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林 |形胜东来第一山
形胜东来第一山
曹学林
形胜东来第一山,岚光飞满日堪攀
尘封废井璧何在,草没高丘鹿未还
不断门前邗水绕,长停峰顶楚云闲。
里人据此称雄镇,抱恨年年松桧间。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进士、泰州人凌儒所写的一首题为《天目晴岚》的诗。诗中所写“形胜东来第一山”指的就是“海陵东南姜堰北”的天目山。读罢此诗,你会为天目山的壮美、神奇所吸引、所陶醉。古往今来,能称第一山者,非高即险,非奇即怪,都有其不凡之处。那么,姜堰天目山到底有什么不凡之处呢?
其一,天目山形成不凡。天目山地处姜堰市区北郊,新通扬运河南岸,姜溱河东侧,四面环水,形如一座小岛。虽然其所在之地确有风水宝地之象,但今天看来,实在就是一个被水环绕着的、地势较高的圆形土墩子,与诗中所写大相径庭。然而,它的形成却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江淮海“三水”的杰作。远古时代,江淮东部地区还是一片汪洋,滔滔东流的江水、淮水携带着上游泥沙不断淤积,逐渐形成大片的陆地。大约1万年前,扬州以蜀岗为代表的地面升出海面,大约7500年前,泰州州治所在地及东南部分地区升出海面。由于江水冲击,海潮涌托,在这一片淤积而成的陆地上,就形成了部分地域低洼、部分地域隆起的地貌特征。天目山就是这隆起的地块之一。泰州古称海陵,海陵者,海边高地也。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即置海陵县。北宋淮南转运判官胡昉《天目山记》载:“《后汉志》海陵真诰谓五陵地,此一也。”说海陵有五陵,其中一陵就是天目山。
五陵中,天目山别有气象:一是有龙气。它西连蜀岗,东入沧海,一脉贯通,犹如一条卧地长龙,蜀岗是高高昂起的龙头,天目山是从海中翘起的龙尾。明代泰州史家丘容有形象记述:“山脉起自扬州蜀岗,仅数丈(高),吴陵(泰州别称)近海,此山脉走沧溟,如龙尾然。”二是如海上仙山。从“此山脉走沧溟”中可知,天目山升出海面之初,还在海水包围之中。凌儒在另一首《题望海楼》诗中写道:“海色苍茫见十洲,乾坤此地一登楼。邗沟水落清流合,天目蓬莱紫气浮。”可见当时在人们心中,远古时候的天目山曾经被视为一座蓬莱仙山。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天目山的情形到底如何,谁也说不清。今天我们只能从古人零散的记述里觅得一点踪影。明代万历(1573-1620)《泰州志》在“古迹”篇中对天目山做了记述:“天目山,州治东四十五里,高二丈余,周二百三十步。”又说该山“形为覆钵,上有二井,相对如目,故名‘天目’”。清代道光《泰州志》“艺文”篇中,收录北宋淮南转运判官胡昉的《天目山记》,开头一段云:“海陵东南姜堰北,有天目山,古地钵福地……海陵涂泥,碱卤土薄,芦苇所聚,无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而天目邱聚,土厚水甘,迥异四隅,宜松桧竹柳,所以为福地。”文中写到“天目二井”。民国五年(1916),《姜堰乡土志》“天目山”篇亦记载:“市区以内有山焉,距镇坛子口二里许。形如覆钵,高二丈三尺,周二百三十步。山有二井,排列于前,其水清冽,相对如目,故名天目。”这些文献的记载,虽然与“此山脉走沧溟,如龙尾然”、“天目蓬莱紫气浮”所描绘的形象相距甚远,但与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天目山已几近相同了,尽管以其得名的“二井”早已湮灭。
其二,天目山传说不凡。天目山的形成已经是一个传说,可更让你惊异的是,在它的身上更附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明代万历《泰州志》中只有一句话记载:“昔王仙翁尝隐是山。”在胡昉的《天目山记》中却有比较完整的记录,兹录于下:
“东晋道士王冶隐居于山,修灵宝法,炼丹存神,植性累行,历宋齐梁百余年。功成行满,丹就果圆,双童传召王冶,群仙导引,步虚清乐之音,四比皆闻。白日飞升,世人始知山名天目……公居山日,有五色鹿产一女于山左草莽中。闻啼声,往视之,见鹿乳焉。公挈养之庵,鹿日三至。女至七岁,造一鹿女台,公飞升后,女欲南渡,邑人饯之横浦,云:“后百年复来。”履江水而去。景云二年(唐睿宗李旦,710-711年)十一月,山忽鸣,吼声闻远迩,乃敕遣天台山女道士王妙行,名山大川洞天福地,投金龙玉璧。王妙行即鹿女,计百年矣……”
除了这段神奇的王冶隐居修炼、得道升天和挈养鹿女的传说外,《天目山记》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些细节:王冶得道成仙后,“梁昭明太子闻公升举,同邵陵王诣山致礼”;王冶隐居天目山期间,亲手栽植了一棵披头皂角树,长到大可合抱,后来有匠人想砍伐此树,想不到,匠人才“睨视”,就“山怒木啸”,令匠人大惊失色;王冶升天之时,曾将灵宝、符杖、履水袜、隐形帽等藏于左边的一口井中,并且封闭得非常严密,北宋元丰二年(1079),发运使蒋之琦奉旨来天目山祈祷上苍,掘开右井,获得了数支鹿角,在离右井数十丈的地方,又掘得金龙七尊、玉璧三十六只,等等。
王冶何许人也?据《海陵志考》载:“王冶,泰州人,隐居天目山,修灵宝法,炼丹存神,历宋、齐、梁百余年,功成行满,白日飞升。”是道家所称“海陵十仙”之一,人称王仙翁。宋《元丰九域志》中把天目山称为仙翁山。其诞降之地在今天海陵斗姥宫巷的斗姥宫,五代后周时建仙翁祠,奉祀王冶,后毁于兵燹。北宋建隆年间重建,改为吕祖祠,奉祀吕祖(吕洞宾),兼祀王冶。南宋建炎三年,为金兵所毁。元泰定年间又建,改名斗姥宫。后多次重修、增建,至民国以后逐渐荒芜,现所余房舍已成民居,唯斗姥宫巷旧名尚在。
王冶在天目山隐居修炼,志书上写得明明白白,王冶挈养鹿女的故事,不仅《天目山记》中有着详细记载,民间也说得有鼻子有眼。当年的天目山,“土厚水甘,迥异四隅”,松桧竹柳,葱郁成荫,确是道家修炼的绝好去处。所以不管真假,仙翁与鹿女,给天目山增添的妖氛却是迷人的,而且由《天目山记》中,亦可知道,王冶隐居之时可能就有二井,而天目山之名亦已产生,距今或有1700多年矣。
其三,天目山诗文不凡。因为天目山有着神奇的传说,又有着绮丽的风光,所以,天目山被列为“海陵八景”之一,名曰“天目晴岚”。自宋代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来到天目山,写下大量诗文。凌儒的《天目晴岚》就是专为“海陵八景”所赋。至于胡昉的《天目山记》,更是这位宋代泰州的文化名人登临天目山留下的名篇佳构。像这样的诗文还有许多,足可以刊刻一座天目山碑林。兹再录几首以飨读者:
坏壁摩挲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
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远是非。
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苍犬荡霞扉。
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闲看独鹤归。
这是宋代诗人李师中的一首题为《天目山》的诗,也是目前见到的最早写天目山的一首诗。李师中是河南楚丘(今滑县)人,于宋熙宁元年(1068)拜天章阁待制,知泰州。诗人奉朝廷之命,赴任泰州,慕名来到天目山登山观景、访仙问道,徘徊于坏壁老树、丹井杞丛之间,心中顿生世事苍茫变幻之感,“旧题”不见,“赏音”稀少,唯剩烟霞云水。想到自己背井离乡、仕途奔波,禁不住发出“老树闲看独鹤归”的感叹。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
长淮行不断,大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这是南宋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首诗作。宋德佑二年,文天祥出使元军被扣,押解北上途经京口(镇江)时逃脱,诗人从真州(仪征)、扬州转道高邮、泰州,欲往通州,取海道南归,而通州尚有三百里水路之遥,且“北有寇出没其间”。傍晚时分,行至天目山,文天祥系舟登岸,漫步山顶,南望临安,想到抗元复国大业未成,虽畏途遥遥,然忠心不改,对天可鉴。诗人触景生情,留下“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的千古名句。
见说仙源合抱琴,篮舆乘兴上云岑。
天应有目看人世,谷岂无缘听足音。
春雨鹿台迷草色,晓天龙井护松阴。
淹留不敢辞行李,生怕归途起猎心。
这也是一首题名《天目山》的诗,它是明代姜堰人王栋所写。王栋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的族弟,与王艮及其子王襞并称“淮南王氏三贤”。其所倡导的“百姓日用即道”的平民哲学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姜堰北大街的王氏宗祠,就是王栋的家祠以及他的讲学之所。这首诗中的“天应有目看人世,谷岂无缘听足音”句,正可以说是王栋所恪守的经世为怀的人本观、世俗观的体现。
其四,天目山遗址不凡。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天目山如何形成、有着怎样的传说、留下了多少诗文,这些都离他们太远,他们并不多关心,他们关心的是那高高的土墩能干什么用。于是,他们想到了挖土烧窑。哪知,这一挖,挖出了一个重大发现:天目山的地下,沉睡着一座距今3100多年的西周古城!
考古专家将它命名为“天目山遗址”。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遗址?为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由南京博物院、泰州市博物馆、姜堰市文管办(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先后两次对天目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确认天目山遗址是一座西周时期的城址,保存有城墙和河道,其范围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城墙残缺严重,内城城墙保留相对完整。同时在发掘中还清理了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鹿角等大量遗物。其考古发掘报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考古学报》2009年第一期(抽印本)上刊登。
关于天目山遗址的价值和意义,发掘报告的“结语”中做了这样的阐述:
“天目山遗址为西周时代的古城,城址规模虽小,但其内外城结构和水道环绕特点,明显具有南部水网地区古代城市的风格。江淮地区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一直存在争论,该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尤其是东部地区一直面貌不太清晰,天目山遗址作为一个城址,在当时应具有该地区的代表性,通过分析其文化性质,可以把握江淮东部地区的文化特征。”
“文献记载当时在江淮东部地区活动,是古代干国。这一地区所发掘的以天目山和甘草山(仪征)等遗址为代表的周代考古学文化应与干国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天目山遗址文化特征的研究,可以探索周代小国的文化特征。”
2002年10月,省政府公布天目山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天目山遗址作为“特殊类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天目山遗址入选首批“江苏大遗址”。
天目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认识姜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佐证姜堰水秀、地灵、人杰、物阜,具有重要的价值。3100多年前,姜堰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在这一方热土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今天,姜堰儿女更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能人贤士辈出,延续着天目山的龙脉灵气。可以说,天目山是姜堰的发祥地、泰州的发祥地。
天目山有着如许多的不凡,天目山堪称“形胜东来第一山”!
作者简介
曹学林,江苏省泰州姜堰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职称。在全国及地方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逾百万字。出版短篇小说集《底层味道》,中篇小说集《杨柳叶子青》,长篇小说《船之魅》,散文集《泥土与月光》《寻踪与倾听》等。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协 办:澳大利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淄博残疾人文化艺术联合会
顾 问: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刘玉堂 石 楠
社 长:刘云龙
总 编:憨 仲
副 总 编:蔡永祥 毛小东
总 编 助 理:邵宝珠 冯小军
编辑部主任: 白 冰
责 任 编 辑: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陈庆连 路曼曼 丁 素
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
東方散文杂志
:
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