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升级,闪极氮化镓充电器100W Pro版
作者:悟空Q
来源:此文为《电粉试用:闪极 100W 3C1A 氮化镓充电器Pro》粉丝晒单优秀作品
现在数码产品越来越多,多种多样的设备需要充电,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是很多年前的思维,就得准备一堆充电器。当看到这么一堆设备时,估计只有脑壳疼了。这样的思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这时候只要有一个多口充电器,相信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说到闪极科技,就不得不提到闪极氮化镓100W一代,闪极科技成立至今只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氮化镓充电器去年一经发布就火爆市场。说实话对这款充电器非常期待,经常在充电头网看到相关文章,种草了。
今年6.16发布的产品才是闪极超级大瓜,SHARGE闪极100W全透明超级移动电源上市。一天预售数千台,刷新了高端移动电源新的高度。从来就没有一款移动电源这么火爆过,原来充电宝可以这么精致。其中超级移动电源配套专属充电器,闪极氮化镓100W Pro版同步推出。
闪极100W Pro版充电器型号S100P,整体外型采用长方形结构,一改以往的黑色,这次大胆使用黄色为主色调。正面还是使用了闪极标志性的斜式冷纹纹路,银色裙带配色,激光镭雕了SHARGE的Logo,这种斜冷纹带来的品牌辨识度非常高,目测已上市的品牌中只有闪极在使用。
斜式冷纹的优点非常多,传统充电器光面或者磨砂质感的壳体,触感温度会比较高,而斜式冷纹在散热方面有优势,触感温度低在拨插时不太烫手。斜冷纹意在增加散热槽,增加充电器表面的散热面积,来实现增强散热,降低充电器的温度,使充电器工作起来更安全。
闪极100W Pro版输出方面采用经典的3C1A布局,最大程度的满足日常生活中多设备快速充电。在单口使用时,C1C2分别提供100W的最大输出能力,可以满足MacBook这些大功率产品充电使用。而C3和A4口单独使用时,分别提供20W/22.5W的输出能力,可以满足苹果和华为手机及其他数码产品快速充电。C3A4口更多的是增强了手机类产品的快速充电体验,优化了日常生活中高频使用的情况。
闪极100W一代和Pro版二代有何质的区别?说实话这也是我比较关心的。体型和配色方面相信不用多说,一眼就看出区别,两者一大一小,时隔一年技术沉淀更多,内在输出方面的不一样才是重点。
闪极100W Pro版二代提升更多的体现在多口输出,保证多口使用时C1口仍有60W的输出能力,满足笔电办公时快速回血。另外还提升了四口全功率输出能力,达到了60+30+20共110W。整整提升20W的同时,体积还控制更小。
可折叠插脚的便利性是有目共睹,相比固定插脚方便更加灵活,外出旅游固定插脚不好收纳容易刮擦物品,可折叠插脚充电器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冒似大部分多口都采用这种方案。除此之外,闪极还有转换插脚套装,适合外出国际旅行的朋友使用。一代和现在的Pro版的转换插脚都是可以共用的。
AC插脚背面标注了铭牌信息,简单归纳如下:产品型号:S100P接口类型:1USB-A ,3USB-C。USB-C1/2单口输出:100W Max。USB-C3/A单口输出:20/22.5W。USB-C1+2+3+A4输出:60+30+20W等等。制造商:闪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闪极100W Pro版四口充电器重量214g,外型尺寸为77*59*29mm。重量方面比一代还要重几克,和主流市场百瓦级氮化镓重量接近。体积控制还是非常优秀的,百瓦级氮化镓充电器中妥妥的第一梯队,这身材够小巧。
排插的使用情况,大功率充电器的体积都比较大,左右占位的情况不明显,和对面的插座还是有影响的,这个目前无解,市面上所售产品都差不多。
协议测试
使用高精度的POWER-Z KT002测试仪对A口快充协议测试,支持APPLE2.4A、QC2.0、QC3.0、DCP、AFC、FCP、SCP、MTK等快充协议。SHARGE闪极100W Pro版覆盖了市面上的大多数快充协议,各品牌手机兼容性比较友好。
使用POWER-Z KT002对C1接口进行快充协议测试,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FCP、SCP、MTK、PD3.0 等快充协议,C2口和C1口的情况基本一致,多了一个QC4和PPS 100W。
C3口支持APPLE2.4A、QC2.0、QC3.0、DCP、AFC、FCP、SCP、MTK等快充协议,支持PD3.0对苹果手机快充更加友好。
以C1为例,使用高精度的POWER-Z KT002测试仪读取USB-C1 PDO报文,包含5V3A / 9V3A / 12V3A / 15V3A / 20V5A五个固定电压档。C1C2更适合大功率产品快速充电,电压档位齐全。
闪极100W Pro版采用AI智能功率动态分配,根据平时不同组合方式,充电器智能分配的充电策略。动态分配的优点就是最大化提供合适的输出功率,给产品快速充电。一般遵循的原则,C1口接大功率产品由高向下,低功率产品接下面的接口。
单口最大输出测试,使用高精度的POWER-Z KT002负载测试仪测试C1口,诱骗至20V步进输出功率103W,单口测试通过。
用上位机记录步进曲线,单口极限输出为105W,闪极100W Pro版留有足够的安全余量,从上位机步进曲线可以看出,电流阶梯上升全程无抖动,电压曲线平缓下降符合PD输出无线补特征,充电器输出稳定。
有了纳微半导体的加持,闪极100W Pro版在大功率输出时性能优秀。合作方像小米、联想、OPPO、戴尔、微软、Belkin、Realme真我等等开始向市场推出采用纳微氮化镓功率IC的充电器。纳微还和登钛电子携手,推出业内首款400V,300W标准1/4砖块电源 ,正式进军数据中心等工业应用领域。
单口输出实测
闪极100W Pro版充电器给能源堡充电测试,输入功率92W采用单口100W充电策略,C1C2两口相差无几达到标准。
给联想笔记本充电,C1口输出功率峰值接近50W,此时电量较多稳定30W左右,老款笔记本电池性能有所下降,这个受自身设备影响。
C3单口输出给移动电源充电,显示握手PD协议功率19.7W,和标值20W相符,这口专为苹果手机设计,以满速其快速充电。
闪极100W Pro版A4口给Mate30充电,握手SCP协议,输入功率峰值达到21W握手,开启超级快充模式。
双口输出实测
C1+C2两口输出,输入功率分别是56W/30W,采用了60+30W的功率动态分配策略。比一代双口输出的45W+30W提升不少,目的也就是保证C1有较高的输入功率,满足多设备充电时,仍有不错的充电体验。
C3+A4组合为20W,此时两口共分20W。适合手机和低功率的数码充电,华为M30和M40此时都是差不多以10W功率充电。
看一下C3口的输出功率,实测M40显示功率为10W。
C3A4低功率输出的意义,像耳机、小风扇、小手电、锂电池充电器这类产品的输入功率都比较低,普遍5V2A的输出功率足够。在保证C1C2口60+30W高功率输出,闪极100W Pro版相比一代的30W下调至20W,个人觉得还是合适的。
三口输出实测
C1+C2+A4的实际应用,输入端功率达到了106.5W,采用了60+30+22.5W的功率动态分配策略。从以往的掌握的数据来看,A口此时握手SCP协议,充手机的功率在15W向上,闪极100W Pro版给三个设备提供非常高的充电体验。
四口输出实测
四口全上,现在充电的设备越来越多,有一个多口充电器助力相信摆脱杂乱无章的桌面会非常容易。虽然四口充电器不是神话,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充电,但一定可以解决大部分人的充电需求。即使不能满血输出,但一直朝满血的道路上努力,充电器行业在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四口输出时闪极100W Pro版采用60+30+20W的功率动态分配,总功率达到了110W。实测输入端功率117W,输出差不多在106W左右,和产品额定输出相符。
此时四口输出时C1+C2变化非常小,仍采用60+30W的功率动态分配策略,保证了这两口为笔电快速充电,极大的改善了以往充电赶不上用电多。
全负荷输出温升测试
使用高精度的POWER-Z KT002负载测试仪,记录C1满负荷70分钟输出升温情况。闪极的斜冷纹在散热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前半小时位于C1接口附近,最大温度为52度。1小时后更换测点到充电器中间位置,温度升至61度,触感温度还能接受,室内环境温度31度,这个满负荷的温升个人感觉不错。NTC测温和红外测温是有明显区别,红外测试更多的是内在温度,NTC是表面温度,测点不同温度也不一样,所以仅供参考。
一代和Pro版的输出区别
在记录完闪极100W Pro版四口输入端功率117W之后,我按同顺序换上闪极100W一代,此时输入功率降至103W,前后差距为14W,闪极100W Pro版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
相关问题:
多口连接充电线协议握手问题,选自商品介绍页面。
问:当C1和C2交替使用的时候是否会频繁闪断?
答:我们重点优化了C1、C2ロ充苹果电脑的闪断情况,但是由于96W、65W和45W切换时,快充协议必须重新握手,我们提升了握手效率,降低了断连时间,但还是会重连。实际测试,C1、C2口直接连接Macbook16英寸、15英寸(2018款)、13英寸(2018款)充电时,其他口插拔笔记本不会发出重就会闪断。
问:C1ロ工作时,C2或C3ロ接 CtoL 数据线会怎样?
答:由于 CtoL 数据线内有芯片,插上后就会与充电器连通,控制充电的 MCU 就会判断C2ロ在工作,将C1ロ的输出功率降低到65W。如果我们将控制逻辑改成C2接 CtoL 数据线降低C1功率,有可能导致C2口无法正常给其他设备充电。这一点不是 bug ,是控制逻辑的取舍问题。
总结:从我使用的情况来看闪极100W Pro版小巧精致,便携性高。产品兼容市场上主流的快充协议,在输出性能方面,单口100W可以满足市场主流的大功率设备快速充电,四口输出时更是达到了110W;在多设备充电应用时,可以更加友好的为高功率设备提供快速充电。关于设计,表面斜冷纹在散热控制比较不错,相对来说安全也更有保证,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一波。
将在9月25日于中国-深圳举办
以下热门话题可以点击蓝字了解,也可以在充电头网评测室微信后台回复如下关键词获取专题
「技术专题」
USB PD、QC、VOOC、DFH、Qi、GaN、POWER-Z
「评测汇总」
1000篇评测、无线充评测、充电器评测、移动电源评测、数据线评测、储能电源评测、手机评测
「品牌专区」
华为、mophie、ANKER、倍思、TRüKE充客、Zendure、ORICO、
Mcdodo、JOYROOM、Benks、aigo、UGREEN绿联、Huntkey航嘉、MOMAX、CHOETECH
「展会报道」
果粉嘉年华、CES、Computex、USB PD亚洲展、无线充亚洲展、香港展
商务合作联系:info@chongdian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