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袍笼罩下,阿拉伯真的有时尚吗?

uth又识 uth又识 2023-02-21



还记得在电影版《欲望都市2》中,解救主角的阿拉伯女孩们在进入室内后,齐刷刷地褪掉头纱与黑袍,展示身着最新的Spring Collection成衣时的惊艳时刻。


那神秘的泛阿拉伯世界似乎也如此这般永远笼罩着一场面纱,好像只有穿越过那三毛笔下“被寂寞的大风呜咽地吹过”的撒哈拉,进入到其内部,才能真正感受其真实浓烈的魅力。



好在随着卡塔尔世界杯、阿拉伯时尚信托奖的举办,其因常年局势动荡、宗教关系复杂与独特地域文化也随着世界各国的人潮涌入而渐渐显露出真实面貌。



而“中东甄嬛”穆扎·宾特·纳赛尔·米斯奈德(Mozah Bint Nasser Al-Missned)、卡塔尔传奇王太后的出圈穿搭与传奇经历,更是进一步让世人得以了解那个记忆中被掩盖在黑袍之下的阿拉伯时尚色彩。






实际上,阿拉伯时尚一直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从中世纪伊斯兰时期的传奇Ziryab到Azzedine Alaïa、Alber Elbaz、Elie Saab等现代时尚大师,他们都在努力为阿拉伯时尚发声,并让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尤其是那个绰号叫Ziryab,原名Abul-Hasan Alí Ibn Nafí的阿拉伯男人,公元 822 年科尔多瓦宫廷的首席艺人,可谓国家队idol。除了音乐造诣,地理、占星、时尚艺术等他都有所建树。引领了中世纪各种风潮,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影响至今。


如果你也痛恨时尚杂志坚持每个季度都更换衣服的做法,你完全可以责怪Ziryab。在他去欧洲前,大家每年只换两次衣柜,可他却开创了根据季节换衣服的时尚,一年起码有4个季节的衣柜,甚至连早、午、晚他都建议穿不同衣服,堪称时尚史上的第一位“卷王”。



同样通过他,东方的奢华服饰传入了西班牙。Ziryab还普及了香水、除臭剂、各种新发型,这些都引起科尔多瓦人的模仿狂潮,甚至有传言他创建了一所美容学校,引入男性定期刮胡子的做法,并教女人们如何用烟灰和锑制作睫毛膏等其他化妆品。



或许这些并非Ziryab一人功绩,但无可争议的是,他是当时阿拉伯文化的投射,代表了当时阿拉伯帝国的强盛和四处征战伊斯兰圣战大军给欧洲社会带来的文化冲击。


时至今日,因阿拉伯世界的动荡,其文化影响力或不及当年,但随着领头国家日益蓬勃的经济,与崇尚多元化时尚对“地域/民族”的好奇,让其开始成为国际时尚世界的关键角色。不仅走出一批泛阿拉伯本土及阿拉伯裔设计师,并吸引了众多设计师/品牌以它为灵感进行创作。






要论泛阿拉伯本土及阿拉伯裔设计师首当其冲的要数制霸红毯的黎巴嫩“仙女帮”——Elie Saab、Zuhair Murad、Ashi Studio、Georges Hobeika等仙牌,他们将家乡璀璨的历史与闻名于世繁复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发挥到极致。每一件作品,都仿佛吸收了世上所有星辰的光芒,让人恍惚间置身于天方夜谭的梦境之中。



尽管局势动荡,甚至去年黎巴嫩首都港口发生爆炸事件,让不少品牌门店和总部毁于一旦,但相对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而言,黎巴嫩曾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因此相对更加开放、包容。首都贝鲁特甚至被赋予“中东小巴黎”的称号,也难怪Elie Saab曾说,在黎巴嫩出生成长意味着是我一个世界主义者,一个独一无二的混合体。



这些仙牌也依旧不忘探讨本土文化,如在Elie Saab 2017春夏高定系列中,回溯了民族的根源。他认为2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鼎盛时代,便继承自古埃及:


在阿拉伯世界当中,人们能够在剧院表达并且发展自己喜爱的艺术、音乐、歌剧、文学,全都归功且转变自古埃及人们的进步社会。”



而在Zuhair Murad 2020春夏高定秀中,也同样回顾了埃及的历史,从象形文字、埃及众神、法老和埃及女王,整个系列闪耀着金色光芒,向古埃及和以美丽和强大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女王致敬。



相比于只是撷取灵感,更专注于阿拉伯当地民族文化的设计师也大有人在,比如荣获2022第四届阿拉伯时尚信托奖(Fashion Trust Arabia Awards)的摩洛哥时装品牌Maison ARTC的创始人Artsi Ifrach



他出生于耶路撒冷,在特拉维夫、巴黎和阿姆斯特丹生活过后,为了保护灵感免受时尚业压力而枯竭,他决定将业务转到家乡摩洛哥马拉喀什。


马拉喀什是座富有人文主义的慢调城市,世界各地的人汇聚在此,共饮一杯午后薄荷茶,直至沉浸在绯红暮色中,体会精神的放松与自洽。而Ifrach的服装也是这般,他收集复古服装和纺织品,利用创造力和想象力重新赋予它们生命,让其成为记忆和情感创造的一个出口。



同样将阿拉伯文化气韵融入到作品之中的本土设计师也同撒哈拉的沙粒般数不胜数:如通过对伊朗文化进行探索、以自身经历模糊西方与中东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之间界限的Paria Farzaneh,写下把埃及带回时尚地图,不惜一切代价”的埃及设计师Farida Temraz,以及由已故设计师阿联酋皇室成员Khalid Al Qasimi创立的品牌Qasimi等等。



Khalid Al Qasimi将文化、社会和政治元素渗透至作品之中,以向世界传递阿拉伯的讯息。他最为热议的一次作品要数品牌2017年秋冬系列,借鉴了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期间,黎巴嫩记者穿着的服装,在T恤上用阿拉伯文、法文和英文写着「Don’t shoot」字样。而Vetements品牌更是在其于巴黎举行的2020年春夏时装秀中重现了这款T恤的设计。






对于国际时尚圈而言,阿拉伯地域与文化亦是他们汲取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不少顶级设计师的设计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甚至将大秀搬至此处。传奇时尚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曾留下「人生的色彩,是从摩洛哥开始。」一言,以示它对摩洛哥的倾慕。



自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和爱人Pierre Bergé一同前往摩洛哥的马拉喀什旅行之后,便一见倾心,买下Jardin Majorelle(马约尔花园),每年都流连于此度假、创作、准备高定系列,甚至最后将其作为他的灵魂安息之所。



如今,马约尔花园已成了Yves Saint Laurent博物馆,成为了圣罗兰粉丝的朝圣之地。而摩洛哥及马拉喀什也仍旧是品牌的重要灵感源地,Saint Laurent 2023 春夏大秀便特别移驾在马拉喀什的阿加菲沙漠(Agafay)举行。



不仅是Yves,Dior前设计师John Galliano也在一次游历时,对埃及文化与风景倾心不已,用一整季2004 Spring Couture系列诉说那逝去的辉煌。而在不久前,Dior男装掌门人Kim Jones也将2023早秋男装系列发布秀搬到了埃及开罗,让男模们在夜色中穿越沙漠,在古老的吉萨金字塔前自由前行。



不同与以上设计师对阿拉伯文化的赞歌,Hussein Chalayan在1998 春夏「Between」大秀的结尾,让六位身着不同长短穆斯林妇女头巾的模特依次亮相于台上,最终全裸至只剩一个面具,以此来探讨服装、地域、宗教与文化自我身份的关系。



实际上,针对阿拉伯地域的时尚文化的探讨,随着其时尚力量的发展也将越发的热烈。从阿拉伯时尚信托奖的设立到阿拉伯版《VOGUE》的创刊,都意味着阿拉伯的时尚话语将越来越来多的被听见。



如今网络上不乏对品牌们此行为的口诛笔伐,认为其是助纣为虐,帮助通过创造更多长袍、面纱等服装对当地女性进行压榨和控制;而另一方面,又或许像纽约时报编辑Vanessa Friedman在《自由是什么样的(What Freedom Looks Like) 》文中发问的那般,“时尚的责任是缓解对不同身份的接受;是促进宽容和理解,还是促进对自由的特定审美表达?”


但不管如何,时尚作为社会发展的镜子,其终将随着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而一直转化。如今,这波热潮似乎只会蔓延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