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南,八朝古都

西北孤莲 2021-06-28



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这里奔行一千四百里

急流拍岸声中

演奏了中华文明交响乐

古老而辉煌的一章



伏牛、桐柏、大别、南太行

群山巍巍,在这里结成一个半环

拱卫九万平方公里盆地与平原



数千年沧桑锻其筋骨

新时代精神铸其精魂

 这里,是河南 



大河浩荡,润物利民



滔滔黄河

西起灵宝,东到台前

将中原大地揽入臂弯



有时

她是温柔静谧的

三门峡黄河公园

静水深流,夹岸碧草绿树



有时

她是桀骜不驯的

洛阳小浪底库区

巨浪排空,声如惊雷滚滚



1952年,人民胜利渠建成

开下游引黄灌溉的先河

三门峡、小浪底、故县、陆浑

多个水利枢纽工程建立起来

“上拦下排,两岸分滞”

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



黄河安澜

国泰民安

新时代

黄河让中原大地更加丰饶



古都名城,历史见证



大河冲积出沃野千里

历史,则打造了一座座古都

抚摸它们的城垣

走过它们的街巷

你能听到

中华文明厚重而有力的心跳



8000年前

裴李岗文化在今郑州诞生

那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3600年前,商王朝在此建都

一段7公里的城墙遗址

至今仍在这座城市中守望



作为十三朝古都

洛阳不只是政治中心

何晏玄谈、二程理学

白马佛寺、上清道观

这里的文化一样丰厚多彩



开封拥有4100余年建城史

素称“八朝古都”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

这里是《清明上河图》的现实蓝本



安阳殷墟,举世共知

3000多年前成熟的青铜文化

凝铸在后母戊鼎(司母戊鼎)里

华夏先民对世界的原初认知

铭刻在甲骨文中



名胜佳肴,韵味无穷



这里有“中岳”嵩山

峻极、连天、观香、起云……

七十二峰峰峰相连如巨龙横卧

嵩山少林寺,汉传佛教禅宗祖庭

“一苇渡江寻古刹,

十年面壁练禅宗”



这里有龙门石窟

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营造达400年之久

“金尊十万传禅韵,

题记三千留墨香”



这里有尧山“清凉世界”

集奇峰、怪石、飞瀑、云海

诸般胜景

雄险奇秀,风致万千



这里有云台山林泉雅致

引文人墨客钟情往返

竹林七贤在此避世

王维在此登临赋诗

孙登长啸,刘伶醒酒

这里的传奇故事怎么也说不完



在这里

可以看陈氏太极刚柔并济

观少林功夫禅武合一

听豫剧铿锵大气,唱尽古今事



在这里

可以品尝地道的中原美食

你是否吃过烩面?

荤、素、汤、菜一应俱全

你是否喝过胡辣汤?

辛辣开胃,香气浓郁



这里还有一种令人叫绝的点心

灌汤包

先“开窗”,后喝汤

然后还满口余香



大智大勇,代出英雄



天地英雄气,纵横在其中

古往今来,河南英才辈出

南阳张衡

究天文地理,通古今之变

发明浑天仪、地动仪

始终求索不倦



汤阴岳飞

矢志收复中原

一生精忠报国



确山杨靖宇

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军

弹尽粮绝,孤身与敌周旋五昼夜

壮烈牺牲



豫剧名家常香玉

募捐义演,为抗美援朝志愿军

赚来一架战斗机



河南好人也感动着中国

王锋,火海中三进三出

换来20多位邻居的安全

胡佩兰,医者仁心

退休后坚持坐诊27年



这些令人感佩的事迹

精神底色是相同的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焦裕禄精神

永远是激励华夏儿女

开拓进取的宝贵财富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红旗渠精神

支撑30万林州人民

在悬崖峭壁苦战十个春秋



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古老的愚公精神在新时代

也激发着河南人

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



互联互通,共享共赢



两千年前,班超率领36人出洛阳

重开丝绸之路

一千年前,《清明上河图》里

描绘满载货物的驼队

缓缓开进汴梁



而今日河南

正书写着新时代

更新更快的“中国速度”



这里有国内率先成型的

米字形高铁网络

有亚洲首座时速350公里的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站郑州东站

有每周往返各8趟的

郑州中欧班列



高速公路总里程6500多公里

位居全国前列



郑州机场

年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50强

开通全货机航线34条

通航城市37个

空中丝路越织越密

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




首创跨境电商保税通关模式

海关通关效率达到每秒500单

跨境E贸易领跑全国



一个古老的河南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生机勃发



一个开放的河南

积极互联互通全球

共享共赢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 | 來自網絡

首图 | 唔哈


沿着黄河一路往东走,就到了老家河南。

如果仅仅因为她有“中原”这个称呼,就天真地认为,河南只有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那你就错了。一半山地,一半平原,上苍在这里造山造水,也造就了华夏文明的根基。

这片天下至中的土地上,曾结出无数的文化硕果,散出无数的历史高光。多少帝王,在这里逐鹿中原,睥睨天下;多少文人,在这里著书立言,指点江山;又有多少武将,从这里出征四野,建立功勋……

河南,见过多少开国创业,就见过多少刀光剑影;见过多少繁华盛世,就见过多少白云苍狗。当历史的车轮,一次次碾过她的身体,往事终成烟尘,也许她是倦了,于是变得沉寂。

她,是千疮百孔的老家,也是遍体鳞伤的母亲。


嵩山

图一 | 孤胆列兵

图二 | 刘客白


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一省,独占其四。

郑州、安阳、洛阳、开封、许昌,这些城市——曾经不可一世的古都——加起来就是一大部中国史。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北宋,帝王的龙辇,一次又一次,停驻于河南,停驻于一段段此起彼伏的历史,以此为据,开疆辟土,统摄华夏。


龙门石窟 | 空谷清涧


白马寺 | 飞扬


老君山 奋斗(邓志阁)


洛阳牡丹 | 时光魔方

洛阳,因位于洛水之北,故名洛阳。

洛阳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太行山脉,南望伏牛山,又据黄河之险,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

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这座13朝古都,是君王的福地,也是文化的宝地。


大宋运河 | 耀晨摄影


清明上河图 | 张坤


大相国寺 | 摄影师_19764


开封府 | 青花瓷

开封城,城摞城。

都说黄河是母亲河,可对开封而言,这位母亲未免太严厉了点——7次水淹开封。无情的泥沙,一次次掩埋河南人在此创造的辉煌,倔强的河南人,又一次次在旧址上重建家园。没有哪一座城,像黄河之于开封一样性命攸关。

与洛阳相比,开封少了一些厚重,但它是市井的烟火气,是《东京梦华录》的无所不包,是《清明上河图》的繁荣兴盛……

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的宋文化。


马氏庄园 | 不过一滴水


天宁寺塔 | 0蝌蚪啃蜡528


殷墟遗址 | 摄影师_19764


后(司)母戊鼎 | 摄影师_19764

有人说,后母戊鼎的出土,奠定了安阳八大古都之一的地位。

安阳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有文字可考,并为考古学所证实的都城。盘庚迁殷(今安阳小屯村)后,商人在此安居乐业,商朝在此繁荣发展,此后两百多年,再未迁都。所以,商朝又被称为“殷商”。

商人、商品、商业。如今我们每天都挂在嘴边的词,正是源于此。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商圣有三个,其中两个就是河南人。

这里,是青铜器的发现地,是甲骨文的发现地,是周易的发源地……


中岳庙


嵩阳书院 | 高雅博


永泰寺 | 耀晨摄影


法王寺塔 | 耀晨摄影

郑州,如今的河南省会城市,东接开封,西倚洛阳,北临黄河,南界许昌,是河南的中心地域,历史上曾五次为都。

郑州最早作为都城,是在夏商时期,此后便逐渐名不见经传。清末时期,由于河南项城人袁世凯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将京汉铁路西迁一百多里,歪打正着经过了郑州,这座沉寂了一千余年的古都,抓住历史机遇,再一次焕发新的光彩,一跃成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从名气上来说,郑州不比她东西两侧的开封和洛阳有名,但她用自己的经济实力,证明了如今作为省会,她名符其实,当之无愧。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核心,在河洛文化。顺着文化这棵巨树追根溯源,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河南(中原文化)的血液,无法否认。

先秦时期,诸子在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老、庄在此著书立说,成为道家鼻祖;祖籍河南商丘夏邑的孔子,一生为儒家学说奔走各国,来来回回,总在夏邑的三百公里范围内。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第一站就在洛阳。白马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办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国佛教的祖庭,被誉为“释源”。此后的两千年中,佛教在影响了无数中国人。

宋朝时期,祖籍河南伊川县的程颢、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他们以儒学为核心,并融合佛、道之学说,创建洛学。后来,朱熹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理学,陆九渊、王阳明发展出心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丘古城 | 西贝小卓


洛邑古镇 | 里大猫


朱仙镇 | 大鹏鸟1212


赊店古镇 | 蟠龙传奇


稍作留心,我们便会惊讶得发现,在河南这片土地上,原来有这么多先贤和哲学流派,有这么多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如果没有河南,没有历史上的那些河南人,我们简直不能想象,如今的中国文化,会黯淡成什么样子。


从文字上来说

黄帝时期,河南商丘人仓颉,创造了文字;

秦朝时期,河南驻马店人李斯,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

东汉时期,河南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北宋时期,在河南的开封城里,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宋体字被规范……


从文学上来说

春秋战国时期

河南鹿邑人老子,过函谷关,留下皇皇巨著《道德经》

河南商丘人庄子,鼓盆而歌,逍遥天地,留下了汪洋恣肆的《庄子》;

唐朝时期

河南孟州人韩愈,改革文风,以文明道,发起了古文运动;

河南巩县人杜甫,大笔如椽,三吏三别,留下了无数诗史;

河南焦作人李商隐,隐晦朦胧,缠绵悱恻,留下三卷《义山诗集》;

……

宋朝时期

河南汤阴人岳飞,怒发冲冠,精忠报国,一首《满江红》,让人热血沸腾。

……


杜甫故里


岳飞庙 | 刀刀叨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河南人,用数千年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中原文化,但时间却没有对他们温柔以待。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士族相继南逃,建立了南朝政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文化的第一次南迁,与后来唐朝中叶的河南移民,共同构成了今天福建、台湾的姓氏格局。

宋靖康之难后,中原族群,大量涌入江南,这是历史上,河南人最大的一次迁徙。八百多年后,当河南籍的作家,去南方采风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围屋里的客家人,还坚守着中原的汉文化,坚守着失传已久的中原遗风。


郑州


开封


洛阳


安阳


许昌


很多人诟病河南,很多人诋毁河南人。

中国有姓氏共11969个,其中三分之一的姓氏出于河南;中国前100人口大姓里,有83个出于河南。也就是说,多数中国人,其实都是河南人。

那么,那些诟病河南,诋毁河南人的人,究竟在瞧不起谁?

河南不是河南的河南,她是我们的河南,是中国的河南。

河南人对中原美食有着独特的情怀

每个河南人心中都有一种代替不了味道



喜迎党的十九大,中央电视台携手河南广播电视台,将于10月1日下午14:00,全媒体推出大型特别节目《还看今朝·中原更出彩》!


看变化,晒成就,讲故事!今日,映象网精彩呈现《还看今朝·中原更出彩》之《河南美食地图》。


豫菜就像它的地理位置一样

位中而居



没有江、浙、沪、闽等东南地区的菜甜

也不像川、湘、赣诸省一般嗜辣

甚至也不及山西菜那么酸

在甜咸酸辣诸味之间求其中,求其平,求其淡


烩面



鲤鱼、焙面



花馍



繁华夜市



华灯初上、香味诱人

还有烤串、白吉馍、炒凉粉、

杏仁茶、小笼包子……

无不让人垂涎三尺



这里是河南

以古闻名,无愧千年传承

以新出彩,助力中华梦圆

浙江,诗画江南

山东,大美齐鲁

甘肃,美了千年

新疆,瓜果之乡

陕西,三秦大地

江苏,人间天堂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西北孤莲

主编微信:xuzhigang112963929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