的趣味视频、《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简介等,让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清明上河图》,则会由于资料链接的丰富多样,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拥有较为充分的知识储备,冲淡他们对这幅画的陌生感。前置说明文教学所需的跨学科知识,能有效解决说明文跨学科的特点与教学语文味的冲突。


(二)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说明对象引入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说明文自读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比对说明对象和自主探究文本,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方式。数字化工具可以较为便捷地为教师创设“真实”情境。首先,利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导入新课。现代科技让古老的画作动起来,还原了北宋夜市的景象,让学生联想到本地著名的夜宵一条街。遥远的北宋图景与现实生活有了相通之处,《清明上河图》在学生心中变得生活化。接着,教师在线打开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中收藏的《清明上河图》真迹,通过任意缩放、定位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观察说明对象的便利。由此,《梦回繁华》一课的自学难度得以降低。


(三)通过对照“真实”说明对象,分析写法,训练思维,培养审美


对照阅读中,学生可以提升语言、思维和审美等的综合素养。对文本的品析,本课例聚焦第四段的空间顺序和四字短语。


1.分析写作思路,融合培养思维和审美能力


学生在文中圈出作者描述画卷开端、中段和后段时涉及的人与物,随后在《清明上河图》的画作中圈画出文中提到的对象。之后,教师请学生用箭头标示这些对象在文中的出现顺序。此时发现,学生比较容易总结出三种空间顺序:开端处按照古画的一般观赏顺序,从左到右描述;中段采用从两端到中间的顺序,将全画的高潮——漕船过桥放到最后欣赏;后段采用从中间到两侧的顺序,选择这部分醒目的建筑——高大的城楼作为观察起点。


通过在原作上画出空间顺序示意图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说出作者每段画面中选择的空间顺序,还能从导览的角度,向同学解释为什么这部分使用该空间顺序是最佳的。如此,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则从单纯识别空间顺序发展为落实审美鉴赏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2.分析四字短语,融合培养语言和审美能力


说明文教学要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教学活动立足语言时,语文课的语文味才不会淡薄。体会用四字短语说明画面的效果,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应在此处有所体现。教师以开卷处的“疏林薄雾”为例,向学生示范如何对照画作体会四字短语在摹状貌上的准确。先请学生解释何为“疏林”“薄雾”,再放大电子版《清明上河图》开卷处有树林的部分,请学生思考:作者依据什么画面细节得出“树林稀疏”“雾霭淡薄”的感受?仔细观察后,学生发现画中树木间隔并不太远,但是枝上没有多少叶子,故显得枝丫稀疏;远处有淡淡的树影,说明有雾,但不至于什么都看不见,故此雾为薄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品味语言与欣赏画作在不知不觉中合二为一,较好地提高语言与审美能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将说明语言的赏析从单纯的文本想象落到实处。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析,如果教师仅是采用记叙文教学中词义解释的方式,教学效果实际上是“南辕北辙”的,并没有把握好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对于同一信息,为什么作者选择这样的说法而不是另一种时,只有直接面对说明对象,教师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每篇说明文的语言亮点,实现属于说明文教学的语言建构素养提升。


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看《清明上河图》


(四)通过技术渲染氛围,调动情绪,由“知”入“情”


语文教学,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注重情感体验。说明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情感性的原则亦有发挥的余地。视频资源的引入,是数字化教学的常见手段,但多数是一个视频只用一次,用于导入或者观察。笔者借用记叙文的“照应前文”技巧,设计了品画板块的小结环节——让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二次亮相,并用文段中的四字短语为它配上旁白朗诵。生动的画面、大气的配乐、典雅的旁白,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师声调的渲染,让大宋繁华盛世的氛围在千年后的教室里重现,让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内容交融、与教学活动共鸣,获得更多的尝试性体验。


(五)引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体会说明对象潜藏的文化价值


教师借用叙事技巧中的“反转”,引入这幅画作后来出现的悲剧。《清明上河图》的繁华与即将到来的北宋灭亡,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笔者顺势强化这种历史的悲凉感,从网上精选《清明上河图》历代题跋,让学生通过补充的网络资料,体会作者以“梦回繁华”为题的含义。学生不禁为画中人的命运感慨万千。“繁华一梦”的悲凉,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传达了作者所说的历史文化价值。在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两大核心素养时,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和反思。最后的“题画”环节为学生作了情感上的铺垫,有话可说。


(六)使用多种交流平台,将学生的交流可视化,呈现思想碰撞


“题画”,即在画上写出感想,以此形式设计思维拓展训练,情境具体,顺势而为。教师可以设计空白画轴,邀请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利用手写功能直接题字,也可在纸上书写,之后教师通过授课助手将部分“题画”拍照上传至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课后利用QQ群组织学生线上讨论、点评。这有别于传统课堂稍纵即逝的口头分享,能让学生学习如何清晰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保留和展示。




3



说明文数字化教学的反思




(一)在已有硬件基础上深度运用信息技术


深度运用信息技术,体现在教师数字化教学方式的选择有所依据。教师设计说明文数字化教学内容时,容易迷失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中,或者认为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创意而陷入技术困境。这些困扰都让说明文的数字化活动偏离优化教学的初心。


实际上,并非技术跟不上设想,而是教师运用技术的思维仍停留在浅层——通过占有更多的技术达到“炫技”的目的。这也是教师实践信息技术与说明文教学融合时经常陷入的误区。许多以技术占有为表征的课例,并未在本质上转变模式化的说明文教学方式。


所以,教师应当首先转变说明文教学的刻板印象,从核心素养出发,明确每篇说明文的教学价值和目标。其次,本着如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技法。最后,思考现有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中有哪些可以让教学技法更直观,更容易操作,为每篇说明文教学量身选择有用的数字化辅助工具。这才是真正地深度运用信息技术。


(二)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数字资源深度学习说明文


教学方式数字化推广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退居幕后。既然当下教师的备课已经深度依赖数字资源,何不将这一过程传授给学生?《梦回繁华》的数字化教学设计,是笔者带着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利用数字化资源深度探究文本亮点的过程。笔者在备课阶段通过查询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库,认真进行图文对照,理解说明顺序选择的用意,领会四字短语的准确性。同时,上网查阅大量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历史知识与流传过程,理解作者为文本所拟《梦回繁华》这一题目的内涵。笔者的备课过程,即证明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如此,即使硬件条件达不到心中所想,但是据此设计的教学过程,已经体现出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


但是,本文所述的说明文数字化教学策略侧重事物说明文,对于事理说明文的教学仍有一定的不适用性,具体表现在引入说明对象对照阅读这一方面,仍须进一步探索。


每篇入选教材的说明文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亮点。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让每一课展现出它的气质,跳出千篇一律的说明文教学模式。说明文的数字化教学更要以此为目标,拥有符合自身气质的创意设计,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说明文中感受到说明方法的魅力,获得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等能力的综合提升。这应是说明文教学努力摆脱枯燥和刻板的目标。

 

(作者系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教师)

 


文章来源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年第1期
责任编辑 | 孙建辉
微信编辑 | 司君琪
 微信监制 | 赵满树


精彩回顾

名师引领 | 地理信息技术助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雷朝滋:智能技术支撑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

信息化时代,全球教育变革正在走向何方?

2021寒假教师自我升级  4大策略与12条贴心建议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