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刊 | 考古路上,我们都还是学生

劼哥和她的小伙伴 六把铲 2023-06-25

学生与学者一字之差,差在哪里?


许多人抱着成为考古学家的梦想走进考古系,成为了一名考古学生。初入考古之门时,事事新鲜,一句话一行字一门课,都是深奥的学术之密。渐入佳境,又觉得考古不过如此,学术之巅近在眼前,勤奋探索必有所获。


行到中途,前后相顾,才知道这门学科的涉猎之广、钻研之深,要深入考古学的研究,要的是月月年年勤奋的积累,还要勤思苦学中偶尔的灵光一现,既坐得住书斋中的寂寞,也经得起田野上的风雨。


最后发现自己只不过窥得广阔天地中的一角罢了,只能安安心心坐下来,承认自己还需努力学习,以求未来能在学术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才有足够底气能够自称为考古学者。


四年本科,八年硕博,在十余年光阴组成的求学路上,我们都还是学生


这个公众号的六个创始人,都是武汉大学考古系本科专业的学生。最初因为我和鸟哥、小白在各种专业课上频频碰面,大家都是喜欢整理笔记存档的性格,所以开始互相借鉴专业课笔记,讨论问题,共同复习。宇哥和铁哥最初坐在我们身后窥屏偷笑,后来也加入进来。


大概是一个考古人才会懂得梗吧


最终在跨越三个年级的中国古代陶瓷课上,由于老师丰富的口述内容和简略的PPT,打字速度难以跟上的我们互相查看笔记查缺补漏,年级最低的皮卡丘混入我们,六个人正式成组出道,建立了“陶瓷笔记群”,每当上课时六台电脑二字排开,好不壮观。这个群的讨论内容渐渐从笔记和课件,扩展到了各种作业,各种八卦。




2018年暑假,由于铁哥等四个人都大三结束,面临保研,群里每天99+的记录皆是参与不同学校的保研或课程夏令营的经历,笔试与面试齐飞,安利共吐槽一色。按照我们“什么都要整理成电子版留存,笔记是学习之本”的传统,吃瓜的我建议大家整理一个夏令营的经验帖,以方便以后的学弟学妹参考。之后的话题被歪到如何把经验帖制作成书并且病毒式推销,我诗兴大发连取多个爆款公众号推文标题:




就在这时,铁哥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几个可以搞一个公众号”。



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转折,2018年7月22日11时54分,“六把铲”诞生了。


考古人最具有区分度的标志,就是手铲。多少平剖面皆显露于铲下,多少遗物经由手铲的撬动而重现于世,手铲是考古工作的最初一步,也是考古人的最初感动。


(此处应当有一把手铲的照片)


以六把铲自喻,正是我们六个在考古之途上还刚刚踏出第一步的考古学生的初心。


头像设计 | 鸟哥


我们相信,学无止境,每一个考古学生,都会在一段段经历中有所感悟,学而时习,最终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记录和总结,将所学所思所见化为文档保存下来。


我们相信,结伴行远,分享和交流能让人开阔眼界,在砥砺蹉磨中才能有所突破和成长。所以我们共享资源,将所知所感与大家讨论,既可以从前人身上吸取经验,也可以给后来人以些许帮助。


所以六把铲的创立初衷,就是学习和分享。作为学生的我们,一边记录我们的学习历程,一边与其他共同在考古路上努力的学生们分享和交流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会有包括北大吉大等7个大学考古学相关夏令营、暑期学校的全方位指南,会有本校和外校保研面试的经验汇集,会有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的学习分享,也会有工地生活的介绍和指导,还有各类博物馆和遗址的参观测评。


我们经历过的,包括考古入门学习工地实习经历本科教学和论文写作保研考研出国留学申请,都会一一在公众号里整理出来,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也会尽量请到师兄师姐和同学们来介绍。


此外,我们也会把公众号当作一个公用的手帐,在推文中夹杂不少我们自己的故事,这一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同样分享相似的经历,不感兴趣的看官大可以付之一笑,不用深究。


最后想说明的是,我们不是官方,我们也不会永远正确,我们的每一篇推文都是基于自身的经历和所知而写出的,这也使这些推文天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漏误的地方。因此我们欢迎所有勘误斧正的声音,也欢迎有不同观点的同学们与我们进行讨论。我们不畏惧试错,更不畏惧改正。因为求学路上,我们都还是学生。


劼哥

2018年8月3日



既然是创刊号 当然要全体出马啦

 继续听一下其他五把铲是怎么说的吧



铁 哥


希望“六把铲”

能够

脚踏实地 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

这是我们 

也是你们



鸟 哥


从报名到参与夏令营,到现在准备保研相关笔试面试,在网上能搜到的考古专业的经验分享少得可怜,因此自己经历的过程和感受整理出来是我的第一想法。又恰好我们四个即将大四的志愿学校和方向各有不同,组成了一个完美的集合,这才是我们创办公众号的初衷,分享经验,交流感受,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帮助。同时也期待运营公众号的过程,能促使自己用开放的眼光、用学习的心态去看待。六把铲和六把铲的主人们,加油吧♪(・ω・)ノ



宇 哥


我们的小群在陶瓷课笔记的威胁下建立起来,在日常传笔记、对笔记、补笔记中诞生了一位“瓷霸”🧐也不知道老贺每次看见下面两排人的神秘笑嘻嘻作何感想🤭暑假我参加了武汉大学的考古夏令营,因为开始时间是大家参加的夏令营中最早的,我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分享夏令营全部流程和笔试面试内容的任务啦🤓然后就是各个高校夏令营的陆续开始,大家每天在群里暗搓搓地讨论、分享、吐槽🌚


一个午饭的时间,我一不留神,群里就在搞事情准备办公众号了🤣喜欢这些天马行空的小朋友,希望能好好把这个公众号办下去,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很开心🤫



小 白


记得大一分专业前,我妈妈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考古很枯燥,也很苦,一定要报世界史,这个专业有前途。”庆幸自己当时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初心,走了这条少有人走却风景独好的道路。


但面临未知与迷茫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因为专业小众,所能找到的经验与帮助甚少。感谢这帮朋友一起来做这个公众号,分享我们各自不成熟却真诚的体验与想法,希望它能给面临人生选择的朋友们一点点帮助。我曾经在校园新媒体做过公众号运营,深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愿我们能一直保持好奇与勇敢,一辈子很长,要和自己热爱的人和事在一起。



皮卡丘


非常意外也很惊喜,志同道合的六个人走在一起创办这个公众号。作为团队里年级最低的成员,最感激的就是学姐们的包容和帮助。我想,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最宝贵最幸运的事情,大概就是有人同行了吧。希望这些我们自己的这些小分享,也能为你的彩虹路再添上一笔色彩。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文 | 劼哥

排版 | 小白

封面图 | 垃圾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