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都解封了,还怕方方日记亚马逊上架?

敬一山 声道 2020-11-25

01


2020年4月8日。武汉,晴,有微风。这一天,一定会被计入历史的。

凌晨,武汉高铁站一排白色列车,战马出征前般肃然排列,彼时无声胜有声。疾驰前的最后平静,平静中蕴含着的张力、生命力,一如武汉这座城市。那份紧张和迫切感,令屏幕前的人,都很难不动容。

70多天了,一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终于渡过一段劫难。一座城、无数人,经历过多少捶打折磨、生离死别。在我们旁观者,好像是故事。身处其间者,那是真切的伤和痛。这种疼痛感,想必会长时间留在很多人的身上、心里。


一切好像要过去了。一切都没那么容易过去。

在走向新生的时刻,面露笑容并不可耻。无论昨天的伤曾有多痛。所以,网上对武汉重生的那份喜悦、庆祝,并非在坟地边舞蹈。逝者永在心里,活下来的人,可能也希望看到更多一点笑容,甚至一点掌声。

但是,这里的笑容和掌声,是献给艰难活下来的人的,是献给那些牺牲和奉献,绝不是丧事喜办,绝不意味着以此划线分界,和过去的艰难苦恨告别。

中国人的基因里,确实有一种“活着”的文化。其好的一面,是中国人的生命力顽强、韧性超凡,能够忍耐种种严苛的环境考验而延续族群;其不太好的一面,是太容易和解,只要活下来,就很容易疏懒遗忘,不再去追问导致悲剧的原因。

这一次的疫情,这一次的重灾区武汉,当然有人力难挽的各种客观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早期的信息处理更坦诚,应急系统更具效率,武汉,可能是另一种局面。其间天灾人祸各占几何,哪怕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也应该给追问留一席之地。

今天,如果满天满地都只有笑脸和掌声,后人也会瞧不起我们的。


02

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巧合是,今天很多人发现,作家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在亚马逊网站预售。



如何看待方方日记,是一个持续撕裂舆论的议题,这些天看见无数争吵、谩骂、决裂。当这个有争议性的作品走出国门,事实上成为某些外媒攻击中国的一种“武器”时,无疑就更加引发争议。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实际上没有一篇作品,有可能取得所有读者的认同。作品传受规律已经决定了,要客观评价方方日记是不可能的。评价文字作品,就没有客观这个选项。

但是,方方日记确实又有不同于普通作品的地方。其虽然使用很多文学化的手法,但既冠以“日记”之名,又常常引述武汉发生的事迹。因而,在事实层面,进行客观的评定还是可能的。

在这个层面,方方日记当然是有硬伤的。比如这段时间被很多人指出来的,对于满地逝者手机照片的描述、以及提前宣告一位还处于抢救阶段的女医护人员的“死亡”等。

对于这些错误,批评者已经做了大量纠正,有的方方本人也已道歉,这里就不展开。对于这些事实真伪,也没有太多好争议的空间。

更多的争议,是关于方方采取的批评者站位、以及对于所谓负面情绪的集中捕捉,现在则要加上给国际上的别有用心者提供“批判的武器”。

先要说明的是,就我本人而言,对于方方日记并没有太大的兴趣,陆陆续续读过一些,但很少有坚持读完的。就纪实作品的标准看,选取的观察点过于琐碎,情绪太多,硬货太少;就文学作品的标准看,离现实太近,缺乏思考的深度。不符合我的阅读喜好。

但我依然认为,方方日记有她的存在价值。即便那些文本有错误、有缺点,有批评者挑出来的一切,但她依然代表了疫情中武汉的一部分历史,哪怕只是情绪的变迁史。

在这个多元化的网络时代,方方垄断不了历史的解读权,她只是提供一些画面,事实上,批评者提供了无数的画面来和她交叉比对。去各网络平台检索方方日记,批评她的文章比她本人的文章还要多还要容易看到,还用担心什么?


03

也许有人担心,国内我们能够指出方方日记的偏差,但她出了英文版,变成妖魔化中国的工具怎么办?

这大概也是杞人忧天。国际上对于中国的负面评价,不会因为一个方方而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别有用心者要找素材,永远都能找到素材。但在这样一个信息充分流动的世界,方方日记走出国门,也不可能垄断解读武汉的权力。

中国抗疫的波折、成就,谁都能看到。武汉如今都解封了,很多国家的疫情还处于水深火热,一个方方日记,又怎么可能全盘抹杀中国的成绩呢?充其量,只不过作为一种谈资。理性的人不会轻易被误导,盲目的人永远盲目。

更功利地看,在西方的语境下,坦然让一个作家的作品出版,和封杀一个作家的作品,哪个更具有抹黑作用?显然,人们对作家的故事,要比对作品的兴趣大得多。


比如米兰·昆德拉,被捷克流放40年,2019年12月才重新获得捷克的公民身份。这个故事全球知道,并据此嘲讽捷克。而捷克人担心的会抹黑捷克的昆德拉作品,真正读过的有多少人?读过他作品的,又有多少人会觉得是抹黑捷克?

去年重新给昆德拉公民身份时,捷克驻法国大使彼得·德鲁拉克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象征着捷克共和国最伟大的捷克作家的回归。”

是的,如何对待作家,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动作。无论你支持还是反对他的作品,捍卫她发声的权利,才是最普遍被信仰的价值观。要去挑战这个,才容易抹黑国家。

最后,一向在舆论场扮演激进角色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如何看待方方日记的问题上,却表现了难得的宽容和冷静。我个人也觉得他这两段写的还算公允,推荐阅读:

然而我想告诉大家,中国永远都会有方方,这与中国做得好与不好没有太多关系。更何况武汉的确经历了巨大的磨难。的确有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了很多普通人的身上,令人不堪回首。方方代表了从民间个人不幸感知这个世界的视角,这样的视角永远都存在,而且它尤其是文学最生生不息的源泉。

这个国家应当接受每一个时期“方方们”的存在,他们不是这个国家政治主题的分岔者,他们就是每一个时期大幕布上都少不了的一种颜色。时代的画笔总会以它的逻辑把这种颜色调对到整个画面中去,它们会增加真实感,但并不构成画面的重心。想想看,历史回顾武汉封城,记录的一定首先是之前犯了什么错误,局势又是如何反转翻盘的,多少人病逝了,全国又汇集来多少英勇的白衣战士,武汉人民又如何做到了令世界惊讶的顾全大局。这一切一定是主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会成为人们记忆中最深刻的线条。方方的视角则会在文学中找到一席之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