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探索,很多困惑,痛苦,欣喜,艰难和突破都与此有关。孩子虽小,一点也不例外。当孩子在自我认识方面遇到困难和挑战,成人若足够敏感,以充满力量的内心态度给与回应,往往可以帮助ta们建立新的视角,放下重负,和真正的“自己”产生连接,成长的时刻由此产生。以下5本绘本,以不同主题反映了儿童自我认知过程中的困惑,挣扎、勇气和思索,可以给孩子——以及成人——带来启迪。一只蓝色的蜡笔,错贴了红色的标签,被要求做红色应该做的事情,却怎么也做不好。老师一遍遍示范如何画出红色草莓,它一遍遍犯错误,画出来的都是蓝色。(唉,真是学渣一个!)妈妈鼓励它融入人群,多交朋友,学习合作,于是它和黄色一起,想要画出温暖明亮的橙色大太阳,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猪队友,当然要被嫌弃啦!)大家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出了很多主意,胶带觉得它内心破碎,需要疗愈;剪刀觉得它被捆得太紧,需要松绑……方法用尽,都没有用。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它笨,有的说它懒,也有善良宽容者说,“给它时间,它会赶上来的!”却没有人意识到是评价标准出了问题。“觉得它脑子不太灵光”、“它很懒”、“它可得好好努力啊”是其他的蜡笔的评论,也有蜡笔说“给他点时间,他能赶上来的”。
一个偶然的转机,它终于发现自己并非红色!当蓝色开始做蓝色本应做的事情时,一切变得简单、完美而自然!读着这个故事,有些人想到的,可能是性别议题。当社会所给的性别标签与内心感受不符时,会带来怎样的困境?有些人被触动的,可能是勉力扮演某个社会角色,却与自己的内心越来越疏离,找不到“自己”的失落和隐痛。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没有被真正“看见”,受制于外在的标签,被异化,做不了自己,往往会导致“蓝色”在“红色”外壳中暗暗哭泣。画出了牛仔裤、蓝鸟、蓝鲸后,蜡笔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我是蓝色”!达不到外界标准的人,会被误以为是笨、懒、不努力、不用心,或者心理有问题,如太脆弱,太紧张,等等。蓝色蜡笔沮丧,难过,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也是很多人自我价值感很低时的内心写照吧。在社会压力渗透到儿童世界的今天,当孩子表现出不适、叛逆、反抗,或者消极萎靡的时候,有可能是ta们在告诉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以及这个社会的——评价标准了。这时,若能把孩子本身当作最大的标准,像河合隽雄在《孩子的宇宙》一书中所说,“对孩子心灵的细微动向做出敏感的反应,尽可能在其所显示的世界中共同呼吸。”往往可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本书作者迈克尔·霍尔(Michael Hall)的其他绘本作品。霍尔的风格接近艾瑞·卡尔(Eric Carle),擅长讲述简单而意味深长的故事。
Jacqueline Woodson/著
Rafael López/绘
这本书以写实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差异、不公和不平等的世界上,内心的勇气和“讲述”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打破藩篱,重建自我,与他人建立真实的联系。故事以学校为背景,呈现了会给孩子带来内心压力,令其孤独、自卑,与他人疏离的一些常见情景。印度、西班牙、巴黎、缅因州的海滩……很多同学都去了假期旅行
例如,这个名叫安吉丽娜的小姑娘,当大家分享假期经历,讲述着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时,她想到整个假期,自己只是在家中照顾妹妹,不由沉默了。多少个热浪袭人的午后,妹妹听她读书,不知不觉睡着了,而她却沉浸于书中精彩的世界,忘了自己。可是,和坐着飞机轮船周游世界比起来,这怎么说得出口?然而当她鼓足勇气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却逐渐从他人的目光中获得自信,开始真实地表达自己。坦率为她带来了出乎意料的友谊。教室的门被画成了“标尺”的样子,它提醒我们“标准”无处不在“总会有这样一些时候,你走进某个房间,没有一个人和你相似,直到你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突然,在这个无人与你相似的房间里,世界将其自身打开了一点点,给了你一个空间。”这,就是你开始的那天!从那天开始,“相同”变成喜悦的来源,而“不同”,让世界更加丰富。在课堂上,家庭里,社区中,孩子们多么需要安全的“讲述”空间!通过讲述,ta们可以放下和转化独自承受的心理负担,触及更深邃,更广阔,更有力量的自己。书的插图中有很多标尺。例如安吉丽娜走进的教室的门就是一个标尺。书作者杰奎琳·伍德森 (Jacqueline Woodson) 说,这象征着我们常常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而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会忘记自身的美好,忘记做自己是多么美妙。”
杰奎琳·伍德森作品一览。她曾获得凯迪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这是一个饱含沉思的故事,语言如诗歌般简练灵动,画面却饱满、丰富、充满细节和微妙的情感表达。一只外貌奇特的长腿鸟,身处鸟群,却总有一种疏离之感。一位人类小女孩的凝视,让它心中一动,对于生命究竟是什么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和好奇。它跟随女孩,加入人类多姿多彩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鸟群。远离同类的它,原本白色的羽毛,却焕发出奇异的色泽。之后严冬降临,万物肃杀,落雪纷飞。至此,鸟儿开始想念它的同伴。它告别雪中嬉戏的人类,展翅离开,飞越森林、沼泽,穿过风暴和海浪,回到了它曾经离开的鸟群。旅途中它彩色的羽毛如繁华褪尽,重归本色。曾经跟随内心神秘的激情勇闯天涯的它,以一种宁静的姿态,与鸟儿们温和相伴。这本书有巨大的解读空间,它触及了孤独、疏离、自我探索、归属感等主题,用不到一百个英文字,讲述了一个涵盖广阔的地域、时间和心理空间的故事,给读者留下长久的回味。孩子的心天然贴近诗歌。让ta们告诉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读到了什么吧。
作者约纳诺·劳森来自加拿大,曾四次获得儿童文学学术期刊《狮子与独角兽》颁发的北美杰出诗歌奖,已引进的作品有绘本《路边花》。以上6本都是劳森的作品。
插画作者纳希德·卡最米(Nahid Kazemi),伊朗人。以上是Kazemi的代表作。
一个小姑娘好奇的提问让超市货架上的牛油果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它究竟是蔬菜,还是水果呢?为了一探究竟,牛油果先是去问蔬菜,得到的反馈是:“你不像我们,你没有叶子。”“你不像我们,你一点都不脆。”“我们也不像你,我们身体里可没有一个大坑。”水果们说牛油果不是水果
牛油果又去问水果。水果们笑了,举出许多和牛油果的不同之处。受到排斥的牛油果一下子失去了归属感。它努力寻找和他人的共同点,却被毫不留情地告之:它不是鱼,不是奶酪,不是鸡蛋。这时,西红柿的一番话让它意识到,它本身具足的价值,不是任何标签可以定义的。“做自己”,比四处攀附、寻找外在认同重要得多。故事的结尾,牛油果发现这个世界上,和它有着类似处境的,有好多好多!它们形态各异,不确定自己究竟属于哪个类别,困惑着自己到底是什么。像牛油果和西红柿一样,其它食物也有同样的困惑。自然物种丰富多样,只是因为人类的需求才有了分类,和不符合特定标准的“异类”。与社会群体的认同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议题。寻找同类几乎是人的天性,但同类的存在,意味着“异类”的不可避免。“我们不像你,我们身体里可没有一个大坑。”这种排斥性的语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用某种人为的标准来把人划分成“我们”和“他们”时,偏见和攻击就产生了。很多歧视和校园霸凌的行为,不正来源于此?很多人有着在社会群体边缘成长的经历,这本书可以为ta们带来自我肯定和力量感。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个体生命本身,而不是非此即彼的社会类别划分上,就会意识到,一个人的丰富性,不是他人的目光和社会的分类可以定义的。作者Momoko Abe出生于日本,现居伦敦。这是Momoko的另外2部绘本作品。Selina Alko&Sean Qualls/绘孩子们是天生的哲学家。“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小男孩和小女孩从不同的方向走来,ta们目光相遇,不约而同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他们走散在人群中,在街角,地铁站,车厢中,小区里,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目睹一幕幕的街景,陷入了同样的沉思:每一个人为什么是ta自己,而不是另一个人?如果我可以是别人,我会是谁?如果别人可以是我,谁又会是我?组成这个世界的,如果不是你和我,又会是谁?……夜幕降临,在同一栋建筑不同的房间里,凝视着同一片星空,他们思考着生命中最深邃的议题:“为什么我是我?”清晨来临,两个也许曾无数次擦肩而过的孩子又相遇了,这一次,他们相互问好,似曾相识的眼睛里,映照出彼此心灵的火花。在今天这个更加多元的世界,书中所触及的问题,如个体生命的独特和偶然,人的差异和共通,生命表面形态之下令人敬畏的可能和未知,也许曾经在最庸常的生活里,触及过很多孩子的心。在艺术家的笔下,熟悉的街景在孩子的凝视下,呈现出不同于日常维度的诗意色彩。某种程度上,一个更加平等友爱,更具同理心的社会,有赖于每个人透彻思考过“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这样的哲学问题。作者佩奇·布里特 (Paige Britt)的其他作品。
插画家塞莉娜·阿尔科 (Selina Alko) 和肖恩·考尔斯 (Sean Qualls)是夫妻,居住在布鲁克林。以上是两位的代表作。“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门柱上的一句箴言,法国哲学家福柯在后期的写作中却提到,“关爱你自己”是一个更加根本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探索“我是谁”最终会通往接纳、理解、尊重、平等与爱。周悬,就读于佛罗里达大学语言和读写教学专业,担任本科生儿童文学课助教。喜欢教小孩子,曾任北京日日新学堂老师,译有绘本《喜欢盒子的人》、《会唱歌的帽子》、《袋熊宝宝的一周》等。编辑&排版/zoon
绘本封面图来自亚马逊网站
内页图来自youtube截图和作者个人网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