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即大家常说的老年痴呆症。该病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并且其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因此,其治疗和预防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该病有了更新的见解,也为该病的治疗带来希望。9月2日,美国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和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院等多单位合作,在Nature 发表题为“The innate immunity protein IFITM3 modulates γ-secretase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论文,发现炎性条件可通过诱导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FITM3)表达,后者与γ-分泌酶结合并上调其活性,从而增加β-淀粉样蛋白(AD的关键指标)的产生。“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科研小白的我们赶紧学学大佬们清奇的科研思路吧!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681-2
先天免疫与AD相关,但免疫激活如何影响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尚不清楚。(研究问题很有意义,但这也太广泛了吧……),于是作者集中于AD的关键酶-γ-分泌酶复合物(由PS,NCT,APH-1和PEN-2组成),该酶控制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而γ-分泌酶调节蛋白可控制γ-分泌酶活性,因此筛选γ-分泌酶调节蛋白被认为是开发AD治疗药物的潜在手段。(不直接研究γ-分泌酶的重要原因是γ-分泌酶研究起来比较困难)为了筛选γ-分泌酶调节蛋白,作者使用光交联等方法鉴定出PS1-NTF(已有报道)和IFITM3,并通过液相色谱和免疫印迹确定;敲除γ-分泌酶后检测不到IFITM3,证明IFITM3与γ-分泌酶结合。
为了验证IFITM3的作用,作者在细胞中使用siRNA敲低IFITM3,发现不影响NCT, PS1-NTF和 APP等蛋白水平,但降低了β-淀粉样蛋白的分泌和γ-分泌酶活性。因此,IFITM3通过上调γ-分泌酶活性,从而促进β-淀粉样蛋白裂解释放。
随后作者发现,IFITM3和γ-分泌酶活性在老龄小鼠中显著增加,并且只有在老龄小鼠中IFITM3才与γ-分泌酶结合。在5xFAD转基因小鼠中(阿尔兹海默症模型小鼠),IFITM3高表达并影响γ-分泌酶活性。因此,年龄和FAD基因突变增加IFITM3表达,从而影响γ-分泌酶活性和β-淀粉样蛋白产生。
4.阿尔兹海默症病人中IFITM3表达和γ-分泌酶活性增加为了证实该研究的临床相关性,作者分析了数据库中IFITM3表达情况,发现IFITM3在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症(LOAD)病人中高表达。LOAD样品中IFITM3的mRNA和蛋白水平也高表达,并与γ-分泌酶活性增加有关。作者后续还发现干扰素及细胞因子可增加IFITM3表达。
作者进一步使用不同光亲和抑制剂研究IFITM3与γ-分泌酶的位置关系,发现IFITM3处于γ-分泌酶的活性位点附近。
AD作为目前难以防治的疾病,鉴定出疾病关键靶点对于药物的研发十分重要。本研究基于β-淀粉样蛋白的关键调控分子γ-分泌酶,筛选其调节蛋白。首先通过光交联等方法鉴定出关键结合蛋白IFITM3;其次,确定IFITM3的作用及其对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并探究年龄和基因突变等因素对于IFITM3的影响;之后验证其在人类病例中的相关性,鉴于IFITM3参与先天免疫,作者研究了干扰素或细胞因子等对于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发现了吗?我已经给你总结出了AD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思路!)文章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意义重大,提示AD多发于老年人,可能除了基因突变等因素,和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增加也有关系。因此未来或可基于IFITM3这一关键靶点研究新的防治药物。什么?你还没get到具体的实验思路,别着急,我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首先是选题方面,AD病因复杂,与基因突变(如FAD突变,家族史),免疫衰退(如本文中的免疫调控蛋白),激素(如女性患者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菌群,年龄(主要发生于老龄)和感染(神经炎症促进其发病)等因素均有关系,因此,小伙伴们可根据自己本身的研究领域,选取适合的切入点。另外,AD的重要标志为β-淀粉样蛋白的持续积累,因此任何与β-淀粉样蛋白产生相关的机制都可能与AD发病相关(如本文中的γ-分泌酶)。因此,基于不同的选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思路:1.研究某一因素与AD发病的关系:其实这类文章的思路比较常见,主要是三步走:相关性、因果性及机制研究;以肠道菌群与AD为例(之前写过肠道菌群的研究思路,不会的可以参考以前的推文哟!):(1)相关性:可收集AD病人与健康病人粪便,进行测序分析,确定有无肠道菌群紊乱;(2)因果性:可将AD病人粪便移植给无菌或限菌小鼠,检测是否有AD样症状发生,或者在AD模型中,提前用抗生素等清除菌群,检测有无症状改变;(3)机制探究:机制上可以菌群或者AD为主,以菌群为主主要看细菌易位、代谢紊乱及免疫改变等,以AD机制为主可分析关键蛋白表达, β-淀粉样蛋白调控通路等。
2.第二种思路是研究明星分子:该思路关键在于明星分子的选择,可以基于AD发病中的关键酶,如本文的γ-分泌酶,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筛选,不过工作量比较大。(1)分子筛选:通过细胞模型鉴定出关键蛋白,常见方法有免疫沉淀、光交联、CRISPER-CAS9等;(2)活性验证:验证靶标蛋白的生物学活性,通过敲低、过表达等;(4)调控机制和活性位点确定:如年龄和其他基因的调控,与其他蛋白的结合等;(5)验证临床相关性:数据库分析,不同样本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差异。
注:此推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