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啥让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支楞”起来的?|参阅19期


编辑|申志莹、杨泽英


从去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


“十四五”是我国能源化工进入低碳转型关键期。因此推动能源革命、生产消费革命,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能源低碳转型路径中的重要分支,乃大势所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万辆,增长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


管理有创新,全行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车型投放速度,进一步激活市场;技术大跨步,针对安全、续驶里程、充电效率等用户痛点,打造最符合需求的产品,产品性能质量再上台阶;配套环境更完善,充电桩不断建成、全产业链投资加速……在市场预期不断向好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蓬勃发展。




一、止跌回升,中国车市拨云见日

1、市场V型反转 稳定增长已定

2、自主品牌上攻下探 找准发展方向

3、新能源汽车统统进场 激烈厮杀在即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市场”双驱动

1、全方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2、市场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三、内循环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如何持续向好发展

1、政府:补贴蓄力 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车企:后补贴时代 寻求核心技术提升突破

3、消费者:理念转变 注重环保和性能并驾齐驱



一、止跌回升

中国车市拨云见日


在连续两年的市场下滑之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处于低谷的中国车市更加“雪上加霜”。但谁也没想到,2020年下半年,汽车行业迅速反应,扭转了市场持续下行的势头,并实现了强劲反弹。
市场V型反转 稳定增长已定
2020年初,国内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为响应疫情防控要求,汽车生产和消费都按下了“暂停键”。不过,在中央和地方多项政策扶持、车企不懈努力,以及宏观经济复苏回暖的影响之下,汽车产销急剧下滑的态势从3月开始出现好转,出现了“V”型走势。不仅产销量迅速回归到正常的发展状态,更为社会经济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充分彰显出我国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和上升空间。
走过低迷,回暖复苏,对于中国车市的未来之路,行业从未如此笃定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判断,2021年车市或将保持小幅正增长;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市场数据室主任李冰阳认为,2021年,中国车市终端销量将达251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3.1%……业内专家几乎都认为,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我国汽车市场仍然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自主品牌上攻下探 找准发展方向

2020年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之下,汽车企业的行进异常艰难,中国品牌汽车企业更是如此。然而,就在整体市场份额下滑之际,自主品牌却找到了高端化的发展之路,且初见成效。
从2018年的3万辆,到2019年的10万辆,再到2020年的销量超过20万辆,红旗可以说已经成为这几年自主品牌里不折不扣的“黑马”;作为最近一轮自主品牌高端化之行的“先驱”,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已经成长为稳定输出的“优等生”,依靠成功的产品定位和精准的品牌定位,基本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作为汽车行业的“后来者”,以蔚来和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群体,通过另辟蹊径,用传统自主品牌没有尝试过的方式,找到了另一条向上走的可行之路。
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高端汽车市场一片光明,下探同样至关重要。尽管之前小型电动汽车遭遇过市场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2020年的汽车下乡活动证明,电动汽车在农村地区还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据工信部统计,在仅仅4个月的时间里,在山东青岛、江苏南京、海南海口、四川成都等地举行的推广活动中,新能源汽车共销售18万辆,占比超过全年总销量的一成以上。
其实,早在2019年国家就在政策文件中积极鼓励“下乡”,而2020年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效,固然有地方提供购车补贴等举措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2020年国内各大新能源车企都进一步加大了产品的推广力度,不仅提供了更大的优惠额度,还发布了更符合“下乡”的新车型。也正是凭借着对农村电动汽车消费市场的精准把握,五菱宏光MINI EV才能够一跃超过特斯拉 Model 3,夺得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
朝上走、往下探,自主品牌通过双管齐下,两侧发力。
新能源汽车统统进场 激烈厮杀在即
新能源汽车销量止跌回升的背后,是不断增加的市场参与者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特斯拉,自国产化交付以来,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销量不断增长,连续半年占据着新能源单车销量的榜首位置。11月,特斯拉Model 3的单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前11个月在中国的累计销量为11.16万辆,排名第一。虽然特斯拉的负面新闻几乎没有间断,从自动驾驶技术引发的多起交通事故,到软件问题导致大规模“宕机”,从频繁调整产品价格,到隐瞒官方认证二手车的事故记录,但这些似乎都没有妨碍其销量的持续提升。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另一大“黑马”是五菱宏光MINI EV。7月24日上市,8月就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榜单,11月单月销量已经突破3万辆;异军突起的不止五菱宏光MINI EV,还有理想汽车。走过弯路、2019年年底才上市首款产品的它,此前并不为人看好。谁也没想到,在风雨交加的2020年,理想汽车不仅超过了小鹏和威马,销量排名新势力第二位,而且还在7月登陆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第二个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2020年,我们看到了汽车市场依然存在无数的可能性与变数:特斯拉当下的成功,挑起了人们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与渴望,也让自主品牌明白了先发优势并不绝对,外资车企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五菱宏光MINI EV的出现,让大家意识到在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小型电动汽车仍然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电动车很可能是未来小型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而理想汽车的崛起,再次刷新了行业对增程式技术路线的认识,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远超出企业的想象。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

“政策+市场”双驱动


全方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如降低车企准入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市场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也越来越成熟,市场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据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指数为78分,仅比燃油车低1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创下测评以来最高纪录,连续5年实现增长;电混动汽车用户满意度为80分,达到6年来最高水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除了最早进入新能源行业的传统自主品牌,外资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近年来也纷纷加入新能源阵营。随着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明显,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突出。
另外,对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保养相对简单,其服务收费满意度明显高于燃油车。加之传统汽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都在推进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运营手段,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带来了助力。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纯电动汽车品牌形象同比提高2.7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提高1.6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为78.8分,同比提高1.2分。其中,纯电动汽车感知质量同比提高1.6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提高0.7分。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满意度已经接近燃油车水平,但其忠诚度水平与燃油车相比仍有差距,新能源汽车企业应降低用户抱怨率和产品故障率,切实解决用户体验痛点问题。

三、内循环下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如何持续向好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有效沟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高,这些都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存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如何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提前谋划、系统布局。
政府:补贴蓄力 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补贴”两字是新能源汽车行业2020年的讨论热点所在。已经陪伴产业走过十多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原定于2020年年底彻底退出,但在受到疫情冲击后,为稳定产业发展,帮助企业熬过这段艰难时期,2020年年初,国家明确“补贴”政策再续两年,虽然划出“30万元”的红线,但"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以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2020年11月,财政部提前下达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预算,给相关企业送上了寒冬里的“暖心礼包”。
补贴之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利好环境。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基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其涉及的七大领域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重点工作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认为,扩大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完善分布、加强维护,是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也提议提升充电设施的覆盖率、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等。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电力董事长孟庆强则为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提出优化规划布局、实施精准补贴、出台配套政策、开展技术创新四条建议。
同时,“新基建”内容中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换电模式对车主时间友好、对电池安全友好、对电网稳定友好,在当下电池技术仍待升级、充电桩尚难广覆盖之时,推广换电模式可谓“一石三鸟”。
截至2020年8月,全国换电站累计建设462座,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换电模式补能过程比加油还快,且无需停车位支持,更加集约高效。”北汽新能源新闻发言人连庆锋曾公开表示,通过电池统一管理、集中慢充,不仅能有效保证充电安全延长电池寿命,还能帮助城市电网削峰填谷。
可以预见,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持续推进,双积分新政实施倒逼车企冲刺新能源车型销量,多重政策支持仍将持续影响我国汽车市场的产品结构,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可期。
车企:后补贴时代 寻求核心技术提升突破
虽然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金补贴加持并未结束,双积分政策也强势接档。但游戏规则的改变注定将带来新一轮洗牌。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只有解决消费者关心的痛点,为用户提供真正优于燃油车的体验,才算学会了自己走路。
经过这些年的行业发展和知识普及,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已不陌生。不过随着初相识的“朦胧美”褪去,粗粝的现实正在显现,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过长、二手车残值低等行业性的通病,成为阻碍人们拥抱新能源的“拦路虎”。市面上有些新能源车型一旦去掉补贴成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便毫无性价比可言,这是不可持续的。
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能源密度与2011年比提高了一倍,续航能力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大约降低一半。不过在生活中,很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比如不用摇号。
一个以“革命性”自居的新生事物不可能永远作为次优选择安身立命。新能源汽车不管在环保、减排等方面有怎样的潜在优势,都不能一直以技术迭代的长期愿景透支消费者的耐心。车毕竟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想象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要解决的问题是不过分倚赖补贴政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巩固核心技术、增加品牌附加值。
消费者:理念转变 注重环保和性能并驾齐驱
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电池质量及稳定性(60.8%),续航里程(59.2%)、安全性(54.0%)和充电便捷度、时长(51.0%)为超过半数新能源汽车用户在购车时的重点关注因素。

电池质量和安全性与司乘安全息息相关,而续航里程与充电便捷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用车体验,体现了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安全及用车便捷性的关注。
只有车企不断提升核心技术,降低成本,解决用户痛点,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优势,才能持续提升扩大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另一方面,激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还在于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政府在推动各项激励政策之外,可在公共领域先试先行,如在公交、出租等行业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亲自体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变化;同时加大新能源技术展示和宣传,定期组织新能源汽车博览会、技术研讨会,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有信心、有安全感。

摘编自人民日报《街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了》、中国汽车报《2020拨云见日》、经济参考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蓬勃勃迎机遇》、中国青年报《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正在筹划 不会纳入中高端车型》、国际商报《说说碳中和的那些事儿》、泽平宏观《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0:资本市场大爆发》等


推荐阅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peopledigital.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