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ature
中国新疆地区依山傍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区域。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欧亚大陆之间历史上重要的地理通道。2022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Andy E. Andrew Bennett及刘逸宸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Bronze and Iron Age population movements underlie Xinjiang population histo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来自 39 个考古遗址的 201 个古代基因组进行测序,阐明了该地区复杂的人口历史。青铜时代新疆人口的特点是与来自中部和东部草原、中亚和塔里木盆地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有关的四大祖先。在青铜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期间,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草原文化之间的混合物继续存在,伴随着东亚和中亚血统的流入。历史时代的人口显示出与当今新疆人口相似的混合和多样化的血统。这些结果记录了东欧亚和西欧亚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疆不同地区的影响。
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在东西欧亚人民之间的物质文化、农业和技术交流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新疆地区北依阿尔泰山脉,南依昆仑山脉和帕米尔山脉。中西部地区的天山山脉将新疆分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主要由干旱的半荒漠组成,河流周围有可居住的区域,为耕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在青铜器时代(BA),冶金技术通过新疆传播到东亚,小麦和大麦等重要农业植物[距今约5000年(BP)]从西部穿过内亚山脉走廊(IAMC),并推测小米(~4000 BP)从东部通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有必要了解新疆 BA 居民的起源,以了解这些文化和技术转移在随后的几千年中对人口结构产生的变化。关于新疆青铜器时代人群的起源已经提出了几个假设,这些假设与来自该地区有影响力的文化的迁移有关。西北部是 Afanasievo、Chemurchek、Okunevo 和 Botai 的草原文化;南面是中亚 Oxus 或 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 (BMAC) 文明;而在东部,河西走廊周围有丝巴文化。在此背景下,考古学和线粒体研究表明,新疆的青铜器时代居民和文化并非源自任何本土的新石器时代,而是来自东西欧亚人的混合体,而青铜器时代埋葬传统表明与北欧亚草原文化和中亚 BMAC 文明的联系。在语言上,现在已经灭绝的印欧吐火罗语的存在,在大约公元 5 世纪到 10 世纪塔里木盆地的文献中得到证实,这也引发了关于新疆印欧语系人的起源和范围的问题。迄今为止,对塔里木盆地青铜器时代小河遗址的一项线粒体研究发现了草原和西伯利亚中部衍生的单倍群的证据,并且只是后来受到 BMAC 的影响,而更广泛的线粒体调查表明这些结果可能不会适用于整个地区。最近对 青铜器时代塔里木盆地木乃伊的基因组分析发现了部分来自古代北欧亚人 (ANE) 的当地血统的证据。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新疆青铜器时代聚居地,需要在地理上全面的青铜器时代站点集合中使用更精确的核 DNA 分析进行深入探索。古新疆人口流动的qpAdm模型推断及总结(图源自Science )东亚和西亚的铁器时代 (IA) 的特点是广泛的人口流动、基因混合和文化变化 。在新疆,可追溯到第一个千年(约 3150 BP)之前的第一批铁材料与草原游牧民族有关,例如萨卡人,或与斯基泰人有关,这是一种广泛而重要的铁器时代 游牧文化,其存在在新疆西北部伊犁河流域和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许多考古遗址都有报道。许多游牧联盟,如萨卡、匈奴、帕兹里克、匈奴和塔噶等,铁器时代期间在新疆周边地区兴起。这些游牧文化的人在铁器时代新疆保持着高度的多样性。先前来自单个 IA 站点的基因组研究表明,IA 新疆个体中存在与草原相关的祖先;然而,报告的更广泛地区的高水平遗传变异性和流动性凸显了进行更广泛调查以全面了解 IA 新疆人群的必要性。因此,新疆是研究具有动态文化、语言和遗传背景的人群过去融合和共存的关键地区。为了追踪新疆人口在过去 5000 年文化和技术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变化,该研究从 201 个考古样本中生成并分析了全基因组数据,这些样本来自新疆各地 39 个地点,该研究阐明了该地区复杂的人口历史。青铜时代新疆人口的特点是与来自中部和东部草原、中亚和塔里木盆地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有关的四大祖先。在青铜时代晚期和铁器时代之间,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草原文化之间的混合物继续存在,伴随着东亚和中亚血统的流入。历史时代的人口显示出与当今新疆人口相似的混合和多样化的血统。这些结果记录了东欧亚和西欧亚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疆不同地区的影响。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k1534
—END—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iNature5),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