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6造纸及纸制品制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2017-09-27 HSE不止步

造纸及纸制品制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确定同类型企业常用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和验收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的具体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2016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及DB37/T ****-2016(细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造纸及纸制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职责分工

4.1 领导机构

4.1.1企业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分管领导、车间、部门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负责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实施的各项工作。

4.1.2专业部门和各车间、部门应结合实际,成立各级体系建立工作小组,负责本区域的体系建设的实施。

4.1.3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工会组织等应全面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隐患排查活动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风险得到全面控制。

4.2 职责

4.2.1主要负责人职责

——企业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审批企业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资金,对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职责。

4.2.2生产安全部职责

——主要负责起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协调各专业工作组分工任务开展情况,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

——负责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计划》,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按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负责事故隐患的收集归档,定期向领导汇报事故隐患整改进展情况,并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督查、考核等工作。

——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情况时,要立即下达停产、停工处理指令,不得违章指挥,并要好生产平衡工作,调整运行方式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解决。

4.2.3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责

各专业管理部门主要指储运部、基建部、原料管理部、生产运营部、制浆部、抄纸部、环保部、机电部等部门。按专业职责,检查、督促、协调本专业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负责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掌握三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管理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4.2.4生产车间职责

——1)各生产车间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掌握三级以上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2)具体负责所辖范围内各类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负责组织一般事故隐患的评估,并对自行管理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等工作。

——3)对本车间三级以上危险源进行检查,督促所属班组严格对四级以上风险进行检查。

4.2.5 岗位人员职责

岗位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

——1)熟悉本人作业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则采取临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事故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或由此而发生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建立和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明确每一个岗位都有排查隐患、落实治理措施的责任,同时应配套制定奖惩制度。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DB37/T 2883-2016“6 隐患分级与分类”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37 40785 37 15265 0 0 2610 0 0:00:15 0:00:05 0:00:10 3022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目清单,参见附录A、B。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2 制定排查计划

根据企业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参见附录E,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

6.3 隐患排查

6.3.1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全员查隐患、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节假日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等。

6.3.1.1 全员查隐患是指利用员工对各自岗位危险源的熟知程度和安全责任心发现其岗位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其他员工的未遂事件,并通过多种渠道(申报邮箱及申报电话等)及时上报隐患信息,生产安全部对上报隐患及时跟踪督促整改,并对上报员工进行奖励,建立起全员查隐患长效机制。

6.3.1.2 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安全点检表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车间各级管理人员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6.3.1.3 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公司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

6.3.1.4 专业性隐患排查主要是指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主要是对5米以上登高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易燃易爆部位动火等作业环境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或者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危险化学品、厂内机动车辆、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装置、走台护栏、构建筑物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查,专业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

6.3.1.5 专项或季节性排查是指连续生产装置开、停车前、新装置施工期间或竣工时及试运行等时段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以及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

——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

——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洪、防暑降温为重点;

——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

——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6.3.1.6 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

6.3.1.7 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

6.3.1.8 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6.3.2 排查要求

DB37/T ****-2016 “6.3.2  排查要求”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3.3 组织级别

企业根据排查类型不同分别由以下组织机构负责组织。

——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岗位级;

——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按照专业类别划分;

——纸机开、停车、碱洗、涉氯、亚铵法制浆、有限空间作业等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车间级,按照类别划分;

——新装置施工期间或竣工时及试运行等时期专项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车间级,按照职责分工;

——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部门级、车间级;

——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6.3.4 排查周期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

——各班组落实好每班“一班三查”(班前检查:重点是设备、工具、作业环境及个人防护的穿戴情况等;班中检查:重点是设备运行状况和制止或纠正违章行为;班后检查:重点是工作现场,不给下一班留下隐患)制,努力实现岗位无隐患。

——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氯气使用、储存装置和部位的操作人员及天然气站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

——车间各工段直接管理人员(值班长、工段长)、机修、电气、仪表人员每天至少两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检查;

——班组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一起进行汇总;各车间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综合性隐患排查;

——应根据季节性特征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应进行一次隐患排查;

——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专业性隐患排查,公司级综合性隐患排查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

——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及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应举一反三,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

——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6.3.5 确定排查项目

DB37/T ****-2016 “6.3.5  确定排查项目”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4 隐患治理

6.4.1 隐患治理建议

6.4.1.1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排查项目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生产现场类隐患宜保留影像记录。

6.4.1.2 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视同事故隐患。

6.4.1.3 根据评价或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参见附录H,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

6.4.2 隐患治理要求

DB37/T ****-2016 “6.4.2  隐患治理要求”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4.3 隐患治理流程

6.4.3.1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通过“server4/生产安全部/隐患排查”文件夹及时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通过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将治理建议传达给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格式应能体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 “五落实”要求和闭环管理;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落实,分为一般隐患治理和重大隐患治理;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情况反馈至生产安全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生产安全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在隐患整改通知书上出具验收意见。

6.4.4 一般隐患治理

由企业各级(公司、部门、车间、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4.5 重大隐患上报及治理

6.4.5.1 根据本标准第5.1.2条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参见附录D。

6.4.5.2 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参见附录E。

“细则6.4.5.3 重大隐患上报和6.4.5.4 重大隐患治理”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4.6 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7 文件管理

DB37/T ****-2016 “7  文件管理”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8 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控制措施应确保全面持续有效;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9  持续改进

DB37/T 2883-2016“10 持续改进”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10   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

——附录A  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附录B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1   附件

——附件1   安全现场检查记录

——附件2   隐患排查治理公示

——附件3   安全隐患限期整改指令书



附录A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管控

措施

名称(示例交接班)

名称(示例巡检)

名称

名称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天/岗位级)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周/车间级)


排查周期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

 


序号

名称



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




1



(工程技术)


(√)

(√)








(管理措施)


(√)

(√)








(培训教育)


(√)

(√)








(个体防护)


(√)

(√)








(应急处置)


(√)

(√)








….

….











….

….











2














..

..


.....
































 

 

附录B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计划过程

排查过程

整改过程

验收过程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管控

措施

排查类型

排查周期

责任单位

责任人

排查结果

隐患描述

隐患级别

排查人

排查时间

形成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责任单位

整改责任人

 

 

整改期限

资金额

验收时间

验收人

 

验收情况

序号

 

名称


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




1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

….




















….

….




















2























3























..

..


.....




















       附录C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

......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名称

排查周期/

组织级别(示例:每季度/企业级)

 

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示例:每月/部门级)

排查周期/组织

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

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

级别

排查

周期/组织

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

级别

排查周期/组织

级别


(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接受培训,按规定取证,取证后按规定进行再培训教育,培训教育学时够。

(√)

(√)







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向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







按规定取证,证件有效,证件与实际岗位相符、证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

(√)







开展日常教育、“三级”教育、“四新”教育、转岗、重新上岗等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教育规定时间或内容符合要求。

(√)

(√)







 


 

 

 

         附录D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计划过程

排查过程

整改过程

验收过程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排查类型

排查周期

责任单位

责任人

排查结果

隐患描述

隐患级别

排查人

排查时间

形成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责任单位

整改责任人

整改期限

资金额

验收时间

验收人

验收情况









































....



























































....




















....

......



















 

 


附件1

安全现场检查记录

时间

部门/车间/工段/班组

检查情况记录

整改/考核

整改期限

签名确认

完成整改时间
























































































































注:1、整改/考核栏目中须注明对部门/车间/工段/班组中不规范项的处理,明示扣分或“整改”字样;2、整改期限栏请务必明示整改时限;3、备注栏中须有相关管理人员签字确认;4、该次记录为早巡();日常检查();联合检查();专项检查();值班检查();其它();

5、检查人员签名:                                                                      

 

附件2

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_______年____月隐患排查治理公示

序号

部门/车间

隐患内容

所在区域

整改要求

责任人

完成时间

备注

























































































































































































 

附件3

安全隐患限期整改

-------------------------------------------------------------------------------------------------------------------------------------

 指令书

(AQ 2016第  号)

部门/车间:          

隐患内容


整改要求


生产安全部

 

签字:           年   月   日

生产安全总监

 

签字:            年   月   日

接收部门

 

签字:            年   月   日

复查人员

 

签字:           年   月   日

备注

若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生产安全部将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相关部门、人员落实考核;并且,因隐患未及时整改造成的后果由贵部门承担。

                                                                  

生产安全部

2017年  月   日

 


源于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

若有侵权,请联系,24小时内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