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连发”点赞!中国改革报密集聚焦福建发展改革这些重要工作


5月8日、9日

中国改革报连续刊发3篇报道

聚焦福建发展改革工作


单击可查看大图


5月8日3版头条聚焦福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5月9日6版头条报道福建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情况5月9日3版介绍福建“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情况


具体报道


01


福建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近期陆续出台“22+13”条政策举措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记者 丁南


今年一季度,福建省经济延续2021年四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859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记者从福建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当前福建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二季度结果好、上半年“双过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在近日举行的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高辉说,今年以来,福建省团结一心抗疫情,扎扎实实抓发展,认真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季度福建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安定稳定,实现了“开门稳”“开门红”。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进口、实际使用外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多数指标好于年度预期。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7%。工业近九成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生态环境质量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稳增长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平稳,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重点项目超序时进度。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速。金融业运行稳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2+13”条举措助企纾困解难。王高辉说,今年以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在前期出台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3条政策的基础上,近期又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继出台支持泉州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若干措施之后,为帮助泉州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复工复产,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福建省有关部门研究加大支持力度,印发了进一步支持泉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从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加强外贸企业帮扶、支持民生补短板等五个方面,制定了22条政策举措。

二是多措并举帮助宁德市纾困解难。4月24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支持宁德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从给予财税扶持、加大金融支持、支持企业稳岗、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四个方面提出13条具体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努力稳住宁德市经济发展“基本盘”。

三是建立重点产业专项协调机制。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专项协调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省级层面设立石化-化纤-纺织-鞋服、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个产业专项协调小组,分产业成立工作专班,及时帮助协调产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发展、重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政策制定出台后,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在做好宣传解读的同时,开发建设了福建省疫情防控惠企政策平台,归集福建省各级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惠企政策,企业可自助精准查询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每条政策条款详附解读、申报指南等信息,切实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还将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飞行检查”,发现和解决政策落实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让市场主体及时便捷享受到政策优惠。


02


“六大靶向”齐发力 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福建聚焦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等六项重点领域,力争到2025年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200亿元


记者 丁南、武艳杰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2022年~2025年拟安排省级专项资金近1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据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介绍,《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领域、支持举措和组织实施四个部分。福建将聚焦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生物医药服务等六个重点领域,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创新产品、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合、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

《实施方案》从六个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一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对创新产品临床试验和产业化、一致性评价的奖励,对布局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的补助等。二是统筹产业发展布局。主要形成以厦门和福州为创新核心区,漳州、三明、南平、莆田、龙岩、宁德、泉州等为产业集聚区的“两核多区”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三是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包括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等三个方面。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包括强化临床研究服务、提升审评审批和检验检测服务能力、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推动通关便利化、促进闽台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五是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包括优化医保服务体系、支持开展应用示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六是加强要素保障。包括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投融资引导力度、优化土地保障和环保准入管理等三方面配套措施。

《实施方案》突出对标先进,结合福建省实际,加大对创新产品研发生产的支持力度,包括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开展临床试验和一致性评价的奖励,对新建CRO、CMO等产业平台给予最高5000万元补助,相关举措支持力度位居全国前列;突出系统全面,形成覆盖“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产业链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更加优化、更加符合需求、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发展生态;突出问题导向,充分听取省内企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等诉求和建议,针对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加强审评审批扩面提速、完善“卫健—医保—企业”面对面机制等服务保障,重点解决创新产品应用“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介绍,在组织实施方面,福建将建立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的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下设综合协调、项目推进技术攻关、审批服务、市场应用、财政金融服务等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

同时,福建将持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2022年~2025年,福建省拟安排省级专项资金近1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其中,单个企业在临床试验方面的支持力度,一年最高可达1亿元资金补助。还将研究设立政府财政资金参与的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引导基金,孵化培育一批早中期、初创型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创业企业。




03


福建力推“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

累计推出4093个“一件事”服务事项


记者 丁南、武艳杰


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或闽政通App上,新生儿父母只要填写一张表单,提交一套材料,就能一次性联办新生儿出生相关的6个服务事项。该举措是福建省加快推进“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个事项”,涉及多个相关政务服务事项,需要到不同窗口、不同部门、不同区域,或同一单位不同业务部门办理的“一揽子事”。福建推动一次申报、多部门联办、一体化服务,让更多“一件事”办得更快更方便。

据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处处长潘榕介绍,自2020年6月福建省启动“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工作以来,福建综合施策力推“一窗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不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推出4093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形成“一件事”基本目录共511项,推动审批环节精简66.15%、承诺时限压缩54.14%、申请材料减少35.35%以上。

优化综合窗口功能,实现“一件事一窗办”。升级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优化综合窗口分类,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推动设立“一件事联办”窗口。

深化业务信息共享,实现“一件事网上办”。推动“一件事”涉及的跨部门、跨层级业务系统,打通数据共享堵点,实现“一件事一网办”,持续优化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一件事”展示页面,提升办理便捷度。

多维并进搭建平台,实现“一件事掌上办”。各地积极开发建设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手机App,运用5G、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一件事”办理从“脚尖”到“指尖”的革新。

完善“e政务”自助模式,实现“一件事自助办”。积极推动“一件事”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接入“e政务”,市、区两级同步扩大“e政务”站点覆盖面,进驻医院、校园、中介机构等企业群众办事场所,积极打造“一件事自助办”服务平台。

精准延伸服务站点,实现“一件事就近办”。积极推进窗口前移、服务延伸,在公证机构、金融机构、交易保证机构、医院、邮政等第三方机构设置便民服务点,搭建网络专线,实现“社保卡申领”“存量房交易登记”“补换领驾驶证”等“一件事”实现“多点办、就近办”。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应瑛

检查:黄清花

审核:刘礼花 王沐

推荐阅读

喜讯!开工建设

全力以赴抓落实 一心一意谋发展 奋力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头、作示范——专访市发改委主任陈明生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为了这件事,龙岩设立多个“首创”

请扫码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