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迎新 | 家长慕课第二期:我们究竟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与您共同成长的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 2023-09-17


第二期:我们究竟应该做怎样的父母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何洁 教授


各位新生家长:大家好!

本期内容,我们将探讨家庭教养。有一部电影,名叫《狗十三》,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童年成长历程对她成人之后的影响。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会发现,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庭对孩子有怎么样的影响呢?心理学上,我们主要根据两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家长,即家长对于孩子是否有要求,以及家长对于孩子的需求是否给予及时回应,并以此分类出了四种类型的家长。


一、教养的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权威型。这种类型的教养是被普遍认为较好的,家长对孩子既有要求又有回应。

第二种是专制型。“虎妈狼爸”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在传统观念中,父亲的形象是“严父”,但现在发现,母亲的形象也逐渐由“慈母”向“严母”转变。事实上,为了让孩子不断进步,家长会表现出控制行为

控制行为有哪些表现呢?

一方面,当孩子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有些家长可能会采取体罚。但是“打”真的有用吗?研究表明,体罚会使得孩子在情绪调节方面也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攻击行为,所以不建议体罚。

另一方面,有些家长知晓体罚的不良影响,于是他们会用另一种控制形式,即心理控制。心理控制有以下三个维度:

第一,引发内疚。比如,有些家长会说:“反正我也管不了你了,你也不听我的,我以后反正也没办法靠你的……”通过这类言语表明自己的难过,进而引发孩子的内疚。

第二,爱的撤回。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对孩子置之不理。

第三,引发羞愧。当孩子做出一些不良行为表现时,有些家长可能会通过某些言语,比如“你这样难不难为情”“你这样做我有没有面子”,来引发孩子的羞愧。

这些心理控制很容易出现,哪怕孩子已经进入大学,这种控制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为人处事。

第三种是忽视型。忽视型更多表现在长期在外工作的父母身上。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发展等很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缺乏父母给予的关爱。

第四种是溺爱型。我们说的“妈宝男”、“啃老族”,就是溺爱型教养下的产物。

二、如何做合适的父母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呢?

首先,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减少控制行为。相比以前在孩子中小学时的全方位监管,如今,家长们该适当撤退。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只有与孩子个性匹配才是合适的教养方法。

最后,要自身平衡。以这种状态去面对孩子,相信他们也能感同身受、建立起自身的平衡。


蓝田学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文案 | 何洁

排版 | 金文昱

责任编辑 | 黄子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