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ture
大约 40,000 年前,智人出现在亚洲北部,在经历了早期的人口扩张和杂交后,已经取代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古老人口。最后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以及进入亚洲的智人种群的文化适应仍然未知。2022年3月2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邓成龙,挪威卑尔根大学Francesco d’Errico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所Michael Petraglia共同通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第一单位)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Innovative ochre processing and tool use in China 40,000 years ag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下马碑(一处新近发掘、保存良好的遗址),大约有 40,000 年历史的中国北方考古遗址,其中包括东亚已知最早的赭石加工特征,一个独特的小型化岩石组合,带有轴柄痕迹的刀片状工具和一个骨头工具。下马碑的文化特征集合在东亚是独一无二的,与在其他古代人口居住的考古遗址集合中发现的特征或通常与智人扩张有关的特征不对应,例如最初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北亚的记录支持在人类杂交和混合时期出现的技术创新和文化多样化的过程。最后,iNature发现,该文章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的首篇Nature 。
人类进化中最深刻的事件之一是智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化石、遗传和考古证据表明,在过去大约 20 万年 (kyr) 中,智人多次从非洲散布出去,在穿越欧亚大陆时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远古人类杂交。目前的古人类学和考古学证据表明,智人至少在 4 万年前 (ka) 就已存在于亚洲北部。人们经常争辩说,现代人类的陆地扩张是通过使用先进的经济、社会和象征性适应来促进对各种生态系统的占领。特别是颜料的使用被视为象征性中介行为的关键指标,而技术创新,例如使用小型化技术,被认为具有适应性和经济优势。然而,关于智人种群在中国的到来,考古数据仍然模棱两可。
下马碑在中国泥河湾盆地的位置及考古遗址发掘(图源自Nature )除了阿尔泰和西伯利亚的早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IUP) 和莫斯特时代(Mousterian)的石器工具以及中国北方的一些地点之外,东亚地区的石器工具在29000年后才开始被微型刀片技术所主导。在微刀片组合成为主导技术之前,对东亚的石器工具知之甚少。关于中国北方早期象征主义的可能证据,已知的只有两块雕刻的骨头,一块带有赭石的残留物(大约 125-105 ka),被解释为古代人类的产物。大多数标志着象征性实践的人工制品都更年轻,可能与智人有关。大约在29000年之后,当微刀片技术开始在中国北方传播时,珠子、吊坠和小雕像变得普遍。在这里,该研究报告了在中国北方新开挖且保存完好的遗址下马碑的考古发现结果。下马碑包含赭石加工的最早证据,这是一种新颖的微型化石器技术,具有刀片状的形状和带柄的物品,以及一种骨工具,可追溯到 39000-41000年之前。下马碑与中国其他已知的考古遗址相比,具有较早的一套新颖的文化特征。该遗址位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为智人沿北线的扩张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成立于1981年5月,原名称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其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曾更名为河北省文物工作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2019年12月3日,更名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研究中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45-2http://wenwu.hebei.gov.cn/staticPath/site001_html/%E7%9B%B4%E5%B1%9E%E5%8D%95%E4%BD%8D/20211208/000001.html
—END—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iNature5),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8217322697 或邮箱:921253546@qq.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