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鸣镝 | APP“青少年模式”怎能形同虚设?!
图源 | 网络
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充值,平台“青少年模式”怎能是虚设?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然而,网络不是绝对天堂。
受疫情影响,绝大多数孩子都在家中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网课。长时间的上网、居家,也催生了大量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看直播打赏的新闻、投诉。
云南昆明普先生11岁的儿子在一个直播平台上刷了15000多块钱;贵州陈女士15岁儿子3月份在网络游戏和平台上充值消费近27000块钱;天津老刘卖菜为生,儿子花160万打赏主播。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短视频、网络视频播放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可是这个模式真有效果吗?能否限制孩子们的使用时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报告,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存在轻易延长使用时限、未推出强制实名认证,甚至诱导打赏等问题。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深圳市第一季度未成年人用手机支付的方式在网络游戏平台或直播进行充值的消费纠纷,达到4472件。
“魔高一丈” 绕过青少年模式另有途径
‘青少年模式’的上线意外地带火了另一组关键词:如何绕开青少年模式。
进入青少年模式,系统将提示提示每日只能使用40分钟,但只要到时输入密码,就可继续观看。部分APP点击几下就能续时间观看,连密码也不需要。
▲“青少年模式”也有VIP,可通过现在充值即可继续观看。
像这样的破解“攻略”,在互联网上可以说俯拾皆是:删掉APP重新下载、以其他身份重新登录。青少年可以拿家长手机,用第三方软件登录绕开身份认证。
管控不严带来惨痛教训
APP解除青少年模式需要事先设置的四位密码,但却没有对输入密码次数进行限制。在注册和登录方式上,游戏可通过第三方账号进行登录等操作,存在绕开实名认证的可能。个别企业对青少年模式态度敷衍,勉强上线也不过是应付了事。
青少年如何摆脱‘网络旋涡’
在网络世界普及的大背景下,对心智和行为还不成熟的未成年来说,任何一种形同虚设的限制,都会形成一种伤害,如何传递合理的消费观,价值观,让青少年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9年11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从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实施适龄提示制度;积极引导家长、学校等社会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监护守护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
企业要严格遵守《通知》。完善互联网的内容建设,平台建设,与认证机制,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在线教育资源,保障网络知识内容高品位高质量。任何注册用户进行游戏充值或支付消费前,均须开启人脸识别。当注册用户信息和人脸识别系统信息相匹配时,才可进行游戏充值的支付程序。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应该开设网络素养课程,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网络辨识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以及网络自我保护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指导学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免疫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创新。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吧,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很多家长或是客观上对移动互联网缺乏了解、不够适应;或者主观上逃避、倦怠,没有发挥监护人应尽的义务,承担起责任。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极其重要,父母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相处时,就应该首先注重自身的网络素养,用良好的上网习惯影响孩子,同时,家长与孩子保持有效的沟通也有助于子女自律的养成。 拯救“网瘾少年”,需分级、分层管理监督。针对这种互联网服务的监管,应最大限度实现“无死角”政策覆盖。从源头实施监管,严管演出公司、主播,提升直播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限制未成年人在网络直播过程中的参与方式,防止未成年人过多参与带有商业性质的网络直播活动。针对短视频和直播这两类活动,要将重点放在抑制消极影响、鼓励正向引导上。一方面,要通过“青少年模式”避免未成年人由观看变盲目模仿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则可以鼓励平台将娱乐与教育功能结合起来,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承载更多的教育功能。 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青少年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国家几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青少年自身的修养,提高鉴别能力,去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参考:新华网、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