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快迅 |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新春研讨会

浙大ZIBS 2022-05-1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 Author 立言研究院


导读


1月26日,由金融科技50人论坛和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新春研讨会在线上顺利举行,此系列图书的第五本即将出版。

《报告》的主编团队对图书的研究结构研究重点以及学术规范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作者结合写作的章节探讨了思路和计划。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作为联合主编之一,也参与了本次会议,并在会上做了致辞发言。


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街发布”活动现场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推出的系列年度报告第五本。


报告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状况、演进动态与市场前景,充分把握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的制度、规划和政策变化,不断完善金融科技相关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报告致力于为金融科技相关监管部分、自律组织及其他经济主管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为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业务探索提供有效支撑,为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献素材。此前连续两年在金融街论坛正式发布,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致辞发言


在致辞环节,由《报告》的两位联合主编,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做致辞发言。


 

贲圣林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联合主编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联合主编,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认为:


首先,全球数字经济崛起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而数字经济发展本身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又不断引发争议。具体到金融科技领域,回顾2018年第一本《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诞生,时值P2P行业爆雷引发市场动荡。当时专家们对于是否要发展金融科技还存在诸多争议。但经历了过去4年中国金融科技的持续、高速发展,直至今年1月《规划》适时颁布。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制定者、业界、学者都对金融科技的发展达成了共识:不仅要发展金融科技,而且要大力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其次,虽然全球各国金融科技发展尚不均衡,但其重要性亦成全球共识。我们《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丛书也应当担负起在全球范围内更好的分享金融科技和中国经验这一责任。希望2022年我们可以推出《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英文版,满足海外读者对于了解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殷切渴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浙大团队发布的《2021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全球排名前50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约一半来自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一个很特别的国家也是城市是新加坡,既拥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规则治理方面的优势,也享受了东南亚地区对于金融科技市场需求旺盛的红利。在亚洲进入前10名的全球性金融科技中心中,新加坡的表现非常亮眼。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在“金融科技生态”方面占据极大优势,在上面提到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制度、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均远超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认真研究如何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另外,2021年既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数据合规、数据安全元年”,还是“反垄断元年”。身处如此重要的历史节点,发展金融科技应该具备更高的站位和使命感,深刻思考如何更好的让大科技公司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整个社会的包容、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金融科技的研究者,从业人员,政策制定者应该从更广义的范畴中理解,碳中和、碳达峰,绿色发展,共同富裕这些重要关键词,为金融科技赋予更崇高的使命,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出更高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要求。


最后,当前整体经济所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挑战,转换到金融科技场景反而酝酿着机遇和活力。从需求角度来看,国内金融科技某些细分赛道确实趋于成熟,成长速度可能放缓,但这恰恰释放了行业结构性调整和新增长点涌现的空间。纵观行业全局,亮点瞩目但短板诸多,两者都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蓝海,比如理财科技,保险科技、资管科技、监管科技、内控科技等细分领域。全球对于金融科技的整体需求总体更是前景乐观。从供给角度来看,金融科技供应链在中短期受到一些冲击。这主要是由于数据安全、数据治理、隐私保护等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并且全球各国数据跨国共享等问题尚未协同好。但是随着数据治理、数据规则日益完善,供给能力的提升也指日可待。最后,从预期角度来看,全球范围内对金融科技的预期转强,随着疫情常态化和对数字金融服务的需求加速上涨,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杨 涛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联合主编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联合主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报告》一方面需要在章节、作者等方面保持一个稳定的持续框架;另一方面需结合每年最新动态。《报告》撰写中,一方面应围绕经济变化,另一方面需与《规划》最新精神、特点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五方面需要关注。


一是,应围绕金融数字化转型这一重要着眼点。《规划》进一步突出了金融数字化转型这一主线,银保监会也推出《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已不可逆转。因此新形势下的金融科技研究,应围绕金融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来探讨当前创新特征。


二是,应赋予金融科技更多职责或历史使命。当前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尤其在民生方面,年轻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稳增长、稳就业、共同富裕、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等为当前金融科技赋予了更高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除了做技术性研究、业务性研究,更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这样一些重大目标适度结合。


三是,金融科技生态体系问题越发重要。《规划》中多方面体现出,当前金融科技发展不仅仅讨论个别产品、机构、服务、渠道问题,而需要更多讨论金融科技生态体系的问题。不同主体、不同产品如何在一个生态当中产生有机的结合,通过有效互动自发的生长,才是生态最重要的意义。


四是,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下,数据治理成为重中之重。数据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数字人民币等一些创新应用产生价值的关键。未来监管与监管对象等不同主体之间如何处理好数据关系,如何更好的实现公共部门目标,本质上都需全面创新数据治理理念、路径与手段。


五是,金融科技人才愈发重要。《规划》特别强调了人才的问题,包括人才相关的科技伦理建设等。人才本身是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生产要素,直接决定投入产出的成果和效益。有了人才,有了数据,有了机制,大量金融科技创新才能够真正落地。


研讨交流


第二部分是研讨交流环节,围绕《报告》引言部分邀请到了《报告》副主编、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技术篇部分邀请到了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中心副主任王强,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支付中心、社科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张骁,阿里云研究院高级战略总监任妍,神州信息工程院副院长、云原生与分布式研发中心总经理薛春雨,蚂蚁集团安全生态部总监祖茂,蚂蚁集团研究院研究事务总监邓瑶行业篇部分邀请到了《报告》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韩晨曦,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周运涛,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业务篇部分邀请到了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巴洁如,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莉萍,新网银行行业研究员王平风险篇部分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林楠,同盾科技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部专家任二飞,中诚信国际品牌部副总经理赵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比较篇部分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董昀,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章荩今,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观智国际金融科技研究室负责人罗曼,《报告》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钟萍2022年金融科技大事记部分邀请到了社科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赵亮2022年典型金融科技发展及政策部分邀请到了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张子倩,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李晶





图文排版|徐凯伦 

编辑| 陈槭丽莎

责编|沈莉、罗曼


相关新闻:

• 院长之声丨贲圣林院长的浙江省政协会议进行时

• 院长之声 | 踵事增华向未来,履践致远谋新篇 The Best Time For ZIBS Is Yet To Come

• 贲圣林院长受聘为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上城)发展联盟首席运营顾问


推荐阅读

快来看看,2021年你的关键词是什么?(文末有惊喜)

智启时代,数创未来,ZIBS DigiFin-Global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院长之声 | 踵事增华向未来,履践致远谋新篇 The Best Time For ZIBS Is Yet To Come



发现“分享”“收藏”了吗,戳我看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