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实现了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30元。
“30元”单看数额不大,但这是国家给居民医保实实在在的投入,能够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切实改善。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人们医疗风险的最基础保障,医保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互助共济,健康的人帮助生病的人,对于百姓来说是一项巨大的福利。我国居民保险实施的是个人缴费加政府补贴的筹资机制,财政补贴占一大部分,个人实际只需缴纳较小的比例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近年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居民保险的补贴力度逐年加大。2018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新增4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90元。
2019年我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
2020年我国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
3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在社会保障领域,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了30元,显示任务完成。截至2020年12月底,各地人均补助水平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实现了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
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住院保障方面,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0% 左右和 70% 左右,统筹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或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6 倍左右。门诊保障方面,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普遍开展了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居民医保还普遍开展了门诊费用统筹。《医疗保障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0)》显示,近年来,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从住院大病逐渐向门诊小病延伸,将高血压、糖尿病、肾透析等部分医疗费用较高的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纳入了医保基金支付范围。随着今年3月1日最新版的医保目录正式落地,可以医保报销的药品数量达到历史最多水平。这些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真正落地都需要资金保障。居民医保补贴标准提高,可以进一步缩小两种医保制度间的差距,满足了困难群众的医疗需求。覆盖全民、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是我国医保体系的中国特色。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贫困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增加了资金,我们还应思考如何用好它。近年来欺诈骗保及违规问题频发、普发,基金监管形势较为严峻。如何管好医保基金,将百姓的看病钱用在刀刃上,既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也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鸣镝 | 别碰这条“红线”》关注了此话题。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任重道远。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更高质量、更可靠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完善。“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老百姓的获得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