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与印度种姓制度
说起印度,真的有说不完的梗,人满为患的火车,歌舞升平的人民,近乎杂耍般的阅兵,浓郁飘香的咖喱,还有亲切的称谓“三哥”。拨开苦难和纷争,印度其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国家,有着和中国接近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发展潜力,印度裔的精英阶层也遍布世界各地,技术和商业领域。
不过,印度还有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地方,比如土地和民族政策,可束缚社会人员流动最严重的,莫过于古老的种姓制度,这就要从源头说起……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迁徙到了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据史料记载,雅利安人长得非常彪悍,是个尚武民族。其中一支向西,成为希腊人、意大利人、高卢人、斯拉夫人和日耳曼诸族的祖先;另一支向南,到了印度次大陆成为了印度雅利安人。到了伊朗高原的,成为伊朗雅利安人。
印度教与种姓制度
印度半岛之所以被称为南亚次大陆,是因为这个“倒三角形”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所阻隔在亚洲大陆之外,只有西北角有个兴都库什山口可以出入。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边都是海洋,而古代航海技术又不发达,因此那个山口就成了古代印度人“迎来送往”的热闹关卡。
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通过中亚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南亚次大陆。他们带来了吠陀文明,主要经典是《黎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等四部文集。早期的各种吠陀文化为口传式诗歌,后来才转为文字记录,主要内容有祭祀、征战、经商、生活、治疗等内容。吠陀意思就是为上帝(或上天)的知识或智慧。印度教徒认为,吠陀是永恒的真理,是上帝的呼吸,由上帝启示给先知的。因此,婆罗门教没有所谓的创教者,也没有具体产生的时间。
早期的雅利安人在旁遮普地区定居后,形成五个部落。当时人们可以自由吃肉喝酒,不存在等级制度和教条。后来,雅利安人与当地的土著(奥族人、达罗毗荼人等)发生战斗、融合后,成为今天的印度人。
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雅利安人向东、向南进入到恒河流域,种姓制度逐渐建立,他们从达罗毗荼人以前的信奉图腾和奥族人(原始澳洲人和澳亚人)的原始信仰中,构成了有自己母系社会特色的,政教合一的四个阶层:祭司、商人、苦力、奴隶。
据《梨俱吠陀·原人歌》:当分割原人(意即最初的和完整的人)时,婆罗门是他的口,刹帝利是他的手,吠舍是他的腿,首陀罗是他的腿上长出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的人皆为雅利安人,基本属同一种族,并信奉同一宗教。孩子在到达一定年龄后,都要按宗教传统举行一种名为“再生礼”的宗教仪式,才可以参加各种宗教仪式。肉体加精神两次出生,所以这三个种姓又叫“再生族”。
首陀罗大都属于被征服的异族,信奉不同的的宗教,因此被排除在“再生族”之外,没有精神出生,被称为“一生族”。根据印度教的教义,因为一生族是没有精神的,所以就跟动物没什么区别。吠陀时期后期,不可接触者出现了,成为最低下的贱民。
雅利安人的语言,吠陀语逐渐演变成梵语,在公元前7世纪形成梵文,用婆罗米字体书写。掌管宗教及文化的婆罗门阶层在此阶段地位大大提高,在四本《吠陀》的基础上,加入了《奥义书》、《薄伽梵》等经典,梵天、湿婆、毗湿奴开始坐正了三大主神的位置,婆罗门教(印度教)建立。
从根本上来说,婆罗门教是为了巩固婆罗门及刹帝利的统治地位而建立的,但这时还没出现种族隔绝,也不存在婚姻、饮食、不可接触等要求。各个阶层之间的歧视,其实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而且印度教也给种姓制度各阶层互换开了个口,这就是来生。按照轮回理论,这生如果你是个首陀罗,那么说明你上辈子犯了罪,这辈子你必须在你的阶层中好好赎罪,下辈子你可能投个吠舍。就是这套理论,稳住了所有阶层的心,才使得种姓制度得以延续如此之久。
再者,印度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外族征服史,这个地方几乎是不断地被外来民族入侵。每次外族入侵,都会带来新的文化。但无论何种文化背景的统治者,都没有能力取消印度的种姓结构。与之相反,这些外来族群也依据印度模式创造了自己的种姓,融入到传统印度种姓结构之中。
“婆罗门至上”成为印度教的主要旗帜之一,而种姓制度就是以此为总纲得到确立的。依据“洁净”与“污秽”的标准来给事务分类:混血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污染,据此确立了禁止种姓间通婚的原则;食物授受可以传染污秽,故有了关于共餐的规定:同属于一个种姓集团的人才能共餐,高种姓不得从污秽种姓手里接受食物;从事污秽职业会被污染,故有了职业的严格限定;社会交往也能传染污秽,故一个种姓的人形成一个封闭的社交圈子等。种姓隔离的其他各种表现形式,几乎都可以从洁净和污秽的观念得到解释。
约公元前500年,北印度的婆罗门教依旧强势,王权相对衰弱。而在雅利安人新征服不久的中东部印度,因战争造成武士阶层力量强大,婆罗门阶层的权力尚未稳固。风云际会中,涌现出一个新的云游大师阶层,他们以刹帝利为主,相信轮回和果报,将吠陀经典弃如敝履,否定婆罗门教祭司的权威,甚至认为上帝并不存在。相应的宗派被佛教称为“六师外道”,他们与佛教徒一起形成了新的宗教信徒“沙门”,意思为“努力的人”,比较出名的,有佛教的教主乔达摩·佛陀来自迦毗罗卫城的释迦族,耆那教主尼乾子·大雄来自于坤达普罗的杰娜柯尼卡族。也正是因此,佛教才被当时的印度教打压和驱逐,至今印度的佛教徒都不超过百分之一。
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跟家族是高度绑定的,一看你的姓氏,就知道你是这个家族,应该在社会哪个层级。种姓制度的最大特征在于职业世袭和内部通婚,这明显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从人口数量上看,婆罗门约占5%,刹帝利约占4%,吠陀约占2%,首陀罗占比最高,达45%,贱民约占18%。前三个种姓长期垄断国家政权。19世纪,英国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采取削减婆罗门特权、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禁止种姓干涉婚姻等措施、对种姓制度进行分化瓦解。可是,这些措施无法动摇印度乡村以种姓为基础的种姓会议。
20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政府尝试在教育和就业领域开始实施配额制度,即在教育和就业领域保证低种姓群体的比例,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希望此举能间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20世纪30年代,圣雄甘地提倡提高贱民地位,发动“哈里真”运动。他坚持认为应该把贱民改名为“哈里真”,意思是“上帝所爱的人”。
1947年,印度独立后,颁布废除种姓制度的法律。《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禁止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的歧视,所有公民不因其种姓而在进入和使用商店、餐馆和公共水井等方面受到限制。”第17条,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之后,所有大学在招生时都必须为表列种姓保留15%的份额,为表列部落保留7.5%的份额。各邦及中央政府的立法会议上给贱民和低种姓保留席位,这种保留制度都大大提高了贱民的政治地位。
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的特产,在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也存在,只是没有像印度那样严格,在老百姓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仍然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比如说找工作、租房,或多或少都会有种姓歧视现象。
印度把食物分为三类,分别是水果、熟食和生食。水果类包含水果、牛奶、奶制品;熟食指用油炸或用酥油炸的食物;生食是指水煮的食物。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级或高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罗和贱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不能吃。如果不慎吃了低种姓做的食物,就会被认为受到了污染,需要靠喝牛尿来解除“污染”。
婚姻就更严重了。在过去,高种姓男性是可以和低种姓女性结婚的,但低种姓男性想娶高种姓女性,那就是大逆不道了。可最高种姓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人口占比很小,这就导致一个状况,一些高种姓的女人找不到男人,她们的家庭只能通过丰厚的嫁妆来吸引同一种姓的男人,而不少的低种姓女人也想攀高枝,她们的家庭也会给嫁妆加码,这么一来,无论哪个种姓,女性都就成了家庭的负担,不论出嫁前还是出嫁后。
《摩奴法典》规定,女孩早婚是宗教义务,女孩要在8-12岁完婚,30岁的男子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虽然印度政府在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并于1978年规定男女的法定婚龄为21岁、18岁,但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山区,童婚仍然十分流行。
低种姓能不能冒充高种姓的?
基本不可能冒充。印度的土著是南亚次大陆的达罗毗荼人,他们身材矮小,头发卷卷的,受太阳辐射厉害,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晒得黝黑。而从中亚来的雅利安人,身材高大,皮肤细腻,五官立体,典型的印度白人美女。
其次是教育程度。从前现代历史看,婆罗门等高种姓群体在劳动分工中本来就负责“学习”,低种姓群体则与之无缘。到了现代社会,教育直接转变为“人力资本”,这就变成高种姓群体的天然优势。
虽然印度的中小学教育都是免费的,且对低种姓人有降分或者扩招政策,但这些免费的公立学校,跟高种姓的私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地下,一个是天上,没法比的。英国殖民了印度之后,大力推广英语。可印度人并不会说,没有学习英语渠道的低种姓人群,说的最多的是印度语和本民族的语言(印度共有100多个民族,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教育水平低下,就导致了低种姓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和在不同地区之间迁移能力偏弱,难找到好工作。
据统计,2002年,5%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总值的32%。2012年,这一比例增长至47.6%。2019年,10%的高种姓集团控制着国家财富总值的60%。而在贱民中,雇农占35%,佃农占45%,还从事清洁、捕鱼、收尸、做苦力和耕田等工作。种姓制度是在法律上消亡了,但在文化和经济上依然盘根错节。
放眼回望,虽然印度宪法规定禁止最明显的人身歧视,但隐形歧视仍然大行其道,且短时间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要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只能是依靠教育,否则印度的人口红利是无法充分释放的。
往期文章:
阿波罗登月是否造假,从美国赠送中国的1克月壤中,就能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