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土空间规划|广东完成全国首个省级“双评价”试评价成果

GDPA 广东自然资源 2019-04-10

2019年2月13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双评价”试评价广东现场交流会在广州召开,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对我省的工作成效高度赞许,认为通过广东实践对技术指南提了很重要的修改完善建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按照自然资源部工作部署,全方位、多渠道、多举措推进试评价工作,完成全国首份省级“双评价”试评价成果。

南沙调研


部试评价工作要求:

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双评价技术方法科学、权威、好用、适用,部国土空间规划局组织开展技术方法研究,形成了双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并选取广东、江苏、山东、重庆、宁夏等典型地区开展“双评价”试评价工作,以进一步修改完善技术指南。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试评价工作须于2019年1月18日完成技术培训,1月19-28日完成试评价成果,1月29日或30日提交成果进行交流。


广东试评价工作组织特点

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1)领导重视,认真部署。

收到自然资源部关于组织开展双评价技术指南试评价工作的函后,省自然资源厅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落实试评价数据,成立由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广东省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试评价小组,并确定广州地理所为试评价工作牵头单位。1月18日在青岛培训会现场完成部省联合试评价小组的第一次技术对接;1月21日省自然资源厅在广州地理所召开试评价工作动员会,完成第二次技术对接。

动员会现场和技术讨论现场

(2)多措并举,灵活应变。

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协调下,评价所需数据基本收齐,对部分精度不够,或近期无法收集的数据,联合评价小组通过购买或申请补充相关数据,并适时调整评价模型和指标,使用部分替代数据,使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3)倒排工期,强力推进。

联合试评价小组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姿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推进双评价试评价工作,于1月24日下午在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试评价专题会议上汇报成果并广泛征求参会单位意见;1月25日至28日完善评价成果后按时提交给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2月13日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双评价”试评价广东现场交流会上获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孙雪东副局长和技术攻关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等专家的一致认可。

自然资源厅专题汇报会和现场交流会现场

技术指南特点: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流程易读


(1)目标:科学、适用、可操作
  • 科学性:

    充分考虑土地、水资源、环境、生态等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统筹把握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集成反映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客观、全面地评价资源环境本底状况。

  • 适用性:

    根据生态、农业、城镇不同功能指向和承载对象以及全国、省级、市县级不同层级,遴选差异化评价指标,设置能够凸显地理区位特征、资源环境禀赋等区域差异的关键参数,并因地制宜地确定指标、算法和分级阈值。

  • 可操作性:

    与以往技术标准相比,本次技术指南在评价流程上更为简化,结合数据可获取性,选择了最少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做到评价方法可操作、评价结果可检验,确保管用、好用、适用。


(2)重点:资源环境、功能指向
  • 侧重资源环境本底:

    避免直接使用开发利用现状数据,避免直接考虑经济社会和规划决策指标。

  • 侧重功能指向:

    陆域主要评价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功能,海域主要评价生态保护、建设开发功能。


(3)逻辑:“双评价”是串联递进关系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对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本底的综合评价,确定国土空间在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不同功能指向下的承载能力等级。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评价国土空间进行城镇建设、农业生产的适宜程度。 


(4)“双评价”技术流程:

具体流程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陆海统筹。



试评价技术流程图(陆域)

图片来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陆域)》


广东试评价工作特色与经验:

本地化、智能化、完善化


广东省试评价工作坚持边试点、边探索、边改进,以多方案比选、智能化操作为核心,力促形成更具参考意义的试评价成果。目前,广东已形成三个“一”的试评价成果,具体包括一本评价报告、一套图纸和一份指南修订建议稿。

广东省陆域和海域试评价部分结果

注:陆域土地资源评价图由广州地理研究所编制,陆域灾害评价图由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编制,海洋资源评价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


特色一

多方案比选,力促技术方法本地化、专业化

试评价技术指南主要是从全国层面进行制定的,部分评价的所需数据、指标、算法、阈值对广东可能不适用。针对该问题,广东试评价工作在多学科专家研讨、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替代数据和指标,修正算法和阈值,寻找科学、适用、可行的替代方案,力促评价结果更符合广东实际。例如对承载力和适宜性评价的集成矩阵进行了调整,针对广东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因子标准化方法进行了修正,提出基于栅格计算的省域连片度计算方法,力保技术方法本地化和专业化。

特色二

开发试评价程序,力促评价技术智能化、标准化

“双评价”主要包括土地、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气象和地质灾害、交通、区位等多个要素的单项评价以及集成评价,工作繁琐,过程反复,极容易存在某个步骤出错,导致评价结果不合理等情况。因此,广东试评价工作专门开发了试评价程序,单要素和多要素集成评价工作通过全流程程序运算完成,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和图件,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运算可能带来的错误,保证了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和标准化。

特色三

持续探索创新,力促技术流程完善化、合理化

试评价工作是一个不断反复验证的过程,试评价小组在遵循技术指南的技术流程基础上,增加了“双评价”程序开发、评价结果专家研判和多方案比选、评价结果与现状和规划校验等技术环节。特别是评价结果和多方案比选,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适用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在每一单项评价和综合集成结果形成后,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结果进行研判,若与现实不符,则对数据、指标、算法、阈值等进行检查,针对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后,再重新进行评价,将修正后的评价结果和基于技术指南形成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最优方案,由此对技术指南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来源|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联盟

编辑| 张诗钺

统筹| 蔡小媛

审核| 黄华坤

广东自然资源全媒体团队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