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最权威工具书,启功、王世襄是其家中常客

扔書 2020-08-21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标点整理本(全4册,纯文字版)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为张珩1960年至1963年去世前未竟的历代书画著录,是其鉴定思想与方法的结晶,共著录两晋隋唐以来直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2192件,其中绘画1380件,书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每件作品详载其名称、质地、尺寸、内容、题跋、印鉴、收藏单位、历代著录等。所收作品大多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也有少数作品为私人收藏。其中一些庋藏海外的书画作品,至今难得一见。尤为珍贵的是,著录中多有张珩补前人不足、纠前人谬误、发前人未发之笃论高言,在历代书画著录中独树一帜,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上海书画出版社《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标点整理本以2000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张珩手稿本为底本。张珩之著录主旨为尽量体现书画原迹之鉴定元素信息,达木雁传真之目的,成一书画鉴定之征信基础文献,故整理者在整理过程中以张珩手稿本与提及之书画原迹核对,未找到书画原迹者,尽量保留其手稿本著录原貌,又补正了影印本的不足。



张珩之女张贻文讲述成书经历

【笔记特点】


一、按年代编排,便于研究

本书稿以年代为序重新编排,借以窥见张珩四年书画著录之历程,并悉每年著录书法绘画作品之多寡。


二、按不同字体排版,便于分类阅读

楷体为张珩著述文字,宋体为张珩著录原迹文字,仿宋体为整理者注释文字。一目了然,便于阅读。


三、编制索引,便于检索

本书第四卷附有《书画作品名索引》《书画家人名索引》,以便阅者检索。


四、补正影印本之不足

影印本于张珩手稿多有错置处。如绘画《唐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错置为1-4页,74-77页。整理者前后翻检,恢复如初,俾成完璧。

五、补正张珩著录

张珩题名不完整者,据《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等相关文献补足。如张珩著录原济,但未标出作品名,整理者据张珩所录作品题跋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相核实,据《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定作品名为《狂壑晴岚图》。

张珩所记年代年龄有差异者,据相关文献予以厘正。如张珩著录明宪宗朱见深画《达摩轴》及宪宗朱见深《岁朝佳兆图轴》,一为“成化十六(1480)年,时年三十三岁”,一为“成化十七(1481)年,时年三十五岁”,有明显失误,故把三十三按相关文献厘正为三十四岁。


【张珩与《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清末民国时期,上海及其周边因近代工商业的发达,出现了一批收藏家族和收藏鉴定家群体,其中就南浔一地而言,就有张氏家族的古籍善本收藏、古钱币收藏、历代书画名迹收藏,庞氏的书画名迹收藏。在上海的收藏家鉴定家群体有吴湖帆、徐邦达、谭敬、曹大铁、王己千、狄平子等,其中,在收藏鉴定两个领域,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时期俱有相当影响者,当推张珩先生。

张珩

张珩(1915—1963)原籍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1915年2月10日生于上海。字葱玉,号希逸,室名韫辉斋、木雁行斋。张珩的祖父张钧衡,字石铭,于浔溪支流鹧鸪溪畔置地建园,与嘉业堂刘氏之小莲庄相毗邻,取汉张季鹰适志的典故,称之为适园,自号适园主人。园中六宜阁为张石铭藏书处,曾自编《适园藏书志》,继由缪荃孙代笔完成《适园藏书志》16卷。张石铭长子乃熊专注藏书,仅“黄跋”本就藏有82部,编有《芹圃善本书目》。七子乃骥,字叔驯,古泉收藏家,为上海古泉社及古泉学会创始人之一,藏有珍品“大齐通宝”,故榜其居为“齐斋”。四子乃骅即张葱玉的父亲,在他4岁时英年早逝。之后张葱玉即随祖父生活,欣赏古书名画,5 岁开蒙读书,家塾中以书画幛壁。张葱玉虽年少,却喜欢生活在老人圈子中,故与之相往来者多为收藏大家或书画名家。

1928年,张石铭逝世,三年后分析家产,四房一支为独子张葱玉所得,顷刻之间,18岁的少年,已有身家200万,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产。而在彼时,物价很是便宜,张葱玉的女儿张贻文听祖母说,当时“家里上上下下包括众多佣人,一天的菜钱只需两元钱,吃的却是鸡鸭鱼肉”。张葱玉成为上海滩有名的阔少,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张葱玉生活时代的上海,“冒险家乐园”的粗野、诡谲的色彩已淡淡地褪去,披上了“东方巴黎”的文明面纱,成为跻居世界第五位的国际大都市,一方面充满国际传奇,另一方面又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充满魅力的世界。

张萱《唐后行从图》,张珩旧藏 

这在张葱玉的日记中皆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花园洋房、霓虹灯、弹子房、回力球馆、影星和舞女、香水、美容厅、法兰绒套服、巴黎夏装、瑞士表、银质烟缸、私家网球场、私家雪铁龙汽车、外国电影、咖啡馆,老钱庄变成银行。这本来是小说家一写再写的“上海的摩登”,对张葱玉来说,却是真实的生活世界。收藏家王季迁曾说:“不幸的是张葱玉有一个坏的嗜好,他爱赌。出名的一件事是一个晚上把上海闻名的大世界输掉了。他的地产有些是赌掉了,有些是银行买卖不得意,他得赔钱。他闻名的书画收藏也抵押给了谭敬。”

张葱玉收藏的书画,除了承袭适园旧藏外,自己掌眼,广泛搜集,也尤为精绝,其收藏的历代名迹最负盛名的当数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唐代周昉的《戏婴图》,均为国宝级艺术珍品,还有唐代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宋代易元吉的《獐猴图》,元代钱选的《梨花鸠鸟图》、倪瓒的《虞山林壑图》、王蒙的《惠麓小隐图》、李珩的《墨竹图》等大量名画。张葱玉之名不只闻名上海,而且声动京华。在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的足迹遍申城,不是藏友来看他的收藏,就是他去看藏友的藏品,终日奔波,席不暇暖,以此为乐。

 周昉《戏婴图》,张珩旧藏

张葱玉在大量披览古书画原迹的基础上,一改前人故作神秘玄妙之论,提出“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书画的真伪、高低、精粗、美恶”。他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依据分为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主要依据为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辅助依据方面最常关涉到的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张葱玉曾谈到书画时代风格的形成,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物质条件等有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在张葱玉的《怎样鉴定书画》一稿中,他以法书为例,谈道:不仅书法本身关系重要,即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如陆机《平复帖》的句法语气,在明朝人的信中是不会有的。再就书札行款格式来说,自晋唐至明清也有很大的变化,连称呼都不相同。今天用“千古”作为对死者的哀悼,明代却用来对生人表示尊敬。清人书画题款惯用的“某某仁兄雅属”,明人是不会这样写的。不同时代的字,笔画也不同。武则天时新创的字,不可能在南北朝时出现。

欧阳修《灼艾帖》行书,张珩旧藏

不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的风格。古代绘画创作的操作方式也和元明以后文人案头作画的方式不同。唐宋以前,壁画盛行,画家们是站着画的,就是在绢素上作画,也多绷在框架上,立着来画,像今天画油画似的。大约从宋代开始,将纸绢平铺桌上的作画方式才渐渐兴起来。框架绷绢的画法后来只在民间画工中还沿用下去。这种立画的用笔角度和手臂的力量与平面不同,它的效果也就自然两样。

张葱玉以他深厚的学识,在1934和1946年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鉴定委员。1947年,其所藏历代名画精品由郑振铎先生编为《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1950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调任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及《文物》、《考古》两期刊的编委。居京寓南锣鼓巷,启功、王世襄、谢稚柳、徐邦达、杨仁凯等经常过访请教。1962年率文化部书画鉴定小组,巡回鉴定书画近10万件。

张珩一家合影,南锣鼓巷

在张葱玉并不算长的生命历程中,因其罕有匹敌的家境和遗产,及对中国古书画艺术的痴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国家文物留存状况所做的普查整理、对古书画鉴定理论的发展等方面,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贡献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于1960年元旦始,于公务之暇秉笔著述的近300万言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为张珩1960至1963年去世前未竟的历代书画著录,共著录了两晋隋唐以来直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2192件,其中绘画1380件,书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每件作品详载其名称、质地、尺寸、内容、题跋、印鉴、收藏单位、历代著录等。所收作品大多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也有少数作品为私人收藏。其中一些庋藏海外的书画作品,至今难得一见。尤为珍贵的是,著录中多有张珩补前人不足、纠前人谬误、发前人未发之笃论高言,在历代书画著录中独树一帜。

张珩与夫人顾湄,上海兆丰公园

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张珩将古人某某仿某某家法,梳理为谱系和家法,认为这既是传统书画创作途径,亦为书画鉴定辨真伪之方法;又有宋人气象、元人气象、宋人格调、元人格调,早年笔、中年笔、晚年笔诸语,为断代断分期之方法。《笔记》中还有仿某作生气不足或仿某作神采过之等语,此为张珩辨优劣之方法。凡四目,即断画作之时代、断一画家画作之分期、辨画作真伪、辨一画家画作之优劣或与他画家画作之优劣,构成了张珩对作品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的判断。

《卢鸿草堂十志图卷》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张葱玉在《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写道:“此卷旧传为鸿乙作,据卷后杨凝式跋也。然每图之前,各有题词,书体仿右军以下,欧、虞、褚、薛、颜、柳无不俱备。鸿,开元间人,安得预知元和脚样?以此非为鸿乙之作明矣。即凝式跋中亦未确指为卢,而周益公跋亦仅称卢浩然草堂图,则泛指十志而言,义亦可解。特此卷画法沉厚高古,书法又尽得诸家神髓,非名手不办。弘历疑出李公麟手笔,以《山庄图》为证,不知《山庄图》亦非伯时所作,然归之伯时,则前跋已在石晋,又从何解释?即指为作,则周跋距杨又不过二百五十余年,且益公亦非不精于鉴赏者,岂于杨书竟不能识,而又详考之耶?是又不可解者。余窃疑此图为晚唐人所作,故书法精到乃尔,然亦不可考矣,始附诸唐人之末,以俟后之精鉴者。”

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全套13册
香港保利,成交价:HKD92,000

历代都有对书画作品著录之传统,它们构成了中国绘画史研究的最重要文献。但此类书画著录虽多,张珩认为“可以资信者不过少数而已”,且著录的作品“存亡参半,又多系仅录原文,少所发明;或有各抒己见者,则又系随笔记录,略而不详”。因此张珩年少时便有“备斯二者”之宏愿,并利用各种机会,遍览国内所藏,择其佳者,以心目强记的方式,坚持不懈,为此宏愿做着准备。终于在1960年元旦,因感于“独此一门,犹令外人陆续成书,国内未闻有志于此者”,发奋开笔。当初张珩曾做过一个规划,拟以20年时间,将他认为存世的约6000余件历代书画都梳理一过,编目录文,逐件考订评骘。但此愚公之志,未假其年以成,今日我们所见之规模,仅为其理想之三分之一,且竟是其生命最后的绝唱,令后人无限叹惋……

2011年受张葱玉夫人顾湄女史的委托,上海书画出版社历经4年完成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的点校整理,对全稿进行了释文、标点。其难度巨大,张珩遗稿为未完成之手稿,字迹虽工,仍多有模糊、草体者,且录前人题跋未有新式断句。

与2015年版不同之处

此次重新出版,

减少了图版一册(原第五册)

新版为纯文字版(全四册)

并且由原来的2280元

直降至 900元


旧版⬇️⬇️⬇️



【书影与内页】


【特别推荐】



扔書君特为大家推荐:书画鉴定学奠基人张珩先生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标点整理本(全4册)纯文字版,定价900,现8折720,现货发书。共著录两晋隋唐以来直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2192件,其中绘画1380件,书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每件作品详载其名称、质地、尺寸、内容、题跋、印鉴、收藏单位、历代著录等。
数量有限,感兴趣的读者,请加微信咨询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