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抽屉里的袜子,70%都产自浙江这个小镇

关注☞ 超级乡村研究所 2023-08-20


在世人还在用脚步丈量大地的时候,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的人,早就通过袜子实现了环游世界的梦想。

图源/纺织服装周刊

这个人口不足10万的小镇,每年卖出去袜子近300亿双。国内70%的袜子都出自这里,在全球范围内也占到高达35%的份额。按目前全球75亿人口来算,人均4双从大唐镇产出的袜子。2020年,大唐镇袜子的年产值达到750亿元,有专家预估,今年可能要突破千亿大关。

每年,有无数双袜子,从大唐镇出发,去到它们的主人身边,完成使命,脚印布满全世界。


01

袜子王国的萌芽

 “袜子”这个词汇最早见于《中华古今注》,上曰:“三代及周著角韈,以带系于踝。”“三代”指的是夏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四千年。

古代袜子 图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几千年过去,在时代的发展中,袜子也在经历着革新,从宽松的渐渐变成合脚的,从皮革的变成丝绸的。

1940年,第一批尼龙丝袜开始销售,瞬间在全球刮起一阵狂潮。彼时,旗袍正在中国流行,爱美的女人们脱掉老式长裤,换上了材质轻软又弹性十足的丝袜,摇曳生姿。

尼龙袜在中国的流行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1969年,大唐镇周边的钟家村从上海买来了16台手摇袜机,办起了袜厂,生产尼龙袜。

手摇袜机的更新换代 图源/诸暨发布

手摇机的效率不算高,昼夜不停的摇也只能生产四五十双袜子,但是获利可不少。当时的一双袜子卖一块八,能赚一块钱,这可了不得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在生产队干一天活儿,才赚四毛,织上几天袜子,就能抵生产队干一年了。

“做袜子能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唐镇的村民也开始琢磨入手摇袜机。上世纪70年代,大唐镇就已经有好几家制袜厂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热爱机械的张金灿进了制袜厂当机修工。他发现手摇袜机故障维修率实在是太高了,经常断针,他忙不过来不说,还影响产量。仔细研究后,张金灿发现断针的原因是钢材不好,硬度不够。换掉劣质钢材后,厂里的手摇袜机就很少再出现断针的现象,产量也就提上去了。

张金灿会修机器的消息传遍了大唐镇,那些偷偷在家做袜子的村民纷纷找他帮忙,成千上百台改装袜机从张金灿手里传递到各家各户。夜里,人们坐在家中摇摇晃晃地织着袜子;白天,妇女挽着竹篮,在省道两侧向南来北往的商人兜售袜子维持生计。

大唐镇最早的袜子市场悄然诞生。

手摇袜机 图源/浙江日报


02

四代袜业市场,见证了大唐镇的成长

上世纪80年代,电动织袜机开始普及。大唐镇的村民张大众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从上海买回几台织袜机,和父亲一起开办了丰足电脑袜机厂,生产织袜机,就近售卖,很是火爆。到了80年代中期,大唐镇差不多70%的人都在做袜子。

袜子做好了,就缺一个集中的市场,在政府的积极调研和改革下,1991年10月,众人期待许久的大唐轻纺市场开业。第二年,市场成交额就达到6.1亿元。这个拥有拥有397个原料摊位和1515个成品摊位的第一代袜业市场, 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化纤丝集散地,平均每天有47万双袜子从大唐镇发往全国各地。

袜子市场交易 图源/浙江日报

1995年,大唐镇所有袜摊从轻纺市场搬至营业配置更加完善的轻纺机械市场,第二代袜业市场就此诞生。

此后,大唐袜业迅猛发展,但很多原材料仍需从外地购买。嗅觉灵敏的金银焕看到了广阔的商机。1998年,他创立了大唐镇第一家包覆纱厂——永新化纤有限公司,很大程度上为大唐的制袜企业减轻了成本。

袜子工厂 图源/东西智库

2002年7月,大唐轻纺袜业城建成开业,这个拥有商业店铺1600间的第三代袜业市场,年成交额达100多亿元。对比1991年的第一代袜业市场,交易额翻了十几倍

次年,蔡华峻创办的大唐纺织厂实施了第一期氨纶生产技改项目,自此,大唐镇结束了外购氨纶丝的历史。从制袜到原材料生产,再到营销运输,大唐镇已经形成了一条全流程的产业链。

第三代袜业市场 图源/诸暨发布

如今,大唐镇第四代袜业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孙菊美作为四代袜业市场的亲历者,很是感慨:“第一代袜子市场就像小菜场,上面是一个钢棚,搭一块1.2米长、1米宽的钢板就开张了。想不到当年的小生意能发展到现在这么大。”

第四代袜业市场 图源/诸暨发布


03

革新,带来行业新气象

产业链聚集效应的形成带来低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同类企业之间的互相消耗。

袜子虽是现代人必需品,却是货架上的小透明。怎样从现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大唐镇很多企业都下了苦功。

图源/中新网

“产品做到最后都要靠品牌带给消费者归属感。”程小勇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程小勇从山东一个技术公司处了解到除臭抗菌技术。对方向他展示了除臭抗菌的纳米粉体,于是他想到是否能把纳米粉体镶嵌纤维里面,用纤维来做不臭脚的袜子。

现在程小勇手握两项发明专利,实现了除臭抗菌袜的量产,年均销售额能达到3000万元左右。

“刚上市的时候还有人写感谢信,说他的脚总算可以拿出去了,这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除臭抗菌袜 图源/抗菌产业网

有人在材质和功能上创新,有人改革生产线。

秀欣科技的秘密武器就是智能车间控制中心,在那里,工人只需要输入订单数据,生产、定型、包装、入库等一系列工序就能由机器自动完成。原来一个车间需要75位工人倒班,实行自动化后,12位工人就能完成作业,降低了人工不说,产能还提升了20%。

图源/纺织服装周刊

作为制袜企业后备军的袜机厂也不甘落后,努力打造属于大唐镇自己的精工产品。海润精工的顾伯生在一次采访中说,一台进口的全自动智能袜机要实现多个功能,需要三根针,而海润精工只需要一根。

很多制袜企业表示,用海润精工智能袜机生产出来的袜子,让自己走上了中高端市场。相比进口机器,价格实惠,机器又好用,这使得海润精工订单不断。

图源/纺织服装周刊

2004年,大唐镇袜业年产量90亿双,是老牌袜业大王美国佩恩堡小镇的9倍。2005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写道,大唐镇已然成为新的“世界袜都”

也是在这一年,大唐镇人集中力量投入研发,开始创立自主品牌。截止到2019年,在全球袜业创新企业排行榜上,前100强有36家来自中国,大唐镇的袜企就占了24家。

图源/搜狐网

现在的大唐袜业,已经从一个扎堆式的块状产业,成长为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产品系列丰富、技术配套齐全、拥有自主品牌和创新研发能力的产业集群。许多国际大牌企业如德国拜尔、巴斯夫公司,日本的伊藤忠株式会社等纷纷来大唐镇考察、取经;更有大批外企在大唐镇设下中国分部。

40多年的发展,让大唐镇撕掉了“海外袜子加工厂”的标签,一步一步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全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而大唐人的目标还不止于此,他们正向着成为世界袜业风向标的方向前进。


超级乡村研究所
   大唐镇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这个号称“国际袜都”的小镇,现在怎么样了?

[2]《去中国袜子王国 做三毛钱的“大生意”》

[3] 《世界袜都大唐村:每家每户都生产袜子,年产300亿双,遍布全球》

[4]《一条街道承包全球三分之一的袜子,凭什么?

[5]《袜都兴市四十载一大唐袜业市场发展纪实》

[6]《一双袜子的革命——大唐袜业数字化转型记事》

[7]《大唐袜业植入“智慧因子”,传统企业变数字工厂》



- END -


点击图片查看

超级乡村研究所往期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