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把铲

其他

文科出身的考古学生如何入门科技分析方法 | 考古GIS基本概念

“TIFF文件):.tif是一种常见的栅格图像文件格式,它储存由像素组成的图像数据。栅格数据分辨率(raster
2023年3月26日
其他

文科出身的考古学生如何入门科技分析方法 | 考古GIS学习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在动物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以贵州马鞍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例(英文)》.
2023年3月26日
其他

学术动态 | 近二十年美国考古学界前沿问题综述之不完整合集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anthro-010220-042345.理论探索(我无法分类的文章都在这里面了)Brumfiel,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怎么用FileMaker管理研究中的一手考古资料

小沈导言:这一期我请到了耶鲁大学的博士生鄭婧来介绍她利用FileMaker管理研究一手考古资料的经验。对考古人来说,从卷帙浩繁的考古报告中寻找和梳理自己的研究材料可能是所有研究的第一步。我自己用过的方法有做纸质或电子版的卡片,后来改到用excel。曾经也尝试过一点access,但浅尝辄止未能推进。到现在,由于考古材料的复杂性,研究所需的信息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图片,各种科技分析结果,excel作为立足于数字管理和定量的软件,让我觉得越来越不趁手。有幸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鄭婧,她管理自己材料数据库的方式让我觉得耳目一新,而且也很好上手,所以厚颜请她来做了一期分享,既满足了自己的学习欲,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作者/鄭婧耶鲁大学人类学系
2023年3月1日
其他

GIS笔记 | 基础空间分析 Basic Spatial Analysis (下)

并集(Union)并集就是将两个数据层直接叠压起来,保留两个数据层的所有数据。如下图所示,直接将城市行政区划覆盖在河流流域分布上,城市的属性数据也增加到了流域的数据表里。6.1.4
2023年2月5日
其他

GIS笔记 | 基础空间分析 Basic Spatial Analysis (上)

operation:通常只使用一个要素(feature)的数据,所用数据也仅关乎该区域本身,与相邻地区无关。如下图所示,每个区域的人口密度都是根据该地区的数据算出,和别的区域无关。1.2
2023年1月29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详解如何用Zotero高效梳理文献

设置英文文献下载路径对一些毕业后失去了学校图书馆权限,或者学校图书馆对英文文献买得不全的朋友,可以选择设置让Zotero自动从Sci-Hub(最大的外文文献免费下载平台)下载pdf。这个方法摘自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Logseq的基础操作,我只挑了和我日常记笔记相关的功能来讲,如果对这个软件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参考我提到的别的博主的文章或者视频。学习门槛学习Logseq,包括其他市面上常见的双链笔记都存在至少两个学习门槛,一是Markdown语法,二是卡片笔记法的思维方式。不过虽然看起来玄乎,其实都是能很快上手应用的东西,只要花个一小时左右了解就能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了。1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上)

读文献之前的准备记笔记最忌的是什么都想抄下来,写到最后仿佛抄了一遍书。如何挑选重点,放弃那些不相关的内容,并且整理出一份方便复习和回看的笔记呢?首先,还是要确认自己读文献的目的。在学习方法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学习方法 | 阅读和记笔记的目的、方法及输出成果

个案研究则通常包含了“材料”“方法”和“结论”三个要素,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性的精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只细看结论即可。4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文献管理 | 基于考古研究特性的工作流

Workflow|RDM第一课老规矩,我的文献管理还是以Zotero为基础,笔记管理以Logseq为主。由于这篇文章属于进阶型的内容,建议刚开始接触文献管理软件的读者先参看前几篇推送:学习工具
2022年12月21日
其他

生产力工具 | 一些学习和论文写作用得上的网站

learning.这篇推送主要分享一些我觉得很好用的学习和写作工具,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一、骨考古学类二、查找文献类三、文献下载类四、英语翻译相关五、线上学术平台-Seminar
2022年11月16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日韩考古材料搜寻指南 2.0

俗话说,research就是不停地search(不是)。经各位友人指点,2.0版更新了韩国的数据库资料,并新增了一个通用板块。英文文献搜寻指南请参见文末相关推送。一、日语文献日本电子化程度不高,很多时候只能搜索到文章或者书的引文信息,找不到电子版。但是有了引文信息就可以查哪个大学或者地方图书馆有馆藏,然后再曲线救国找人帮忙扫描。1
2022年11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学习方法 | 一些考古er可以掌握的的通用技能

最近关注量突然暴增,以至于有铲子怀疑我是不是偷偷买粉了23333。我也不知道哪儿来这么多人,但盲猜我们的关注者里应该有不少本科生,甚至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所以我们整理了一下一些考古学生常见的技能,建议大家在专业课以外的时间学习掌握一下。这些技能一般来说学校的公选课里都能找到,就算没有,网络上也有大把的免费资源。在专业课以外点亮一些技能树,一方面可以省去读硕读博时候的苦工(比如我现在就在补课GIS),另一方面就算是以后转行了,这些技能也有很大几率能够派上用场。当然了,自学难坚持是常事,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吧。(技能排名不分先后,因为我想到哪写到哪)Office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Osteoarchaeology | 埋藏学所致骨骼表面痕迹及成因入门简表

微生物侵蚀从变化后的颜色来看,常见的变色或斑点有棕色,红色及黑色。棕色多为土壤里的酸性物质导致;红色则缘于含氧土壤中的铁,或者原本施于皮肤上的红色颜料在埋藏学过程中逐渐落于骨骼上;黑色成因最多: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一些骨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习相关的资源网站

Archaeozoohttps://www.archeozoo.org/archeozootheque/这是一个博客,里面有一些动物骨骼的剖面图及实物标本照片。9
2022年8月9日
其他

极简指南 | 如何挑选适合你的图谱II

去年发了一篇骨考古学图谱测评指南,号称把能找到的图谱都测评了一遍(见【极简指南】如何挑选适合你的图谱)。不过发完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天真了,就像写论文的参考文献一样,图谱,也是找不完的。所以这里补充一部分这一年来搜集的新图谱,希望大家和我一样,把它们好好存起来再也不打开(不是)。找书找文献一向是件麻烦事儿,国外的书籍电子版版权大部分把持在不同的出版社手上,只有学校买了出版社的数据库学生才能获取电子版。有时候只能线上浏览,有时候是只能下一部分章节,有时候也可以下全本。但除了正规途径,当然也有一些别的方法可以获取到,具体参见生产力工具
2022年8月1日
其他

实验考古 | 残留物及微痕分析流程及显微镜简介

残留物分析一般来说先对残留物进行分析,然后再对表面进行清理以便观察微痕。首先从低倍显微镜开始观察,然后再用高倍入射显微镜进行观察。之后可从表面取样,将样品放到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4
2022年4月24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一下Logseq的基础操作,我只挑了和我日常记笔记相关的功能来讲,如果对这个软件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的,可以参考我提到的别的博主的文章或者视频。学习门槛学习Logseq,包括其他市面上常见的双链笔记都存在至少两个学习门槛,一是Markdown语法,二是卡片笔记法的思维方式。不过虽然看起来玄乎,其实都是能很快上手应用的东西,只要花个一小时左右了解就能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了。1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如何用Logseq有效率地记文献笔记(上)

读文献之前的准备记笔记最忌的是什么都想抄下来,写到最后仿佛抄了一遍书。如何挑选重点,放弃那些不相关的内容,并且整理出一份方便复习和回看的笔记呢?首先,还是要确认自己读文献的目的。在学习方法
2022年3月14日
其他

学习方法 | 阅读和记笔记的目的、方法及输出成果

个案研究则通常包含了“材料”“方法”和“结论”三个要素,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性的精读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要素,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只细看结论即可。4
2022年2月28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如何用Zotero一键下载知网文献

一些学习和论文写作用得上的网站【学习工具】考古学生怎么使用笔记软件提升学习效率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学习方法 | 研究导向的考古文献阅读法

又到了新学期薅老师的知识羊毛写推送的时候了。这学期选了一门考古学思想史的课,由于我这一届人少,两个博一的学生加上老师,这门讨论课总共也就三个人。不过很有趣的是我们三个分别来自三个学术传统的地区,中美欧,各自做的时段差异也很大。所以虽然人少发言压力大,但是讨论本身是非常有趣的,能够从她们那里听到很多我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学术圈故事。老师Babara
2022年1月9日
其他

学习工具 | 详解如何用Zotero高效梳理文献

设置英文文献下载路径对一些毕业后失去了学校图书馆权限,或者学校图书馆对英文文献买得不全的朋友,可以选择设置让Zotero自动从Sci-Hub(最大的外文文献免费下载平台)下载pdf。这个方法摘自
2021年12月23日
其他

访谈|怎么准备博士资格考

Committee)约定口试时间,在口试的前一周将笔试答案和开题报告上交即可。一般来说时长1-2小时,教授们会根据六个问题和proposal进行发问。准备流程是什么样的呀?
2021年12月16日
其他

文科出身的考古学生如何入门科技分析方法|陶器操作链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1-82806-z.由于这篇文章写了两遍,最开始用的图已经忘了出处了,所以没有标注引用,如有侵权联系则删。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文科出身的考古学生如何入门科技分析方法 | 陶瓷及青铜科技分析手段简介

detection:~0.1%,ppm量级;准确度Accuracy与精确度Precision;重现性Repeatability:主量元素精确度1%;微量元素灵敏度及精确度不如ICP-AES。分析结果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文科出身的考古学生如何入门科技分析方法 | 基础

写在前面:这学期上了一门金属与陶瓷分析的课,从过去我上科技考古类课程的经验来说,这样的课程对于我这个文科出身的人来说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学完之后往往还是处于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但这门课给我的实际的体验完全不同,不是说内容变得简单了,而是老师的课程设计让我这样传统考古出身的人也能容易地理解科技分析方法,并且清楚地知道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其课程设计的关键点就在于老师对于“操作链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Osteoarcaheology | 笔记系列5-骨的形成和生长

center),然后成骨细胞分泌出类骨质(Osteoid),这是一种组成骨骼有机部分的未钙化的胶原蛋白基质,然后类骨质钙化,包裹成骨细胞,随后成骨细胞分化为骨细胞(见Osteoarchaeology
2021年9月16日
其他

生产力工具 | 一些学习和论文写作用得上的网站

learning.这篇推送主要分享一些我觉得很好用的学习和写作工具,主要分为以下五类:一、骨考古学类二、查找文献类三、文献下载类四、英语翻译相关五、线上学术平台-Seminar
2021年8月24日
其他

留学 | 考古专业留学常见问题解答

时间表:美国申请一般九月左右开始,十二月底结束。最好在申请季开始时根据学校的申请要求,确定申请和提交材料的时间点,以免错过申请截止日期。4
2021年8月23日
其他

Osteoarchaeology | 笔记系列4-利用骨单元Osteon鉴定年龄和性别

osteon):初级骨单元形成于软骨矿化过程中,是转化成为骨细胞的第一批成骨细胞,因此骨板数不如次级骨单位多,且中间的血管通道比次级骨单位的通道要更小。次级骨单元(Secondary
2021年8月22日
其他

Osteoarchaeology | 笔记系列3-骨骼结构和组成

collagen)是存在最广和最丰富的一种,占体内所有胶原的90%。因此,骨基质中的有机质大部分都是I型胶原,但是也含有少数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
2021年8月7日
其他

考研经验分享 | 2021四川大学文博专业考研

中科大“科技与文化”夏令营暑期课程:举起我的小骨簪︱北大实验考古暑期课程之骨器制作留学:深造
2021年7月14日
其他

过期保研经验 | 北大/人大/复旦/浙大/南大考古文博保研面试

做这个推送,主要是想向大家展示一下鸽子精可以鸽到什么程度。——鸟哥&小白首先说明,这是我们18年9月的保研经验,虽然大四下因为给学弟学妹做分享而制作了ppt,但我们两个鸽子精一直拖到现在迫于某位队友的push才来做推送。本文是我们当年保研时的一些信息汇总和心得体会,暑期夏令营和九月正式推免即将到来,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保研面试经历1、报名九月推免的报名时,一般能确定自己是否有保研资格,因此学校会要求报名者已获得保研资格。夏令营情况稍微特殊一点,大三暑假可能还无法确定是否有保研资格,所以对方学校一般会看班级排名等来筛选。之前有些学校也会对没有获得保研资格的优秀夏令营学员给与考研面试免试的优待。此外,有些学校会对报名人员对班级排名和英语六级成绩有明确的要求,如北大考古直博。报名渠道和时间很乱,需要提早开始关注心仪学校官网,随时跟进。以18年为例:
2021年7月13日
其他

【极简指南】如何挑选适合你的图谱

图片类型包括素描、线图、摄影图片等多种,一般来说摄影图片更为写实,方便直观地认知骨骼形态。而素描和线图则是绘图者将骨骼的主要特征抽象提取后进行展示,更为凸显其可鉴定特征,方便读者认知和记忆。
2021年7月5日
其他

【学习工具】考古学生怎么使用笔记软件提升学习效率

阅读笔记主要是我非目的性地看的一些文章和书的笔记,以及讲座笔记等。这些内容很难像课程笔记或者研究型笔记一样成体系,所有暂时只是放在一个大类中,某一天如果课程或者研究用上了,就移到对应的专题里去。4.
2021年6月30日
其他

【极简指南】常见动物肢骨骨骼部位(Element)辨认

Fibula腓骨也是种属间形态变化较大的骨骼部位,牛和马的腓骨甚至已经极度退化了,所以我感觉没有什么普遍适用的形态特征可以用于判定左右,这里暂且拿人类的腓骨偷个懒。(图源课程资料)
2021年6月6日
其他

【Osteoarchaeology】笔记系列2-术语表

写在前面:我对“笔记”的一点认知是,笔记一定要“内容便于搜索”和“便于随时随地查阅”这两个特性。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笔记,纯文字也好图文并茂也好,思维导图也好,每个人遵照自己的记忆习惯和审美癖好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笔记形式。但是笔记内容一定要可搜索,因为随着学习量增大,想记住所有内容,或者说想记住自己记过什么东西,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将笔记电子化使之便于搜索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笔记还要有无论自己在使用什么设备都可以查到的特性,这样才能应对移动办公或者临时查资料的需要。因此我基本在大二阶段就放弃了手写笔记,并且把所有课程的笔记电子化,这样方便查看,期末发给同学的时候还能收获一堆感谢(划掉)。在哈佛读研期间习惯了用onedrive和onenote,前者用来同步文件,后者用来同步笔记,这样在两台电脑协同工作的时候格外方便,比使用U盘或者移动硬盘之类的设备更快。所以虽然另一把铲小白建议我英文较多的话发图片会比较美观一点,不过本文还是用了纯文字。这样有需要的人可以一键copy,然后按自己的习惯转换成自己的笔记。如果我转换成图片发出来,排版(因为我个人水平)不一定多好看,但是内容已经被固定而无法修改了,那这篇笔记毫无实用价值。然后说一下术语表本身,其意义并不在于当作单词表来记忆,这样硬记的效率实际也并不高。根据个人经验,对照着术语表去看骨骼解剖图,结合实际部位看多了也就慢慢记住了。就像日语五十音图一样,花一个月背诵五十音图入门,还不如大概了解之后边学会话和单词边记来得快。最后,因为懒得翻译全文,所以只做了中英对照的术语表。所涉及的术语基本都是围绕哺乳动物的骨骼结构。术语及部分定义,以及所用图都来源于课程资料。一、方向
2021年4月15日
其他

【Osteoarchaeology】笔记系列1-基础理论

这一部分是Gifford的书里的内容,和Reitz不同,他讲述了最底层的思维逻辑,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各种理论的逻辑基石,那就是类比法。准确地说是均变论Uniformitarian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硕士论文写作回顾-一点经验分享和反思

拖到ddl前最后一秒,我的硕士论文总算是写完了。这次论文写作过程意外地长,自己原创性的内容也比较多,相较于三年前的本科论文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字数看起来还少了不少。所以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吧,希望下次写论文的时候能避免踩同样的雷。
2021年3月25日
其他

举起我的小骨簪︱北大实验考古暑期课程之骨器制作

申请夏令营:北京大学实验考古暑期课程之骨器制作本文目录:1.暑期课程简介2.报名渠道3.食宿安排4.内容安排5.感想作者:鸟哥,六把铲之一,武汉大学考古专业15级本科生,瑟瑟发抖保住盟友小白准备保研ing01暑期课程简介实验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考古的目的在于通过可以控制变量的实验来模拟过去的现象,从中得出在考古学解释中可以模拟的或者加强考古学认识的结论。除此之外,对认知能力、行为系统,乃至社会结构等主题的研究也不无帮助。因此,开设实验考古课程旨在通过讲授有关实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相关具体的实验实践,引导具有考古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技能的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实验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思考问题,设计科研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全面提升考古学科研能力。今年的暑期课程选题包括历代青花画法研究、史前建筑实验考古研究、冶金实验考古研究、骨器制作研究、鱼骨研究五项,课程时长、时间甚至上课地点都有所不同,每位同学只能参加其中的一项。02报名渠道学院官网上可下载招生简章和报名表,基本都是五月出招生消息,六月上旬或中旬报名截止。(http://archaeology.pku.edu.cn/consultation/notification/list.shtml)毕竟不是保研夏令营,大三以上的学生即可,没有其余申请要求,只需要提交一份报名表(含简化推荐信内容)的电子版至电子邮箱。03食宿安排按照我的理解,不同的暑期课程有不同的合办对象和上课地点,因此没有统一安排食宿。我参加的骨器制作就需要食宿自理,我是北京的还好,但对外地小伙伴不是很方便,尤其在临开始前,又更改了授课地点,导致很多小伙伴临时换酒店位置。去北大听讲座的时候给了50元定点食堂饭券,可以放开了吃饭吃水果喝酸奶www【我是北大食堂麻辣香锅的忠实拥护者】位于前门大街的一金学社,我们这次课程的根据地04内容安排7.1晚
2018年8月26日
其他

夏令营经验分享第三波 | 四川大学考古夏令营

感想作者:铁哥(“打铁”的“铁”),六把铲之一,考古专业2015级本科生。愿望是可以在川大学习西藏考古,具体小方向待定。
2018年8月20日
其他

夏令营经验分享第二波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夏令营

(最近在工地整陶片、录表格、做描述,同时忙着我的减肥大业(误),面对群里每日的催更轰炸,真是很有压力啊。不过再不码,有些细节我都要忘了。)
2018年8月16日
其他

非典型考古学生的碎碎念 | 中科大“科技与文化”夏令营

备:前一天问学长学姐面试要怎么准备,他们说就准备一下中英文的自我介绍,说老师很好的不会为难大家。但从面试情况看,自我介绍并不是固定必须的,比如我从头到尾都没被要求做自我介绍。面试流程、问题因人而异。
2018年8月11日
其他

深造 | 考古专业美国硕士申请指南

摘要:1.为什么选择到国外学习考古专业?2.在本科/硕士阶段什么样的专业经历对于申请国外学校有帮助?3.出国申请需要做哪些准备?4.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5.出国申请的流程和所需材料有哪些?作者:劼哥,六把铲之一,考古专业2014级本科生,被哈佛燕京学社东亚地区研究项目录取,将于今年8月前往哈佛大学深造,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本文全是干货,没有配图)01为什么选择到国外学习考古专业大三下之前我一直没有下定出国学习的决心,一方面是因为保研压力不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系里的老师们都很好,跟随他们继续学习也是非常好的选择。为了权衡出国与保研的利弊,我征询了好几位老师的意见,也咨询过几位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师兄师姐,最后综合看来国内读研和出国读研的利弊大概如下:国
2018年8月6日
其他

创刊 | 考古路上,我们都还是学生

学生与学者一字之差,差在哪里?许多人抱着成为考古学家的梦想走进考古系,成为了一名考古学生。初入考古之门时,事事新鲜,一句话一行字一门课,都是深奥的学术之密。渐入佳境,又觉得考古不过如此,学术之巅近在眼前,勤奋探索必有所获。行到中途,前后相顾,才知道这门学科的涉猎之广、钻研之深,要深入考古学的研究,要的是月月年年勤奋的积累,还要勤思苦学中偶尔的灵光一现,既坐得住书斋中的寂寞,也经得起田野上的风雨。最后发现自己只不过窥得广阔天地中的一角罢了,只能安安心心坐下来,承认自己还需努力学习,以求未来能在学术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才有足够底气能够自称为考古学者。四年本科,八年硕博,在十余年光阴组成的求学路上,我们都还是学生。这个公众号的六个创始人,都是武汉大学考古系本科专业的学生。最初因为我和鸟哥、小白在各种专业课上频频碰面,大家都是喜欢整理笔记存档的性格,所以开始互相借鉴专业课笔记,讨论问题,共同复习。宇哥和铁哥最初坐在我们身后窥屏偷笑,后来也加入进来。大概是一个考古人才会懂得梗吧最终在跨越三个年级的中国古代陶瓷课上,由于老师丰富的口述内容和简略的PPT,打字速度难以跟上的我们互相查看笔记查缺补漏,年级最低的皮卡丘混入我们,六个人正式成组出道,建立了“陶瓷笔记群”,每当上课时六台电脑二字排开,好不壮观。这个群的讨论内容渐渐从笔记和课件,扩展到了各种作业,各种八卦。2018年暑假,由于铁哥等四个人都大三结束,面临保研,群里每天99+的记录皆是参与不同学校的保研或课程夏令营的经历,笔试与面试齐飞,安利共吐槽一色。按照我们“什么都要整理成电子版留存,笔记是学习之本”的传统,吃瓜的我建议大家整理一个夏令营的经验帖,以方便以后的学弟学妹参考。之后的话题被歪到如何把经验帖制作成书并且病毒式推销,我诗兴大发连取多个爆款公众号推文标题:就在这时,铁哥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几个可以搞一个公众号”。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转折,2018年7月22日11时54分,“六把铲”诞生了。考古人最具有区分度的标志,就是手铲。多少平剖面皆显露于铲下,多少遗物经由手铲的撬动而重现于世,手铲是考古工作的最初一步,也是考古人的最初感动。(此处应当有一把手铲的照片)以六把铲自喻,正是我们六个在考古之途上还刚刚踏出第一步的考古学生的初心。头像设计
2018年8月3日