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手记| 每一个温暖的早晨都有小鸟在歌唱
内在的性灵
由造化引导
与外在的景物互通情状
——华兹华斯《早春命笔》
To her fairworks did nature link
The human soul through me ran
——Wordsworth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杜鹃花蕾黄灿烂
碎米荠花银闪闪
草地如画满心欢
○ 每一个温暖的早晨都有小鸟在歌唱,
一唱就是一整天
○ 树篱下是高高的紫色毛地黄;
还有摇头晃脑的野草,
兜着沉甸甸的花粉,
浑身缠绕着紫的黄的野豌豆花和车轴草花,
都一路沿着堤岸往上攀援。
○ 在一块种麦的庄稼地里偶遇一大片罂粟,
那硕大的花朵在绿色叶片间。
○ 雪莲花和报春花将林地点缀,
香堇沐浴着清晨的露水。
这些清新明丽的花卉和鸟类的水彩画,是英国插画家伊迪丝·霍尔顿(Edith Holden,1871–1920)的作品,她因对自然精确、诗意的描绘而闻名。
1977年之前,伊迪丝·霍尔顿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校教师。这一年,她的后人将霍尔顿的教学自然观察手记首次出版,书名为《爱德华时代女士的乡野手记》(The country diary of an Edwardian lady)。此书一出版即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榜持续上榜63周,创下此类书籍的记录,也被计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乡野手记》是霍尔顿1905年-1906年在故乡奥尔顿(Olton)的郊野,或在自家花园里观察所得,以及假期去英格兰和苏格兰游历的所见所闻,绘成博物学图谱。与岁时谚语和英伦诗人如雪拜伦、叶芝、济慈和勃朗宁、华兹华斯的当令诗句互为呼应,仿佛触及到大自然的心。
博物学图谱绘画,可谓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作品一般为手工上色的自然图谱版画,或手绘作品。图谱画家必须身兼画家与博物学者的身份,需要独自进入荒芜的沼泽,深入峡谷腹地,在野外环境中研究动植物、矿物与生态学;有时甚至直面野生动物,也要毫无惧色地展开写生工作。
图谱艺术:万物静默如谜
大自然一直在工作
蛞蝓离开巢穴
蜜蜂忙碌
鸟儿飞过
冬天在露天里沉入睡乡
脸上带着春天的梦想!
——柯勒律治
《植物圣经》(Hortus Eystettensis),被喻为图谱作品的开端。它的诞生源于16世纪德国主教杰明根的一个宏图大略:搜集地球两极间所有植物在巴伐利亚建造一个大花园,再现伊甸园的梦想。最终并未实现,但却促成了一本包含1634个花卉品种的伟大图谱书。
○ 大英图书馆珍存的《植物圣经》
随着近代地理大发现的急速发展,英国《柯蒂斯植物》(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于1787年创刊,画页配有文字页,介绍植物的名称、分类、植物学特征、源产地、分布等植物学知识。
图谱艺术需要真正的科学精神。画家需要对着植物或标本,借助显微镜、计算比例尺,严谨无误画出植株或动物。艺术权威人士一直试图否认图谱绘画是真正的艺术。这是因为他们对于香堇或鸢尾花瓣上精致的紫色变奏几乎一无所知……
○ 玫瑰。法国画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特(Pierre-Joseph Redouté)曾服务于末代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和约瑟芬·波拿巴皇后,担任皇家花卉画家。他以玫瑰,百合和其他花卉的绘画而闻名,他一生为近50部植物学著作绘制了插图,美轮美奂的作品至今仍很流行。
○ 美国国鸟——白尾海雕。美国博物学家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785-1851)绘制的鸟类图鉴被称作“国宝”。他的作品兼具科学研究和艺术杰作的双重价值。
爱德华时期的女士日记
她嘱我爱得自在
如叶片萌发枝头
她嘱我活得轻松
如青草滋生堤岸
——叶芝《柳园遐思》
相比于其他图谱作品,伊迪丝·霍尔顿的《爱德华时代女士的乡野手记》,如同一阵从百年前吹来的清风。
白车轴草、女贞木、毛茛、酢浆草、槲寄生、雏菊、欧石楠、菟葵、毛地黄、黑刺李、知更鸟、歌鸫……读过英国文学的人,大概不会对这些植物和鸟类的名字感到陌生吧?相当一些英国作家曾不厌其烦地对自然环境进行细致描绘,四季更迭与人物的经历和命运总交融在一起,字里行间透出博物学的素养。
之前热播的《唐顿庄园》,令观众对爱德华时代的优雅得体印象深刻。一战前欧洲的和平年代,确是科学文艺发展的时期。彼时的英国女士们多有写日记的习惯,四季物候之莺飞草长与秋雨叶落,旅程沿途所见所思所感…... 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小学习水彩画。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女士手记就产生了。而这些日记作为私物,在当时一般是不可能出版的。
《乡野手记》是霍尔顿骑车在郊野的寻常所见,风雨无阻。她喜欢一个人的旅行,在自然中尽情忘我。教师的职业也可使她能享受的长长的假期,让她有机会去英格兰其他地区及苏格兰旅行。霍尔顿的图文记录,对当地物种如数家珍,简单而自然。
○ 柳絮,斑叶疆南星和多年生山靛
○ 鸫鸟的巢
○ 水仙花、长春花、山羊柳和苍头燕雀
“夜里看到一只蟾蜍在大厅里跳来跳去,肯定是从花园小门溜进来的,这门一整天都开着。 ”这是霍尔顿在雏菊坡家中花园里的故事。 一个自然主义者的理想居所:沿着花园一直向洼地走,就会看到一条小溪,周边是无垠的田野。冬青舍,榆屋、鲑溪居……从她童年居所的名字看出,霍尔顿的生活与自然密不可分,这种童年经历使她对于野生植物和鸟类、动物埋下了很深的眷恋。
出版一百多年来,《乡野手记》成为全球畅销书,被译成10多种语言,2016年有了中文版。引发了全世界读者对于曾经的伊甸园深深的乡愁。
如林语堂的感慨:世界大同的理想,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
植物猎人,动物之友
只有玫瑰
才能盛开如玫瑰
——辛波斯卡
乡野悠游的日子令人留恋。直到40岁那年,霍尔顿嫁给了雕塑家欧内斯特·史密斯(Ernest Smith),后者成为格莱兴伯爵夫人的首席助手。霍尔顿因此移居到伦敦,继续她的自然插画家生涯,同时开始创作童书插画,只是观测地点由家乡转到泰晤士河与附近的邱园(Kew Gardens)。
邱园建于1759年,近临泰晤士河,生态环境优美,是当时已有相当规模的皇家植物园。随着大英帝国的扩张,博物学家本着康德所倡导的“为自然立法”的理想,足迹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带回各种稀有品种,在本土进行培育,并对此进行研究分类。这些博物学家被称为“植物猎人”,对于学科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从同时代的伍尔芙写于1919年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中可以看出,这座植物园也是当时伦敦人消闲游赏的好去处。邱园,无疑也是霍尔顿的流连忘返之地。
和同时代的《彼得兔》的作者比阿特丽克斯·波特一样,霍尔顿也倡导保护野生动物。霍尔顿是国家动物保护委员会的成员。从1907年开始,她定期向国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National Council forAnimal Welfare)捐款,还为协会和《动物之友》杂志创作插画。插画曾结集成年历义卖,所得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1920年早春的一天,霍尔顿沿着泰晤士河岸研究树木的新芽,她努力伸手去攀折一株栗树的新枝,却不小心失足掉进河里……
爱德华时代,那位为自然描绘日志的女士,多年之后成为一个传说。她的故事被拍成与书同名的12集热播电视剧。
在英国,依然有人追寻《乡野手记》的脚步,来到自然之中,深度体验她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思绪与心情。名为RAGGEDROBIN'S NATURE NOTES的博主,在霍尔顿家乡附近的池塘拍摄到的黄花九轮草,这种在手记中多次出现过的植物。只不过,在如今过度开发的时代,乡野考察已不像从前那样发挥作用,而成为了一条现代人借口脱离都市的返璞归真之路。
🕳
Xia 夏丽川,画家,自由撰稿人,绘本作者。获得20余次国际漫画大奖。作品多次参加欧美邀请展,并被海外藏家收藏。是国际漫画组织 Cartooning for Peace 唯一中国成员;2016美国大选期间,受邀作为国际十位漫画家之一为CNN数字版创作漫画。曾任《财经》杂志视觉中心主管及专栏漫画家。
轻触图片,看 Xia 的专栏
✦
✦
✦
✦
✦
- 文章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