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李嫚
图源|网络
“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有的很小的孩子心理问题一大堆。”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针对教育焦虑问题,他一语道破“家长焦虑”的背后,是“唯分数论”的指挥棒。
这不禁让人想到两会期间频频登上热搜的“学奥数”话题。
该话题源于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采访中指出,他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此观点一出随即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家长都觉得自家娃不是普通孩子。
希望广大家长明白,不要揠苗助长。
奥数算什么,现在的孩子在学编程。
早在今年1月份,浙江金华一个10岁男孩做不出奥数泪崩和李白“比难”的视频走红。不少网友表示:笑完还有点难过。
“10岁都比蜀道难”的情况层出不穷,究极原因还是存在“全民奥数”制造的家长焦虑问题。目前,仍有不少家长追捧奥数,他们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就是“普通孩子”,而是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是适合读奥数的那部分“特殊孩子”,并寄予厚望,这激发了不少家长送孩子去读奥数的斗志。但在焦虑的裹挟之下,绝大多数根本不适合这种学习的小学生,不仅无从培养数学思维,相反败坏了学习兴趣。针对此现象,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包括取消奥数竞赛获奖中高考加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不得和奥数竞赛成绩挂钩,从去年起,更进一步推进公(办)民(办)同招、电脑摇号入学。这取消了奥数的择校功能,也淡化了奥数的功利色彩。“人生就像马拉松,输在起跑线不可怕,失去奔跑的动力才让人绝望。”袁亚湘表示。奥数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学习也不该带有功利性。超前培训容易让孩子形成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中小学阶段培养兴趣更为重要。不再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学生,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适合的学科,培养自己的兴趣,而家长也才能关注孩子的个性、兴趣。视频中小男孩说:“那我朗诵那么好,李白怎么不和我比。”既然报奥数等兴趣班时,都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普通”,那么,何不将这种信任放到他们整个成长历程中?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所言,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决定了社会的幸福程度。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不要一味“催熟”年轻的幼苗,让奥数回归兴趣初心,因材施教才是好的教育。(参考: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网、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