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五市市委书记接受1号君专访: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华日报最近推出《决战脱贫攻坚 苏北五市市委书记系列访谈》,邀请苏北五市市委书记畅谈决战脱贫攻坚的做法和体会,充分展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江苏实践,推动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新华日报2021年1月17日2版)
实施路径深度融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访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
徐州
徐州是江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战场,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数量均占全省四分之一。面对如此艰巨繁重的任务,徐州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市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决定性胜利。截至2019年底,全市62.78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269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连续4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等次。
记者:2018年6月,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徐州调研时提出,徐州要创造更多脱贫攻坚的经验和典型。请您谈一谈,徐州脱贫攻坚有哪些特色亮点和创新举措?
周铁根:徐州强化探路领跑、创新创优的自觉和锐气,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徐州特色的经验和典型。
率先构建健康扶贫政策体系。针对因病致贫占比超过40%的实际情况,在全省率先出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障政策,把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建立财政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费用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进一步调低县镇定点医院住院报销起付线、调高门诊就诊封顶线和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目前,全市低收入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平均达94.75%。
探索创新空间治理增收路径。在全国先行试点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治理实践,推动治理盘活的集体资源资产全部纳入集体产权市场公开交易,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目前,全市累计清理回收集体资源资产71.6万亩,269个经济薄弱村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村均增收10万元。
集成打造阳光扶贫监管平台。整合阳光扶贫、阳光村务平台资源,集成产权交易、“三资”管理、村务卡等功能模块,优化升级为“阳光扶贫+”监管平台,实现对21个部门、88条资金线、680万乡村人口和2442个行政村的“无死角”监管,有效防范遏制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发生。
记者:徐州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周铁根:2020年以来,面对变化变局和大战大考,徐州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探索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质量不降、成色不减。
以“稳”的政策举措巩固战果。坚持标准不降、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继续做好攻坚期内扶贫各项工作。徐州市委继续组建帮扶工作队,选派60名队员进驻5个县(市)区,组织87家市级后方帮扶单位开展挂钩帮扶,2020年以来,后方帮扶单位累计投入3296万元、落实帮扶项目101个,有力促进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
以“进”的发展态势扩大战果。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快推进扶贫项目、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积极引导低收入人口就业创业,73个受疫情影响的产业项目全部复工复产,累计推动17.73万人转移就业。着力深化消费扶贫,在前期探索推行经济薄弱村农产品进高校的基础上,又创新搭建“邮乐食堂”“主播带货”等平台载体,累计带动销售扶贫产品8.68亿元。
以“防”的制度机制守住战果。徐州在全省率先建立“防返贫预警监测系统”,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监测帮扶“两类群体”4048户、11476人。探索建立“防贫保+防返贫资金池”复合式保障机制,目前防贫保险已覆盖406万人、累计赔付1255.9万元,临时救助特殊困难群众1000余人。
记者: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徐州有哪些谋划和打算?
周铁根:接下来,徐州将把产业扶贫融入产业振兴进程,以项目建设、结构调整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让农业成为高质高效的产业。把危房改造融入生态振兴进程,以乡村建设、农房改善推动乡村生态宜居,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徐州把过渡期作为脱贫成果再巩固、脱贫成效再提升的“黄金期”,继续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合理安排财政投入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调整支持重点。持续发挥再贷款作用,在展期期间保持现有再贷款帮扶政策不变,延续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指导脱贫地区用好优惠政策、用足政策红利,引导经济薄弱地区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致富奔小康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为推动组织保障深度融合,徐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与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做好衔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新华日报2021年1月25日2版)
率先试点“阳光扶贫” 织牢脱贫“安全网”
——访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
淮安
作为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主战场之一,淮安把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42.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和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标任务,交上一份脱贫攻坚满意答卷。
记者:淮安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工作试点,目前形成怎样的工作机制?
蔡丽新:脱贫致富奔小康,精准帮扶是前提。淮安围绕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确立“精准扶贫脱贫、阳光透明监管”攻坚思路,在全省率先开展“阳光扶贫”工作试点,创新开发“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系统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主线,以人和项目实名制为前提基础,以“信息化+制度化+公开化”为方法路径,对8个部门32条扶贫济困资金线归口录入、全程监管;对671个扶贫开发项目重塑流程、跟踪管理;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扶贫工作成效、成果巩固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当系统发现有返贫风险、临贫易贫户,相关部门即时予以帮扶,消除返贫风险。截至目前,该系统实现资金使用、对象识别、责任落实、过程监管、绩效评估“五个精准”,推动全市资金拨付使用率达99.4%。
脱贫致富奔小康,科学的制度机制是保证。淮安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和市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挂钩重点片区制度,全面落实“三个一”帮扶体系,对每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落实一名帮扶责任人,对每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组建一个市县镇帮扶联动组,对每个带动增收项目组建一个项目帮扶组,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脱贫攻坚合力。
记者:淮安如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蔡丽新:脱贫致富奔小康,发展产业是根本。淮安把培植扶贫产业、实施扶贫项目作为有力支撑,优选带动力强、参与度高的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和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等优势特色产业。
持续打造“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切实增强产业扶贫整体实效,着力提高经济薄弱地区和建档立卡户内生动力,形成户有增收项目、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片区有产业带的局面。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全面落实“3+2”产业扶贫机制,“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3亿元,实施农业产业类扶贫项目297个,带动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全部超18万元标准,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9188元。
在探索建立脱贫致富奔小康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方面,淮安大力开展“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编制村居发展需求、企业合作项目、村企联建政策三项清单,建立常态对接、定期交流、挂钩指导、组团帮办、下沉服务五项机制,实施村企联建项目488个,村企联建桥梁越建越宽越建越实。
记者:脱贫致富奔小康,重点人群和片区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淮安如何有针对性地落实救助和兜底政策?
蔡丽新:淮安把扶贫着力点放在重点群体、重点片区,突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因病、残、老等原因导致脱贫难度较大的群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抓实建立教育资助数据库、落实资助政策等五项措施。实施特困群体“交钥匙”工程,鼓励低收入农户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居住,6531户省定四类重点人群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为有效防止因疫返贫,淮安支持在淮各类企业吸纳本地群众就业,有效解决群众就业、企业用工难题。
在确保全市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基础上,淮安又排出548个面上低收入村,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资金、项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去年前11月,548个面上低收入村累计实现集体收入1.326亿元。在重点片区,淮安将关键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入40亿元,实施饮水安全、交通出行等一批关键性工程,渠北、涟沭结合部、西南岗三个重点片区以及黄花塘革命老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新华日报2021年1月4日2版)
提升内生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 访盐城市委书记戴源
盐城
盐城坚决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十三五”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任务。2020年,盐城围绕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强易返贫易致贫人群动态监测,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记者:2016年我省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以来,盐城脱贫攻坚取得哪些成效?
戴源:“十三五”以来,盐城大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圆满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全市18.04万户、40.5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2019年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86.6元,收入绝对值和增幅均列苏北第一。全市10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6年底村均11.28万元,提高到2019年底27.17万元。“十三五”期间,盐城在片区帮扶上先后投入资金77.76亿元,实施片区帮扶项目336个,片区内居民人均收入从2016年1.23万元,增长至2019年1.91万元。响水、滨海两个省重点帮扶县是盐城脱贫攻坚主战场,累计脱贫低收入人口6.02万户、15.69万人,达标省定经济薄弱村42个,如期退出省重点帮扶县行列。
记者:只有精准扶贫才能精准脱贫,只有对症下药才能靶向治疗,盐城如何对低收入农户精准施策?
戴源:长期以来,盐城一直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双轮驱动”,找准“病根子”,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开好“药方子”。
严把进退关口。2018年,盐城对低收入农户的识别、退出、清退以及返贫等进行明确的界定,统一程序、统一表式、统一标准,定期组织对低收入农户收入进行核算,确保低收入农户各项收入符合实际情况,有据可查。
夯实脱贫根基。盐城是农业大市,在低收入农户增收方面,以发展产业为先。持续培育壮大经济薄弱地区优势产业,加强园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载体平台建设,吸纳低收入人口入园、入企就业。对部分劳力因家中有病人等需要照顾无法外出打工的,逐户扶持发展种植养殖业等小型到户项目,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和技术指导。
完善兜底政策。盐城每人每月低保标准从2016年420元提高至目前的670元,补差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380元,位居苏北五市第一。2019年初,盐城在全省率先出台“五个一批”兜底帮扶政策,做到应保尽保。
做实三个保障。在健康扶贫上,盐城构建含商业补充保险在内的“一站式”信息化结算平台,确保低收入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住院总费用的10%。在教育扶贫上,建立精准教育资助和控辍保学机制,实现建档立卡户资助全覆盖。在住房安全上,采取进城入镇、集中居住、房屋交换、原址新建改造等方式,确保低收入农户不掏钱住新房,共完成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1.86万户。
记者:在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盐城是如何做的?
戴源:盐城密切关注扶贫对象受疫情影响情况,针对低收入劳动力滞留、农产品滞销、扶贫项目建设滞缓等问题,适时采取返岗补贴、点对点运送、提供公益性岗位、开展消费扶贫、引导项目复工开工等措施。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各类产业带动载体,加大实用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输送力度。同时,对已脱贫人口经常性开展全面排查。去年4-6月,盐城在全省率先组织近万人对全市“十三五”以来建档立卡户脱贫情况、经济薄弱村达标情况进行“过筛式”回头看专项核查。
受疫情影响,盐城农业大市的地位在“六稳”“六保”大局中更加凸显,现代农业将成为盐城新的发展优势和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领域。盐城树立“现代农业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追求,全市域打造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扎实推进城乡人民共同富裕。近一阶段,盐城将对“三保障”、产业就业、农房改善、兜底保障等已出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完善提高,切实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滨海、射阳、大丰开展改革创新试点,重点从建立低收入人口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增收长效机制、探索解决支出型贫困问题和完善全社会参与的合力帮扶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尽快形成可复制的制度性成果。
(新华日报2021年2月23日4版)
抓好扶贫“点线面”,织牢脱贫保障网
—— 访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
连云港
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十三五”以来,连云港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累计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3.52万户、34.35万人,达标省、市定经济薄弱村200个,省定标准线下贫困人口和经济薄弱村全部清零;灌云县和灌南县整体退出省级重点帮扶县行列,石梁河水库片区整体帮扶工作成效明显,羽陈公路、赣榆区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工程全部建成使用;涌现出马秀云、郝大宝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记者: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连云港脱贫攻坚成绩来之不易,这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项雪龙:我们将省级重点片区和省级重点帮扶县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紧盯家庭人均收入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指标,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具体讲,重点是做好“点、线、面、网”工作——
“点”,即狠抓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就业扶贫,开展技能培训、多种形式招聘等活动;二是产业扶贫,坚持“一镇一业”工作思路,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三是消费扶贫,在全省率先创建消费扶贫创新创业中心;四是金融扶贫,出台《关于推进扶贫小额贷款投放的十条意见》等。
“线”,即抓好三条保障线。一是上学保障线。落实好控辍保学、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二是医疗保障线。严格落实低收入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保费资助、“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三是住房保障线。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动态监测机制。
“面”,即抓好社会面上“大扶贫”。发动全社会力量投身到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帮千户”“万企联万村”活动。
“网”,即织牢兜底保障网。低保兜底是扶贫脱贫的最后一道屏障,我们按扶贫兜底标准,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脱贫标准。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370元提高至630元,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统一。
记者:巩固脱贫成果,连云港在防止返贫致贫方面有什么创新做法?
项雪龙:去年,按照省委提出的“扫尾、巩固、衔接、探路”的要求,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精准防贫保项目,市县两级财政筹集2379.1万元,对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风险农户及时予以防贫救助。全年累计救助农户4034户,发放防贫救助金1355.8万元。
我们建立“12345”精准防贫工作机制,即增设一项“精准防贫保险”;框定脱贫不稳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群;救助因病、因学、因灾等三类致贫返贫风险家庭;建立市县乡村精准防贫四级联动工作队伍;强化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资产监管、兜底保障等五项保障,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动态清零。
记者:加快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连云港有哪些新的谋划?
项雪龙: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步之年。我们将按照“四不摘”要求,以低保户、特困供养户、“两易户”、“两骤户”等低收入群体,以及易返贫省、市定经济薄弱村为工作重点,完善精准防贫救助体系,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致富奔小康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更大力度推行精准防贫保项目。在总结精准防贫工作经验基础上,提标扩面,防贫保费筹集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100元,对因病、因学、因灾等大额刚性支出的边缘户家庭进一步提高标准,增强保障能力。将防贫救助纳入医保“一站式”结算系统,提高救助效率。
更高水平建设帮扶产业园。以乡镇帮扶产业园为基础,继续安排每年3000万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扶持,继续推动市级产业示范园创建工作,今年命名市级示范园10个。积极引导各类资金、资源、项目向产业园集中,推动入园资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助力乡村振兴。
更具效能加强帮扶资产运营管理。全面开展资产核查和管理工作,构建资产底数清晰、产权归属明晰、运行管理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巩固提升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支持条件成熟县区成立县级资产运营管理平台先行先试,在确保基本收益的基础上,探索经营主体、以土地等资源入股的一般农户参与资产收益的二次分配,激发资产运营主体积极性,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
(新华日报2021年1月19日3版)
“输血”+“造血”,脱贫成色足
——访宿迁市委书记王昊
宿迁
宿迁把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全面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9年底,全市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2020年底,全市低收入人口、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巩固率均达100%。
记者:全省6大扶贫开发重点片区,一半在宿迁,宿迁如何推动3个重点片区发展?
王昊:宿迁近年按照“整体帮扶、连片开发”的思路,专门成立市、县两级片区指挥部,建立“五个一”整体工作推进机制,全力推动成子湖、西南岗、涟沭接合部三大片区面貌改善。
强化产业支撑。深入实施产业引领行动,推动项目和特色产业优先向片区布局,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等生态高效农业,三大片区建成生态高效农业面积269万亩,落户优质农业重大项目82个。
强化项目带动。统筹推进三大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累计投入片区帮扶资金213.5亿元、实施项目1389个,建设农村公路450公里、农桥111座,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区域供水通村入户率均达100%。
强化关键性工程引领。把重大工程建设作为提升片区发展水平的关键抓手,以成子湖扶贫旅游示范区、太平镇千亩草菇产业园等项目带动片区富民增收,以溧河洼特大桥、330省道等重大交通设施提升片区对外通达能力,全面改变片区落后面貌。
记者:在脱贫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宿迁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王昊:宿迁坚持当前与长远并重,“输血”与“造血”齐抓,让脱贫致富奔小康质量更高、成色更足。宿迁把产业培育作为龙头,大力实施六大百亿级产业扩面提质工程,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订单购销等形式,促进低收入农户共享农业结构调整成果。
宿迁把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接续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有效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十三五”以来,累计带动低收入人口就业7.97万人。同时,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支持农户开网店,激励农户做销售,推动低收入农户与电商平台紧密合作、互惠双赢,4.5万名低收入人口通过电商实现脱贫。
在推行一系列富民产业的同时,宿迁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宅基地改革,多渠道增加低收入农户财产性收入,累计量化村集体经营性资产11.69亿元。创新扶贫信贷产品和模式,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3.4亿元,受益低收入农户30.3万户。优先将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纳入农房改善范围,目前已改善4类重点对象2.3万户。
记者:宿迁如何做好低收入农户政策兜底保障?
王昊:宿迁聚焦“病残学灾老弱”致贫主因,创新建立“1+6”兜底保障体系,努力做到全面建设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1”,即建立社会大救助机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减贫救助组织架构体系,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强化政策归集整合,搭建统一救助平台,实现精准、全面、高效、统一帮扶救助。
“6”,即建立6个帮扶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构建因病致贫救助体系,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补充保险“四道防线”,实现低收入人口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二是建立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照护体系,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残疾人照护困难和过多支出问题,为3219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三是拓展低收入农户子女扶贫助学政策,构建了全学段、全覆盖、全社会“三全”助学体系,发放扶贫助学资金9.15亿元,资助学生89.6万人次。
四是建立因灾保险制度,为低收入人口免费购买人身意外、家庭财产损失等商业保险。
五是构建失能老人关爱体系,建立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1+1+1”关爱照料、“一老一小”关爱保障“三位一体”关爱模式,全市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开展居家和社区延伸服务,17.38万低收入农户实现基本养老金参保全覆盖。
六是建立政府兜底保障制度,深入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稳定增长机制,全力做好无劳动能力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解局 | 江苏省委节后第一次中心组学习会,为什么聚焦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